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 兜住未成年人救助保障底线

时间:2021-12-31 16:07:23来源:广西日报

2020年以来,灵山县作为全国9个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单位的一员,全力实施“护童成长——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项目,推进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建设。该县及时将全县1.7万名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确保困难儿童应保尽保和精准帮扶。今年前11个月,全县发放孤儿补贴(含特殊困境儿童)298人共344.84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1091人共711.23万元,兜住未成年人救助保障底线。

A乡村社区100%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

12月29日下午,正值乡村小学放学,在佛子镇大芦村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记者看到不少小学生在那里滑滑梯、打乒乓球、翻阅图书等。

同样的服务,在灵山县境内逐步铺开。村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建成后,不仅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学、娱乐活动场所,还提供了优质的网格信息管理服务。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是灵山县专门建设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之一。今年8月,该县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创新推行“三级党政主官抓未保”工作机制,34个县直成员单位、19个镇(街道)以及411个村(社区)也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方位搭建纵向贯通县镇村、横向辐射党政群企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

同时,该县19个镇(街道)分别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依托镇(街道)社工站的资源,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设置未保专岗驻站社工1名,解决基层未保工作力量不足、专业服务薄弱等问题。目前,整合村(社区)儿童之家、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既有阵地,411个村(社区)已100%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

B成立专业队伍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就像儿童的守护者,在工作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爱和责任,我希望能为灵山的未成年人发展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在灵山县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黄腾美说。

黄腾美是通过人才引进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3名研究生之一。她毕业于甘肃政法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关爱保护方向,受美丽的“中国荔枝之乡”吸引,来到灵山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她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爱与激情。

灵山县以县、镇、村三级未保阵地建设为抓手,做到“儿童在哪,保护就到哪”。该县成立了广西第一个县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推进建好镇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村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一中心一站一室”都配备了专干管理员。同时,出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奖励政策,专业社工机构发展至3家,社会工作者持证人数从2019年的10人增长至2021年的32人。

截至目前,灵山县、镇、村三级组建436支未成年人保护志愿服务队伍,招募志愿者1.5万人。每个村(社区)都组建有1支以上的未成年人保护志愿服务队,社工和志愿者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屯一级,通过开展一系列“大手牵小手·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活动,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C建立共建共治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

该县探索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联盟”,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首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和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精准解决43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份难认定的问题。强制报告制度聚焦儿童监护刚需,为县儿童福利院9名临时监护儿童提供保障,切实落实好政府兜底监护责任。

县法院设立少先队员校外实践基地;县检察院首次引入未成年人心理援助项目,建立了“一站式”取证、救助中心;县公安局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警务大队,对全县网吧进行综合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网络环境。公检法司等部门积极协同民政、教育、团委、妇联创新开展法治云课堂,以网络直播方式为青少年开设法治课,在线实时回答青少年提出的法律问题。

今年,该县投入200多万元,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开展儿童关爱服务项目。2家承接社工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实施儿童安全教育、儿童风险评估、儿童保护个案等服务内容和儿童关爱帮扶活动,助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承接社工机构开展家庭探访、建档立卡、个案跟进等5000多人次,组织或参与儿童帮扶政策宣传和专题活动564多场次,惠及儿童及家长6.8万人次,切实把温暖传递到最需要的儿童和家庭手中,共同创造属于孩子们的美好未来。(本报记者潘云锋通讯员韦耕洲李鹏钧)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