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万”新起点,擘画发展新蓝图。
2022年1月5日,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这是为东莞踏上“双万”新征程举旗定向的一次重要大会。
过去5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已经跨入千万人口特大城市,初步预计2021年GDP突破万亿元大关;创新发展实现大突破,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挺进全国城市20强;城市品质实现大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民生福祉实现大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
东莞迈上发展新起点,将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努力实现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努力当好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名片和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为我省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贡献。
塑造最优创新生态,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R&D占比达到3.54%,位居全省第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300家,稳居全省地级市第1。昔日的“世界工厂”东莞,呈现出科创引领发展的澎湃气象。
在源头创新领域,一批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在东莞聚集,荔枝园变身科学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研究机构加速落地;从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到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东莞均榜上有名。
在技术创新领域,东莞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共建33家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产业“卡脖子”技术项目库。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研制出我国首台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为我国肿瘤治疗带来技术性革新。
在成果转化领域,成立广东省院士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连续4年在东莞举办,东莞成为与中科院达成战略合作的首个地级市。
在企业培育领域,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型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梯队。全球每4个手机、每2个5G时钟芯片、每2个锡膏印刷机……就有1个“东莞造”。
随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松山湖科学城)获批,东莞正式跻身科创“国家队”。
东莞聚焦新材料、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三大领域,围绕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
得人才者得天下。目前东莞人才总量258.4万人,稳居全省第3、地级市第1。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已有18.3万人。未来,东莞将用3年时间引进10个战略科学家团队,并对每个团队予以5000万元至1亿元的资助,引进300名以上博士人才,引育6万名硕士以上创新创业人才、50万名本科学历人才,引进千名拔尖领军人才,培训100万产业工人。
展望未来,东莞将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为统领,努力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新高地。包括强化科研平台支撑、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激发创新创造创富活力。
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驱动,东莞进一步提出,以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为抓手,努力打造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
布局七大新兴产业,打造先进制造高地
东莞制造,在全国全省制造业发展版图中至关重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东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东莞要立足实体经济,提升制造业能级,当好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近日,华为最新、最大的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松山湖)首次对媒体开放。实验室能模拟6000米海拔环境,完成智能穿戴设备超过100种运动模式的研究测试。
近年来,东莞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起猛攻。
过去5年,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达到万亿级规模,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形成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
抢占产业制高点,东莞投入200亿元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布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生物医药领域,三生制药承建了包括国家一类新药在内的前沿新药研发项目;在数字经济领域,先知大数据的人工智能铁轨探伤系统,为全国26%的铁路开展“体检”;在新能源领域,东莞消费电子类锂电池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2……
在新兴产业突破式发展的同时,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也在加快转型。
大朗的毛织、厚街的家具、虎门的服饰……这些都享誉全国。经过多年发展,东莞形成了一批生产制造基础雄厚的传统产业,但传统行业同时面临着活力不强、盈利不丰的瓶颈。
放眼全国,有些城市传统产业的盈利能力依然可观,比如,在福建泉州,安踏全年营收达335亿元,2020年净利润达55.7亿元;再如海天酱油,已成为佛山市的代表企业之一。
过去几年,东莞传统产业自觉转型升级,涌现一批好做法。有的将传统产业与文旅结合,打造工业旅游景点;有的抓住电商直播风口,创造数亿元销售额。东莞政府还大力推动数字化、集群化、品牌化、绿色化,积极为传统产业找思路、谋发展。
未来,东莞将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以产业立新柱“一号工程”为突破,努力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新高地。包括实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工程、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工程、重点企业培育工程、招商引资突破工程、产业空间连片拓展工程,努力实现经济在万亿元新起点上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城市品质内涵提升,宜居宜业之城崛起
华灯初上,从南城鸿福路口沿城市中轴东莞大道,驾车一路经过东莞中央商务区、南城总部基地,一路流光溢彩,星如雨、灯如画,来到滨海湾新区的沙角半岛片区,这里奔涌的大潮讲述着高水平开放的新故事。
这是东莞坚持以城市品质提升引领经济社会综合转型的生动缩影。过去5年来,长期镇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散乱、无中心的城市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已现雏形,设施全、交通畅、空间美、特色显的高品质魅力城央正在崛起。
从更大的城市空间格局看,2018年开始,东莞明确“市、镇、村”三个层级逻辑——市级层面适度强化中心城区、镇级层面大力建设魅力小城、村级层面打造美丽幸福村居。
从“造烟囱”到“优城市”,东莞还以产业空间的优化拓展引领城市新格局。
村级工业园占全市工业用地面积的70%,然而这些建于上世纪90年代前后的低效工业园对于空间形态影响极大。2020年,东莞吹响了镇村工业园改造的“集结号”。2021年,新一轮“升级版”镇村工业园改造乘胜追击,以“头雁计划”领航推出首批12个千亩产城融合单元,总规划面积达到1.8万亩,拓展连片产业空间,优化生态与生活空间。
“优城市”的另一条重要路径是绿色发展,坚持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和谐平衡。过去5年,东莞奋力补齐生态环境方面的欠账。
东莞依河而建,水环境整治被高度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效。5年里,东莞投入超过700亿元,整治内河涌627条,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稳定消除黑臭,曾有“墨水河”之称的茅洲河、石马河等重点流域水质全面达标。2020年,东莞取得国考断面水环境改善幅度全国第3、全省第1的好成绩。
与环境容量一升再升相对的,是各类能耗排放指标持续降低。过去5年,东莞单位GDP能耗下降20.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3.8%,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增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99.98%,并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
恪守新发展理念,水净、岸绿、天蓝的生态环境成为东莞最美底色。
通过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市民只需轻点手机就能走进非遗课堂、对话文艺大咖、打卡文旅地标、畅享圆梦舞台,打通市民公共文化服务享受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开始,东莞提出用3年时间,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品质文化之都”。为了让更多市民能够享受文化服务,东莞还推出了“城市文化菜单”,全市年均推出800多项重点亮点品牌文化活动。创新且具有品质的文化服务,正渐渐在东莞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渗入到每个村与社区。
在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下,东莞开放包容、温暖有爱、书香四溢,变成了柔软浪漫的“文化绿洲”。
图书馆留言农民工吴桂春让外界看到了东莞公共服务的温度;《寻味东莞》等纪录片让外界看了东莞充满人情乡愁的一面;宏远五连冠擦亮了东莞“全国篮球城市”“全民运动之城”的名片……
未来,东莞将以深度城市化为方向,努力打造大湾区综合环境新高地。包括全方位优化城市格局功能,全域提升城市特色品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市正冉冉升起。
精准发力改善民生,千万人口共生共荣
1月5日凌晨,大朗镇最后2个封控区解除管理措施,这意味着东莞阶段性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这是一场战疫的“闪电战”,更是一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考验战。疫情发生以来,东莞在多次快速流调、疫苗接种和大规模核酸筛查中彰显了“东莞速度”,在全力做好医疗救治、隔离保障、志愿服务和心理疏导中传递了“东莞温暖”,为这座人流物流快速流转的千万人口城市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护网,展现了出色的城市治理能力。
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助力“双统筹”夺取“双胜利”,到平安力量为“双万”新东莞保驾护航;从决战决胜扫黑除恶持续净化社会环境,到连续第三年在平安建设考评中排名全省第二……着力探索“莞版”社会治理之路,两次获得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东莞为全国人口倒挂类型城市提供了先行经验,也让市民收获了更多的平安、和谐和幸福。
获得感还来自高水平民生建设的东莞温度。“十三五”期间,东莞市财政投入2000多亿元用于民生建设,支出比例每年均超七成,并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针对市民最关心的学位、病床位、养老床位、岗位、停车位的“民生五位”问题,精准发力、集中攻坚,成就了一项项“幸福民生策”——
教育扩容提质,力争到2025年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231所,增加学位34.24万个,确保50%以上的随迁子女有公办学位或政府补贴的民办学位;
交通搭建路网,连续三年每年综合投入不少于200亿元,将在全市新建各类道路150公里以上、各类轨道交通通车里程300公里以上、新增停车位18万个以上;
医疗“顶天立地”,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分别达3154个、3.4万张,比2015年分别增长41%、23%;
“民生大莞家”通过政府主导、社会认领的方式,将服务直达弱势群体,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人人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使得人人拥有归属认同。大家把自己当作城市的主人,主动、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社会活力的竞相迸发,东莞的城市精神更加熠熠生辉。
保安员、物管员、楼栋长、门店长、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热心群众……他们身份各异,但都有个共同的称呼“东莞义警”。2021年以来,全市已有近27万名热心群众积极投身义警工作,共参加应急演练2000余次,共协助抓获698名犯罪嫌疑人,涌现好人好事1570余次……
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社会基层治理、生态环保……一线工作处处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东莞132万名志愿者。尤其在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的抗疫一线,他们踊跃参与,服务时长超46万小时,成为人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最佳诠释。
法治、德治、自治的有机协同,让这座千万人口城市治理得更有力度、更有深度、更有温度。
未来,东莞将以千万人口福祉改善为根本,努力打造大湾区民生幸福新高地;以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努力打造大湾区和谐善治新高地。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东莞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行稳致远、恢宏壮丽。
一线实践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笃行不怠
取得东莞首个“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近日,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柯海波正在调试用于探索非晶薄膜材料的脉冲激光沉积设备(PLD)。
2019年5月,柯海波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身为党员,他始终坚持身体力行,激励团队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在科学研究中勇担使命,探索非晶材料在各领域应用的新空间。
在非晶材料课题组中,党员数量占比较高。其中,柯海波不仅是优秀党员代表,也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党总支的纪检委员。为给团队成员作榜样,他一直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牢记心间。
为了推动国内非晶材料研究弯道超车,柯海波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作为党员,希望以实际行动激励大家,摒弃浮躁心态迎难而上,将时间投入转化为创新能力。”团队研究成果“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成功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也是东莞首个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成果。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4家省实验室之一,已成为建设松山湖科学城“四梁八柱”中的重要“一柱”。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坚持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多次开展科学家讲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科研人员思想认识和理论素质,努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科研攻关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建引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全链条研究模式初步形成,2020年在《Nature》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超过330篇,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撰文:靳延明郭文君吴擒虎唐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