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开工日,一场高规格的推进会,再度让“五个新城”刷屏上海。有趣的是,日常言谈中,人们更喜欢把“五个新城”叫作“五大新城”,从这个脱口而出的“大”字里,除了读到语言习惯,也不妨读到一点“弦外之音”——或许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建“新城”,就不是“小打小闹”,而应该成为真正的“大手笔”。
大手笔来自大格局,大格局来自大视野,而大视野势必来自高站位。“五个新城”提出迄今半年有余,“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亦被反复强调,而长期以来使用的“郊区新城”概念已经悄然淡出,“新城”前不再有“郊区”的定语。
这背后,是一种日渐清晰的共识:本轮新城规划建设,不是过往经历的简单延续,不是既有区域的简单延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更新,不是中心城区的“梯度转移”,更不是自我循环自娱自乐。它要拉开的,是一场具有革新性的独立城市建设序幕。
市委书记李强去年就曾提出,新城要成为“上海未来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长极和发动机”,昨天的推进会上,又强调其要成为“上海承担国家战略、服务国内循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和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这都意味着,对“五个新城”的谋篇布局,应当置于战略高度,考量新城之于上海,上海之于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所处的方位和所要扮演的角色。
这就要求学会“跳出新城看新城”,放到大的城市网络中去寻找自身位置,并对应这种位置来明确自身功能。
市领导曾经明确,新城战略不是为了“再造几个热点区域、重点板块”,而是要“破解整座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要成为“上海都市圈的第一个圈层”,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的增长极,就更需要在规划布局的方方面面体现一种“强节点意识”,去看能否成为优质资源的集聚、辐射、流通,又能否同上海其他城区及长三角其他城市形成“握指成拳”的合作优势,并助力增强上海乃至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优势。
“握指成拳”,新城与成熟的“老城”,当然要成为并驾齐驱的“指”,这就又要求学会“比照城市看新城”。
新城的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规划以及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都要从城市能级、城市功能、城市竞争力、城市吸引力和城市品质温度的角度予以考量,而不只是一般的修修补补,或是变成某种“从属”。
新城需要补许多具体的短板,包括交通、人口、公共服务、文化、生态等等方面。愈是补短板,愈是需要高起点、高站位——不是去复刻一个“人有我无”的设施,或照搬一种在别处尝到过甜头的发展模式,而是要反复比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去朝一个理想城市的方向进行系统性的迭代与更新。
而归根到底,要学会的是“锚定未来看新城”。
新城不是“故事新编”,既然是“未来之城”,就势必要求展现某种超越时代的想象力,由未来反观当下,更直观地找到短板、差距,予以更具战略性的追赶弥补。
作为经济的增长极,新城的产业功能当然要合乎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有助于整座城市的竞争力提升;而作为一座城市,更需要将最新的城市理念注入其中,并从规划布局伊始就进行通盘考虑——“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的概念,以及地上、地下空间同步规划等思路,此番均得到特别强调,都提示了新城规划建设所特别需要的前瞻性。
“未来之城”,势必要超越传统的路径依赖,打破一些既定的思维框架,特别是突破一些制度性的瓶颈制约。没有大魄力,出不了大手笔,而在交通、人口等众所周知的痛点问题上,更需要拿出改革创新之举,通过充分的放权、授权、制度创新,打通制约关节、释放创新活力,进而在实践中全面发力——新城“新”在何处?终究是全面创新,而全面创新的基础,正是突破惯性的理念创新与坚持不懈的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