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龙新区“六大工程”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 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时间:2022-04-13 14:13:25来源:黔西南日报

年来,义龙新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实施“产业兴旺、人才队伍、乡风铸魂、环境整治、村规民约、乡愁记忆”六大工程,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实施“产业兴旺”工程,打造“富民乡村”。重点将500亩以上坝区打造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紧紧围绕蔬菜、中药材、特色林业、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培育乡村振兴“头鹰”项目,打造“一业为主、多业融合”的现代乡村共生发展模式。目前,在全区29个坝区完成蔬菜种植14.45万亩,中药材种植8.6万亩,精品水果种植7.47万亩,食用菌种植1.35万亩,实现农户与企业“抱团”发展。雨樟镇并嘎村花海基地喷灌项目、顶效中药材种植等46个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实施“人才队伍”工程,打造“活力乡村”。围绕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工作干部队伍,提前谋划,创新工作机制,聚焦“第一书记、农业技能人才、村级干部、农村实用人才”四类人才,建强乡村振兴人才联结机制,科学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大力推进“土专家”“田秀才”深入田间服务春耕一线活动,加强农村干部、农业技能人才、农民和新型主体培训。目前,储备农村实用人才4030余名,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114人(次)等。

实施“乡风铸魂”工程,打造“文明乡村”。强化基层宣传思想及精神文明活动阵地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重大工程,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校园、文明示范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乡风。目前,创建全国、省、州、区四级文明村56个,省、州、区三级文明校园5个,州、区两级文明示范社区17个,州级文明家庭1个。全区10个镇(街道)正在推进试点(站)所建设,99个行政村(社区)实现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村级农家书屋覆盖率100%。

实施“环境整治”工程,打造“美丽乡村”。集中攻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庄清洁美化、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四个专项行动,实施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乱搭建及残垣断壁等垃圾整治资源化利用,在人口规模较大的聚居点建设公共厕所,解决农村如厕难、排污难、处理难“三难”问题,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水塘清理、沟渠疏通和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目前,完成农用卫生厕所建设305户,公厕建设5座。万屯镇海丰村、鲁屯镇章磨村等7个农村污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正有序推进。

实施“村规民约”工程,打造“法治乡村”。结合实际深入探索,不断加快乡村执法监督,持续推动乡村普法守法,公共法律服务不断向农村一线延伸。按照“区建中心、镇建站、村建室”体系要求,建设上下联通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镇、村级调委会,推进乡村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目前,建成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镇(街道)依托司法所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站10个,村居建设法律服务室98个,法律顾问进村入户722人(次),解答法律咨询6772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4件。

实施“乡愁记忆”工程,打造“特色乡村”。重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打造“田园风光、诗意山水、乡土文化、农家美食”等特色名片。以楼纳村、并嘎村、联新村纳西科汪古寨为示范,全区16个美丽乡村通过采取古村落开发、古建筑修复、古文物保护等方式进行开发与保护。同时,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积极谋划特色乡村保护开发项目,推动特色村寨发展。(通讯员 邰贵林)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