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四届非遗品牌大会(广州)拉开帷幕 助力“人文湾区”建设与发展

时间:2021-12-24 08:39:47来源:南方日报

在广州塔一楼环形走廊,粤剧戏服、龙舟等非遗精品正在“珠水孕新生”非遗品牌展览中展出。与展览一起,日,2021第四届非遗品牌大会(广州)在广州塔拉开帷幕。

今年,“非遗品牌大会”写入了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认为,大会将助力“人文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延续非遗品牌大会在培育市场台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品牌凝聚力和核心价值力。

借力广州塔这一城市地标,非遗品牌大会成为全国非遗品牌共谋发展、共享经验的台,以及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的窗口。年来,广州非遗顺应时代要求、结合数字科技推陈出新,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非遗避开语言隔阂,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获得认同的重要载体。

顺应时势推陈出新

广州今年新晋的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岭南春节民俗“行花街”与“说唱”艺术碰撞、广绣新潮设计师和钉金绣裙褂创新者带来“非遗时尚品牌秀”,传统非遗与流行文化创新融合,诠释非遗技艺新的生命活力。

非物质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既需要积极培养传承人,也需要创造转化创新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历史上,中医药非遗对人类文明和战胜疾病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当代,中医药仍旧活跃在临床应用中。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在应对新冠疫情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7万余名新冠患者使用了中医药治疗,占比超过了90%。

“岭南有悠久的中医药传统。”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等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李锦云认为,“广州美食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究药食同源,健康养生、花式煲汤,让众多外地人慕名而来。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凉茶更是广州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她也意识到,在互联网席卷、消费惯更迭的时代,中医药非遗保护还存在后续乏人、创新乏力、公众认知度不高等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实现中医药非遗的有效转化,才能实现持续真正的保护。为此,我们提出了时尚中药的概念,以文化先行撬动产业发展。”

目前,广药集团拥有中药独家品种批文102个,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解决中药的“苦、大、黑、粗”等问题,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提升中药的现代化水,并让中药渗入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王老吉从药茶开发成为饮料后,年销售也从两三个亿增长到超过200亿元。

活在当代的非遗,才是有生命力的非遗。拥抱时代变迁,适应消费观念更迭,消费结构升级,非遗在注重传承的同时,也与现实生活相融相通,以文化人、服务社会。

数字科技赋能非遗品牌

在第四届非遗品牌大会(广州)上,首份岭南非遗大数据也在会上发布。这份《2021巨量引擎岭南篇非遗数据报告》,体现出非遗在数字化驱动下,在线上呈现出更有活力的传播趋势。

数字化为岭南非遗内容传播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非遗创作者更通过直播连接文化与消费主体,大大提升了非遗传承的活力。截至2021年11月,岭南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在抖音的覆盖率达到73%,岭南地区非遗创作者视频播放量达到114亿以上。

借助直播的形式,非遗文化和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符号直观展现,让非遗脱离了晦涩、陌生的固有印象,成为人们透过屏幕便触手可及的文化内容。

数字科技带来的不只这些,更丰富的展现形式、更逼真的还原方式,让非遗突破时空限制、奔赴人们身边。

时空旅行渗透式影院、XR元宇宙空中飞行体验空间、游戏湾体感游戏……今年广州文交会,广州励丰文化展出了三项面向未来的文旅消费产品。动作捕捉和虚拟模拟技术带来沉浸式体验,“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展馆展项中,能够将文化内涵以科技的方式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励丰文化的执行总裁沈时进举例,“清明上河图可以从面活态变为立体活态,观众可以直接走进画面中,拥有更深的场景体验。”

非遗需要科技,科技也需要非遗。

“非遗的传承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特,在是中华民族品牌基因库中的组成部分。这个基因库不仅在非遗品牌的传播本身,在整个民族产业、民族工业的发展当中都具有很强的地位。”沈时进希望能够将非遗文化项目,通过区域建设、乡村振兴或文旅项目,切入社会发展的产业化过程中,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无声语言”连接世界

非遗品牌大会选择在广州塔这座地标举办,也是有缘由的。

“广州塔不仅代表着广州面向世界挑战自我的这种视野和气魄,同时也是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窗口。我们希望中国非遗能够从这里走向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的光明未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说。

非物质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连接点。

如今,太极拳作为东方文化的符号象征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已经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20世纪70年代末,太极拳首次被世界认知,随后,80年代太极拳走出国门,首先在日韩东南亚开展传播,并于90年代走向欧美。

中国太极拳缘何能得到外国人的喜爱?陈氏太极拳国家级非遗代表传承人陈正雷分析,首先源于太极拳独特的文化内涵,引发了外国人对东方神秘哲学背景的兴趣。其次,其兼具健身功效与防身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也可应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陈正雷认为太极拳是一种凝聚各种国家、各色人种的“无声语言、无形纽带”,跨越了语言的隔阂。“太极拳作为太极文化的代表,它的内涵和作用早已超越了武术范例,它源于中国,却属于世界。”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非遗文化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南方日报记者郑慧梓)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