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加快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 推进“康养联合体”乡镇街道全覆盖

时间:2022-05-17 09:02:43来源:浙江日报

在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街道德胜社区,建在小区内的“康养联合体”阳光老人家深受老年群体欢迎。每天,这里有专业养老护理员为12名老人开展肢体功能训练、认知康复训练等个化养老服务。入住半年多以来,患有认知症的九旬老人李纪洋身体协调能力和短期记忆能力都有明显改善,实现了在家门口安心养老。

让机构跟着老人走、建设“康养联合体”,是我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浙里康养”工作的突破抓手与改革项目。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常住老年人口达1252万人,98.5%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浙江已实现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但仍面临失能失智老年群体康复护理服务存在短板、区域间养老服务不衡等难题。

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如何让浙江老年人都能享受更有保障、更有质量、更有活力的美好生活?围绕当前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难点,日前,我省出台《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浙里康养”工作方案(2022-2025年)》(下称《方案》),提出对标高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五大目标,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推动老龄产业发展,建设老年友好环境,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标志成果。

《方案》细化确立24项标志成果及41项突破抓手,推进“康养联合体”乡镇街道全覆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参保人员扩面、老年学校全覆盖、海岛支老山区助老、家庭适老化改造、跨越数字鸿沟等涉及养老服务的方方面面。

紧锣密鼓,先试先行。为破解海岛养老服务薄弱的难题,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5市107名养老护理员先后赴舟山15个偏远海岛驻点,为3万余名海岛老人提供专业服务;嘉兴积极探索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以覆盖全市的长期护理保险为依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病区,

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服务,有效减轻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聚焦新时代老年人学需求,杭州社区大学推出“杭学通”应用,面向全市老年人群提供线下集中学、线上自主学、社团互助学、家庭共同学服务。

如何变局部“盆景”为全省“风景”?据介绍,眼下我省正在加快推进各地试点工作,努力形成一批“五个老有”优秀案例,做到“一地创新、全省推广”。与此同时,我省多个部门正在协同研究涉及老年人的福利、优待、健康、教育等事项,制定老年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

“推动‘浙里康养’纵深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系统集成,坚持多跨协同,厘清政府、社会、企业、家庭、个人职责,积极支持和发挥企业、市场的作用。”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正在加快建设“浙里康养”应用,通过打通民政、人社、卫健、医保、教育等部门数据,链接养老市场数据及社会数据,打造智慧养老院、时间银行等“五个老有”场景,为老年人及家属提供养老地图、探访关爱、云上老年大学等服务,让各类优质养老服务真正触手可及。(记者黄珍珍)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