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日前已正式印发。1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意见》进行全面解析,标志着广东继续发力在全省推行林长制,打造高质量南粤秀美山川,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广东建设。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强省,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等一系列关键生态指标也位居全国前列。随着林长制在全省全面推行,“十四五”期间,广东提出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目标,南粤广袤的绿色国土中有望开启一片万亿级蓝海。
森林蓄积量2025年
达6.2亿立方米
广东历来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坚持不懈推进国土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十三五”期间,广东森林覆盖率由56.92%提高到58.66%,森林蓄积量由5.02亿立方米增长到5.84亿立方米;全省湿地总面积175.3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50.27%。“十三五”期间,广东修复退化湿地6286.11公顷,红树林恢复造林3071.9公顷,湿地面积在国内居第七位,相当于省国土面积的9.75%。
换言之,广东全省近七成的国土面积均为森林及湿地,超过1300个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位居其中,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为广东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了广阔的场所,生物多样性位居全国前列。丰厚的林草湿地资源“家底”,为广东全面推行林长制打下了良好基础;丰富的林业生态资源,也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推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实施意见》与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紧密结合,推动绿美广东大行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任务全面实施。”省林业局林长办相关负责人说。具体而言,《广东省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8.9%,森林蓄积量增长至6.2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2%;而《实施意见》提出由各级林长实行分区(片)负责,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湿地保护率等作为重要指标,因地制宜确定目标任务。“责任区域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各级林长协调解决,以强化各级党政领导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主体责任。”上述负责人说。
其中,以村级林长、基层监管员、护林员为主体的“一长两员”将成为森林草原资源源头管护机制重要力量。“通过以林业信息化为手段的监督管理,以常态化监测为基础的考核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管理队伍,形成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层层抓落实的森林资源管理格局,还将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绿水青山保护合力。”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说。
粤港澳大湾区森林城市群
初现雏形
广东既是“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林业大省,也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珠三角地区更是全球城市化率最高的区域之一。自广州于2008年“创森”成功后,珠三角其他地市也陆续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珠三角基本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中国林学会等单位联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治理智库报告》指出,珠三角9市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1.84%,接近热带雨林国家巴西的水平。
在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看来,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比于经济数据的单纯上升,区域内生态的保护发展将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此,借助《实施意见》推行的契机,广东将在珠三角地区进一步攻克生态缓冲区绿化薄弱环节,牢牢守住生态安全边界,加强各类生态走廊连通,提供均等平衡、优质高效的生态公共服务。”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随着粤港澳自然教育嘉年华、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与生态系统治理高端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陆续举办,珠三角9市连结港澳,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森林城市群的构想,有望随着林长制的全面推行得到实现。“接下来,广东将继续助推粤港澳生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森林城市建设品质,形成绿色、优美、高品质生活圈。”陈俊光说。
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内核,《实施意见》提出在沿海经济带进一步开展沿海滩涂红树林、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建设,加强河口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兼具防灾减灾和景观功能的沿海生态保护屏障;在北部生态发展区进一步依托山区连片森林促进高质量发展,科学推进石漠化区域保护修复,筑牢粤北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1个地级市“创森”成功,全域创森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林业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
广东殷实的林业“家底”背后,一组数据格外亮眼:2020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8212亿元,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而这背后,是广东严格执行林地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制度,严控公益林采伐,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一系列措施。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直是广东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实施意见》中,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林地、草地、湿地用途管制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严格控制林地、草地、湿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的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禁止非法毁林毁草毁湿等要求成为主要任务之首。
目前,广东林业一二三产结构比例为15.4∶63.0∶21.6,第二产业占据主导位置。若采伐活动受到严控,林业产业向何处要产值?《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森林康养、“生态+文旅”、自然教育、碳汇金融等新业态。“十三五”期间,广东有144个国家级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条森林旅游特色线路、100个新兴品牌地获得认定;建设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区)5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5个;认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0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00个、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0个、示范家庭林场30个,不少地区已享受到“靠山吃山”的红利。
比如,河源市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超过77万亩,而全省的油茶产值预计超过46亿元。“油茶种植不占耕地,又可以应用于食品、日化等多个领域,前景广阔。”当地种植基地负责人张伟杰告诉记者,“我承包的4000亩油茶最近进入了丰产期,能持续七八十年呢!”
随着林长制的全面推行,党政一把手统筹下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有望打破林业部门“单兵作战”的老传统,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林业行动,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广东林业产业总产值有望在2025年达到1万亿元以上。(●南方日报记者邵一弘通讯员林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