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所长杨劲松代表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1》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至2021年的中国出境旅游总体处于停滞状态,依然在底部盘整。展望2022年,出境旅游市场的恢复步伐取决于全球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形势,部分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疫情防控政策协调较为顺畅的目的地有望率先恢复。根据报告,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2020年中国全年出境旅游人数为2033.4万人次,同比减少86.9%。2021年,预测出境旅游人数为2562万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17%,但相比2020年,同比增长27%。相比疫情前过亿人次的出游规模,出境旅游依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一年多来,出境旅游持续承受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反复多变的压力。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给出境旅游复苏带来了不确定性。中国疫情防控措施已经常态化,包括接种疫苗、快速核酸检测、数字健康码、发放疫苗护照、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等措施,给出境旅游复苏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技术准备。同时,国内旅游逐步复苏也给出境旅游重启带来了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下,国内旅游大循环对出境旅游的替代效应明显,以往的出境旅游需求将寻找境内的释放空间。同时,随着国内防疫屏障的快速完善和全面复工复产,国内旅游市场复苏进程加快,也为出境旅游市场主体的坚守和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据杨劲松介绍,在疫情期间,出境旅游市场主体从境外业务转向境内业务,从旅游服务转向综合服务,积极拥抱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智能化产品开发和推广等数字化进程。例如,中国旅游集团以离岛免税、线上业务为支撑,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新地标。中国旅游集团免税业务国际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一。携程从纯旅游交易型平台向“内容+交易”型平台转变,推出了集社区、直播和商品旗舰店三大功能的星球号,以内容担当主角,既将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和商户产品连接起来,又主动触发用户的旅行需求。马蜂窝将原来与境外场景匹配的产品和服务升级转换到国内,围绕省时、专业,打造完善攻略品牌“北极星攻略”,为游客提供旅行玩乐的新选择。与此同时,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旅游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也为未来出境旅游的复苏提供了有益的助力。全面预订、虚拟现实、数字身份识别服务、无接触入住以及依托于大数据的旅游流动态调控等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不但保障了游客的出游安全,提升了出游效率和满意度,还为市场主体的产品服务创新和流程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望2022年,报告认为,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结构是出境旅游发展的长期基本面。庞大和稳定增长的人口规模、依然具有优势的人口结构,推动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形成稳定的发展预期。但受全球疫情持续影响,2022年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安全是出境旅游未来复苏的最重要基础和前提。
杨劲松特别提到,对于出境旅游相关方,需要有足够的准备。政府层面需要持续评估疫情防控形势,加强沟通和政策协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开放出境旅游的可能性;评估包括“旅游泡泡”“旅游沙盒”等在内的出境旅游开放安排可能性,推动具体方案的落地;引入和鼓励数字化进程,推动先进技术在疫情防控和出境旅游复苏中的运用;加大纾困解难力度,鼓励相关市场主体采取多种方式渡过难关。产业层面,目的地和市场主体需要在模式优化、市场推广和产品开发方面持续创新。出境游客的消费行为特征变化和对未来出境旅游的期望,供应链的重塑迭代和越来越深入的产业融合进程,将为境外目的地和市场主体等相关方的行动提供有益参考。(本报记者孟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