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584.1亿元,同比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1%。与去年前三季度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增速与全国差距分别缩小0.1、0.3和1.3个百分点。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省“两会”精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1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22年重点工作。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分别增长6.6%和10.1%
沈阳、大连等3个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国水平;鞍山、丹东等6个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全国水平;抚顺、本溪等8个市进出口总额增速超过全国水平。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8.4万人,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6%和10.1%;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通过国家验收,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4.9%和9.9%。
从需求看,投资和消费稳定恢复,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高技术产业投资、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均增长28.1%。消费在持续恢复中稳步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外贸基本盘总体稳定,进出口总额增长17.6%,出口增速连续4个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50%以上。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粮食总产量达到507.7亿斤,创历史新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妥启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好进展。
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加快建设,101项“揭榜挂帅”科研攻关项目成功揭榜,引进“带土移植”团队218个,新增雏鹰企业798家、瞪羚企业215家、高新技术企业11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多家。笃定绿色发展不动摇,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10.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4.3个百分点,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升5.3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1%。
高校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
落实率达到85%
2022年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点要稳工业。加快建设红沿河核电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京哈高速绥中到盘锦段改扩建、兵器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材料工程等重点项目,全力推进沈阳机场第二跑道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完成投资增长10%目标。
稳市场主体,全面落实中央组合式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政策举措,开展多层次政银企对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稳就业,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灵活就业和创新创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高校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85%,帮助6万名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支持沈阳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争取突破20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100项重大创新产品,持续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创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
突出沈阳、大连双核牵动辐射作用,加快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支持沈阳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促进辽西与京津冀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加强辽东绿色经济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着力优化能源、产业、交通运输和用地结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辽河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扎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等各项工作,提高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和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持续推进国家和省级区域性医疗中心、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办好农村危房改造等10件民生实事。
深入推进“一网通办”
“一网统管”“一网协同”
以营商环境建设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建设服务型政府。
促进多种所有制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进辽宁沈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快培育产业链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深化市场要素配置改革。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电力、天然气管道运输等领域价格改革,完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行业价格形成机制。(辽沈晚报记者 胡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