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加快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创新机制凝聚监管之力

时间:2021-12-22 09:04:10来源:南方日报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更没有高质量发展。对基层而言,消防安全工作涉及领域多、波及范围广、责任链条长,是一项系统工程。

地处粤东北的梅州与珠三角城市相比,经济相对欠发达,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乡发展,山多地广的特点也带来了火灾防控风险点多面广等问题,基层消防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聚焦基层消防治理堵点难点痛点,今年以来,梅州以问题为导向,敢于较真碰硬,不断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夯实应急救援力量,加快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探索山区消防治理的强基之路。

延伸触角

创新机制凝聚监管之力

消防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亦在基层。如何破解基层消防安全监管力量不足难题,打通基层消防工作“最后一公里”,一直是梅州发力探索的重点课题。

“店铺存在经营和住宿区域未隔离、存储易燃危险品、违规使用易燃材料装修、安全通道堵塞等问题,现依法进行查封……”

9月26日上午,大埔县茶阳镇应急消防所执法人员深入辖区胜利路开展“三小”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行动,对3家存在严重消防安全违法问题的店铺进行查封处理。这是在全省范围内,由乡镇应急消防所通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方式实施的首批执法。

半个月后,五华县水寨镇综合执法队、应急消防所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对辖区一家存在严重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超市,开出了梅州镇级消防所成立后的首张消防罚单,同时要求其迅速整改。

首批执法、首张罚单的落地,真正形成了镇(街)消防隐患排查整治的工作闭环。这得益于梅州镇级应急消防所创建工作的全面铺开。

今年3月,梅州市首批3个消防所在五华县成立;9月底,大埔县14个乡镇同步成立消防所。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消防所47个,并将于明年6月底前在全市114个镇(街)普及建设。

立足监督执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宣传与培训等职能,镇级消防所充分整合镇政府、派出所和综合行政执法队资源,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的要求,根据各地实际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别配备不少于5人、4人、3人,由所长、副所长和消防专职监督员组成,其中所长由镇(街)领导兼任。

“消防所的成立,开创了梅州乡镇成立消防安全组织开展消防监督工作的先河,是消防体制改革后,消防救援机构破解乡镇消防监管力量不足、探索‘有专职机构、有专职人员、有专业水’基层消防安全监管新模式的创新举措。”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部主任谭火清说,此举真正弥补了乡镇无专业消防安全监督力量的“空白”,构筑起“支队—大队—消防所”三级消防监管模式,进一步延伸了基层火灾防控触角。

夯实力量

点面结合织密防控之网

期气温骤降,在大埔县茶阳专职消防队训练场内,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负重登楼、百米负重、两节拉梯、两盘水带连接、徒手救人……副队长梁冬伟正带领一众队员进行日常操练。虽已凛冬,队员们却个个汗湿衣衫。

“我们队伍是今年9月成立的,15名队员中退伍军人居多,虽然他们体能基础好,但对装备器材操作还不够熟悉,所以训练一刻也不能懈怠。我们还将测试成绩张榜公示,倒逼队员们你追我赶、提高成绩。”梁冬伟指着墙上的“龙虎榜”说,队员们保持24小时驻勤备战状态,在没有救援任务的情况下,每天8时30分至11时、15时至17时进行日常训练。

当前,政府专职消防队已成为消防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是织密消防安全“保护网”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按照“3分钟自救”“5分钟消防”标准,大埔县以县城湖寮消防救援站为中心,在东西南北4个片区,按照一级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标准,分步建设4支政府专职消防队,进一步配强完善南部、北部片区高陂、茶阳2支政府专职消防队,在东部、西部片区新建枫朗、大麻2支政府专职消防队,其他10个乡镇则全部按标准建设志愿消防队,按照“分片区建乡镇队、其他镇配志愿队、遍地是微型站”的思路,点面结合织密防控之网。

队伍建起来了还不够,如何提升队伍战斗素养,是梅州下一步发力的重点。

以大埔县为例,专职消防队队员由县消防救援大队统一招录、培训、管理。同时,该县还制定出台了《大埔县政府专职消防员管理规定》,参照“国家队”管理标准,统一执勤训练模式,明确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招录退出标准、日常管理规定、训练执勤制度、政府调度机制,推动政府专职消防队逐步向职业化、专业化消防救援队伍转变。

除此之外,梅州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积极探索联勤联训模式,分岗位、分专业、分层次对政府专职消防队员进行战术理论、实战训练培训,建立落实“周指导”和“月考核”制度,构建“大培训、大练兵、大督导”格局。

“一方面,市、县两级消安委将每月对政府专职消防队人员、装备、经费保障和训练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梅州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和各大队定期对全市专职队伍进行视频拉动。通过‘督导+拉动’的模式,确保联勤联训工作取得实效,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主任黄继勇说。

精细治理

智慧赋能提升治理之效

在茶阳专职消防队作战通讯室内,一阵急促的火警声响起,“智慧消防信息化管理台”大屏幕上弹出一则告警信息:“某早餐店雾传感器监测到雾,请及时检查”。上面还标注有店铺的地址和紧急联系人电话。

正在值班的梁冬伟立即点击屏幕调度就的视频监控,发现店铺及周边并无异常,随后拨打店铺联系人电话再次进行确认,整个过程还不到1分钟。

“你看,这些绿色的圆圈是智能感设备,蓝色的则是视频监控设备,每个设备都有对应的地址和紧急联系人号码,相当于我们的‘千里眼’。”梁冬伟指着台大屏幕介绍,一旦感设备监测到异常,安装用户手机将第一时间收到告警电话和短信。同时,管理台也会弹窗提醒并伴随119火警声音长鸣,值班人员将第一时间研判处置。

火灾猛于虎,打虎需重拳。“三小”场所是火灾隐患治理的重中之重,对此,梅州不断探索,向科技要战斗力,自主研发“智慧消防信息化管理台”,在全市“三小”场所和居民自建房新装10498个联网型智慧感报警器,并将全市30支专职消防队统一纳入119指挥调度,以此实现隐患实时监控、综合分析调度、同步联防联治。

在此基础上,对“三小”场所进行全面“体检”,根据火灾危险对场所进行红、黄、蓝三色分类管理,提升消防治理精细化水

具体来说,存在违规住人或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严重的场所为“红色”;存在住人,但物理分隔到位、消防安全隐患问题较轻的场所为“黄色”;未住人,且消防安全隐患问题较轻的场所为“蓝色”。

笔者在大埔县茶阳镇消防安全整治街——胜利路、消防宣传示范街——仙基桥路走访发现,沿街每间店铺墙上都挂有“三小”场所信息公示牌,分为红、黄、蓝三种底色,场所名称、住人位置、住人数、场所责任及电话、网格负责人及电话等信息一应俱全。“消防安全风险点、危险源一目了然,让我们日常监管更加高效。”茶阳镇应急消防所副所长林宝城说。

“安全当然要放在第一位,我们的牌子是黄色的,工作人员指导我们安装了应急照明装置、甲级防火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等,还开设了逃生窗口。”在胜利路经营水果生意的李老板说。

基层消防治理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抓建永远在路上。

“接下来,我们将紧抓冬春火灾防控、乡村电气火灾综合治理、火灾隐患整改、专职队建设、消防宣传培训五项重点工作,持续探索基层消防治理新路,提升消防治理效能,为加快梅州苏区全面振兴筑牢安全屏障。”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段建国说。

相关

《梅州市消防工作“十四五”规划》印发

聚焦四大重点工作

增强火灾防控能力

日前,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梅州市消防工作“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将通过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优化消防安全防治体系、完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建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加快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增强全社会火灾防控能力。

《规划》明确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适应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水的公共消防安全体系和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基本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全面落实,防范化解重大火灾风险和消防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消防安全形势趋稳向好,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消防救援队伍应对处置巨灾大难的能力显著提升。

《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将每年组织消防安全责任制考核,并将考核情况列为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单位消防安全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台,作为信用评价、项目核准、用地审批、金融扶持、财政奖补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规划》指出,要压实行业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基层镇(街)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社会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其中,基层要依法厘清监管职责,将消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消防安全纳入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提升基层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同时,要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消防安全信用联合激励与惩罚机制,依托信用评价结果,实行精准管控,针对火灾风险等级较高的单位,运用信用惩戒手段,督促社会单位建立火灾风险隐患自知、自查、自改制度,同步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及时处理争议和申诉。

《规划》还聚焦火灾防控体系健全、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指出力争到2025年,全市消防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到100%,所有社区全部创建消防安全社区,建立8个消防科普教育体验基地,新建7支灾害事故专业救援队伍,建设74支政府专职消防队,新建11个消防站(训练基地),新建1000个市政消火栓。

提醒

“三小”场所人走火灭电断

当前,正是冬春火灾防控的关键时期,加之元旦、春节、冬奥会、两会等临,消防安全压力持续增大。“三小”场所作为火灾隐患治理的重点,主要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带着问题,笔者采访了梅州消防部门。

“‘三小’场所是指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科长李良介绍,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光顾的沿街店铺,建筑面积在300方米以下的具有销售服务质的商店、营业的饮食店、汽车摩托车修理店、洗衣店、电器维修店、美容美发店等场所。

李良分析,不少“三小”场所的使用者为了节约资金,往往一家老小都住在生产经营的场所内,存在“下店上宅、前店后宅”情况,加上业主为了防盗需要安装了大量防盗铁窗,应急逃生通道单一,有的甚至被堵塞或占用。同时,“三小”场所所在的建筑多为民用改变用途而来,楼梯多为敞开式,一旦发生火灾容易产生“囱效应”,火势和有毒气体沿楼梯迅速蔓延,极易发生火灾并造成人员群死群伤。

“部分‘三小’场所的用火用电也不规范,乱拉乱接电气线路情况比较严重。再加上缺乏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难以扑救。”李良说。

对此,梅州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经营场所不住人,确需住宿的,不得超过1人,并设置安全员看管,且住宿区域和经营场所应进行严格的防火分隔,并设置独立的疏散通道、楼梯和逃生口,场所内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开门,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易于从内部打开。同时,经营场所应当配备至少2个4公斤的ABC型干粉灭火器,配置消防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并按照要求设置应急广播扬声器或火灾警报装置。此外,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不得上锁、遮挡或占用,不得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

“在‘三小’场所用火用电要加强看护,做到人走火灭电断,电气线路应由专业电工敷设,做到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不在屋内给电动车充电,特别是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使用假冒伪劣电器产品和插线板。”李良说。(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通讯员龚邦)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