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已由2015年的69.3%上升至99.7%。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由起步应用阶段进入融合创新阶段,对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支撑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日益明显,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赢得世界各国普遍认可,为“十四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努力实现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发展,离不开网络基础环境的支撑。“十三五”期间,教育部与工信部联合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学校联网和提速降费工作。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已从2015年的69.3%上升到99.7%,出口带宽达到100M的学校比例从12.8%跃升到98.7%。
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基本形成,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已整合开发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数字资源6948学时,与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科教材配套的资源达5000万条。建成20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资源库,认定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慕课学习人数达3.1亿人次,获得在线课程学分的高校学生突破8200万人次。
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通过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0、启动提升工程2.0,累计培训1000多万名教师。如今,全国有超过80%的中小学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现代化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建成学校、教师、学生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所有学校“一校一码”、师生“一人一号”。
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有序推进,共享教育基础数据达2.1亿次,支撑600多项地方业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