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林长齐上线 绿色家底守得牢 ——甘肃推动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

时间:2022-03-12 21:37:03来源:新甘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洪文泉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康乐县胭脂镇蒲家村植树造林点上人头攒动,百余名干部职工挥锹挖坑、扶树填土,干劲十足。

康乐县胭脂镇蒲家村植树造林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周伍斤摄

在第44个植树节来临之际,依托五级林长制工作全面推进落实,陇原大地再次掀起一波护绿造绿的国土绿化生态保护热潮。

去年以来,甘肃省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召开全省林长制工作会议,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省级双总林长,高位推动林长制工作。

全省各地先后出台实施方案,层层建立林长责任体系,制定任务清单,明确考核目标,明确各级林长的责任区域和工作职责,将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责任落实到地方党政领导。全省共设立各级林长5万余名,“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责任体系全面建立。

守护陇原绿色家底,需要林长制,更需要林长“治”。

甘肃省级总林长主动作为,带头履职,先后深入祁连山腹地、敦煌阳关林场、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兰州市南北两山等地,现场考察调研祁连山生态保护与治理、国家公园建设、防沙治沙、造林绿化等工作。

庆阳市大规模国土绿化成效显著。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洪文泉摄

各省级林长紧盯责任区域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召开会议,实地调研,巡林督导,处理解决国家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生态修复、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等问题,有效推进了增绿、护绿、用绿的共同发展。

省级各部门坚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有序、务实高效”的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协同推进林长制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全域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全省各地以县为单位统筹整合林草管护力量和管护资金,加强专职护林员、草管员和监管员队伍建设,建立护林草巡护网格化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林长作用,全省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林长履职方式。

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探索建立“互联网+”林草资源实时监控网络和PDA野外巡护监管系统,利用PDA手持终端划定巡护样线,定期开展巡护监管,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兰州市组织实施“省门第一道”造林绿化工程,以沿线绿化提质增效和扩容增绿为切入点,通过封山育林、景观林营造、破碎地貌改造等措施,对陡坡、破损山体和破碎山丘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对面山绿化空白段、斑秃块进行拉网式绿化,对现有老旧绿化上水管网进行维修改造,提升“省门第一道”整体景观品质。

武威市森林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成效明显。武威市林草局供图

定西市推进“绿满陇中”行动,聚焦“增绿增量、护绿提质、用绿增效”三“绿”共推促进林长治。去年完成造林封育52.4万亩,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营造林42.68万亩,完成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修复造林抚育27.9万亩,草原修复7.6万亩,制定林果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完成经济林果基地建设5万亩。

嘉峪关市开展“森林督查”“清风行动”等林草资源保护执法工作,完成有害生物统防统治3万余亩,严格实施苗木检疫,核准调入、调出苗木58.4万株,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酒泉市围绕风沙口、城乡结合部等宜林地段组织开展国土绿化,全面完成金塔拦河湾国家沙漠公园建设任务和玉门青山、敦煌阳关、阿克塞国家沙漠公园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5万亩、顺利通过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国家级验收。

兰州新区将河湖林草管理合并,多长合一、一长统管、分别负责,将林长制联席会议、考核与河(湖)长制同步开展,实行统筹管理,一次调度、考核,分别向上级部门上报结果。

古浪县借鉴河(湖)长制推行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建立“林长+警长+检察长”林长制模式,协同解决林草资源保护管理难题,有力助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检察、公安、林草部门探索建立林草重大疑难案件会商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甘肃省持续加强生态保护,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去年全年完成造林343.49万亩,义务植树8547万株,人工种草203万亩,草原改良208万亩,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1055万亩,综合治理沙化土地212.2万亩。实施核桃、花椒、油橄榄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新栽植面积42.12万亩,提质增效面积138.71万亩。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