第四届虹桥论坛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1》指出,近十年来,世界开放程度总体呈震荡缩小势头,但中国却逆势前行,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对中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今年2月6日,中国已经同148个国家(地区)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一带一路”合作仍展现出强劲韧性和生命力,在经贸活动、金融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贸易往来越发密切,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遇挑战的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并未停滞。在贸易方面,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创8年来新高,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达29.7%。其中“丝路电商”成跨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一系列丝路电商展会在“云端”举行,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亮点,如中国-中东欧国家“丝路电商”发展高峰论坛、2021“丝路电商”政企对话会暨国际合作论坛(厦门)、2021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在投资方面,2021年,中国对相关国家直接投资1384.5亿元,同比增长7.9%,占对外投资总额的14.8%。相关国家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额首次超百亿美元,达112.5亿美元。此外,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了对外投资合作模式,截至2021年年底,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507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6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39.2万个就业岗位。简言之,共建“一带一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能够为深化亚太区域合作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资金融通”不断推进,金融合作行稳致远。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美国采取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导致了美元的国际信用受损,使得国际社会对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了预期。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与22个“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8个“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占比首次超越日元,跻身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同时,中国作为重要出资方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4家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提供了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其中,亚投行在2020年4月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恢复基金”,旨在帮助“一带一路”国家缓解疫情对其公共卫生、经济和金融系统带来的冲击。2022年3月8日,亚投行董事会批准将该基金融资申请期限延长至2023年年底,资金规模也由原来的130亿美元扩大至200亿美元。此外,中国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深入推进“绿色丝路”建设。自2018年11月正式发布以来,“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得到了全球金融界的积极响应。截至2020年12月,GIP将其成员扩大到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个签署方和12个支持者,这意味着GIP有望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平台。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与相关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降低了项目推进中的风险,有力保障了资金融通。
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着力打造互联互通。经过8年发展,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主骨架的一批基建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欧亚大陆经济合作的新桥梁。其中,中泰铁路、中老铁路、匈塞铁路、泛亚铁路、雅万高铁等重点铁路项目以及曼谷-昆明公路、双西公路、中俄跨境公路大桥、中巴经济走廊公路等重点公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等合作港口建设运营良好,电力、油气、新能源、煤炭等领域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果。此外,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保持稳定有序运行,不仅保障了国际贸易往来的畅通,而且有力支援了沿线各国的抗疫工作。截至2022年1月29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运送货物超455万标箱、货值达2400亿美元,铺划78条运行线,通达23个国家180个城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多国的海运、空运受阻,中欧班列因此开行了防疫专列运送防疫物资,大力支持了“一带一路”国家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助等工作。2021年,中欧班列运送防疫物资423万件、2.9万吨,历年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362万件、10.5万吨,在中欧国家之间建起了一条宝贵的“生命通道”。“道路通,百业兴”,基础设施的联通一方面有利于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惠及人民福祉;另一方面降低了贸易成本,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令世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面临巨大的挑战,与之相对应的是,“一带一路”倡议迸发勃勃生机,传递出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输送“中国力量”。(宋微 杨丹)
(作者分别系商务部研究院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研究员,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