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城看发展
暑期将至,惠州市博罗县罗阳第八小学的装修施工愈加紧张起来。按照计划,这所全新的学校将在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届时,这所公办小学将为博罗县城新增1080个学位,为需求渐旺的县城教育资源注入新力量。
教育资源趋紧的背后,是博罗县这些年来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建设步伐。近年来,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大湾区腹地的博罗县,通过大力实施一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关系百姓民生福祉的城建项目,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逐渐成为各类人才向往的幸福家园。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被定为全国10个县城建设直接联系点之一的博罗县正以此为契机,朝着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这一目标,打响一场魅力之城的“品质升级战”。
高质量发展拓宽城市想象空间
城市的品质,在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想象空间。
7月1日,在博罗县最新启用的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市民钟女士顺利办理了驾驶证自助体检。“以后再也不用专门到医院,来这里就能办驾驶证体检,大大地方便了我们这些上班族。”钟女士说。
全天候“不打烊”的政务服务,是博罗为县城创造的全新城市功能“模块”——不仅指向更加便捷易得的智慧城市服务,更是为县城的产业集聚筑牢营商环境基础。
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之一,是产业和人口向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集中。自罗阳、龙溪撤镇设街道后,博罗县城面积由285.6平方公里扩大至447.4平方公里,开启了“大县城”发展新格局。诚如博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统计数据显示,在博罗全县121万常住人口中,罗阳街道和龙溪街道共同构成的“大县城”就有37万人,占比三成有余。
与之相应,截至2021年年底,罗阳、龙溪共有规模以上工业232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3.3亿元,同比增长26.7%,占全县比重27%。目前,博罗县城已初步形成了以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这些产业,在县城规上工业总产值中比重高达60.9%。
然而,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却让博罗县城在新一轮的区域角力赛中稍显弱势。罗阳街道相关负责人坦言,罗阳整体产业存在“大而不强”、缺少精品的情况,占据主导地位的中低端产业收益低,缺乏生态型、收益好、产能优的高端产业。
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在博罗县的规划图景中,以罗阳、龙溪、园洲、石湾4个镇街为主的沿东江经济带,被划入“先进制造业重要集聚区”。2021年以来,博罗县精准推动千亿元级园区智能装备产业园边界优化调整工作,形成起步区、园洲东片区、龙溪-罗阳阅江片区“一园三区”发展新格局。
在罗阳街道和龙溪街道,博罗县利用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和低丘缓坡土地整合,因地制宜建设阅江产业园,主要布局智能制造、高端电子信息等产业,着力壮大县城组团产业支撑能力。目前,阅江产业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未来,还将在罗阳街道义和片区,建设产业高度聚集、辐射带动能力强、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城人融合的新型县城发展示范区。
便捷路网构建新型城镇发展格局
城市的品质,在于便捷交通路网构建的发展格局。
博罗县的区位是独特的——西联广州、南邻东莞,高铁、高速路网等在快速成形。这为博罗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邻近广州、东莞、深圳的沿东江经济带,是博罗产业配套最完善、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人文底蕴,都极具珠三角“底色”。
然而,直至目前,博罗县城的市政城市道路普遍狭窄,道路功能不健全,通行能力差,难以满足群众快速通行的要求。此外,与市区的联系道路单一,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近年来,博罗大手笔投入交通建设资金,架起了东平东江大桥、龙江东江大桥等跨江大桥,建成了江南大道、双龙大道等动脉通道,打通了县城内的一批断头路。
当下,从博罗县城往惠州主城区方向,一座全长1.082公里的跨江大桥正在加快建设——这是北接博中路、南接江南大道的博中东江大桥,设双向六车道,建成后将成为博罗县城和惠州主城区联系的重要干道。
今年1月,龙桥东江大桥改扩建项目全线贯通,为博罗县龙溪街道通往东莞市桥头镇再添一条快速通道。
博罗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博罗县城在建的交通项目有14个,还有一批储备项目,这些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博罗县城的内联外通。
加快实现与邻近大城市的通勤便捷、功能互补和产业配套,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过去这些年来,博罗积极融入大湾区和珠三角核心区、对接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从莞高速、武深高速博罗段、江南大道、双龙大道、龙江东江大桥、龙桥东江大桥、金龙大道路面改造等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博中东江大桥、阅江大道、滨江西路加快建设,为博罗县尤其是县城区域深度融深融湾搭建了便捷的“通道”。
2021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正式通车,博罗正式迈进“高铁时代”。赣深高铁博罗北站是博罗境内首座高铁站。从这里乘坐高铁出发,大约15分钟即可到达惠州北站所在的惠州主城区,到达深圳北站所在的深圳市区则仅需5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博罗县城距离赣深高铁惠州北站距离更近,车程仅10公里左右。两座新的高铁站加持,一举提升了博罗县城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乃至全国各地的通达程度。
不仅如此,广汕铁路在2023年通车后,博罗将跑步进入“一县三站”的高铁时代,县城还将拥有第一个高铁站。博罗县城与广州、深圳等大湾区中心城市将实现30分钟可达。这一跨步,也将成为“高铁上的博罗”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的关键一步。
公共服务体系赋予安全感幸福感
城市的品质,在于公共服务体系赋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博罗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着手,实施71宗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完善城市基础配套。截至今年初,已完工14宗,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有效促进县城提标提质。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改委还将博罗的这一探索向全国推广。
根据《博罗县建设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工作方案》,到今年底,博罗将重点完善以罗阳、龙溪为重点的县城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社区服务、市政交通、市政管网、老旧小区等领域的基建设施,基本补齐县城公共服务、环境卫生以及市政公用等领域的短板弱项。截至今年初,博罗完成12个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配套日益完善。
教育孕育着城市的未来希望。在博罗,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从未放缓。仅2022年,博罗就有14宗义务教育学校新改扩建项目在建,总投资9.43亿元,预计可增加教学班319个,学位12080个。其中,位于县城的两所公办学校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可为县城新增3180个义务教育学位。此外,博罗中学、龙溪中学等学校的新改扩建正在进行当中。
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是衡量城市品质的重要指标。2021年年底,博罗县人民医院新院和博罗县中医医院新院同步启用,一举提升了县城医疗资源的丰富程度。不仅如此,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模式的博罗县人民医院,也让县城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和全国10个文明实践“先行试验区”之一,目前,博罗已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县域全覆盖,全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整合了县图书馆、县好人馆、县志愿服务培训基地等资源,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级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共建,为群众提供多种文化服务设施。随着高品质服务阵地的加快建设,博罗县持续扩大高质量文明实践服务供给,塑造博罗的社会文化生活品牌,让现代魅力强县的成色更足。
在博罗县主政者看来,博罗未来的重点是把重大机遇期转化为黄金发展期。这就意味着,要从群众的感受和游客的视角来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扎实推进城市更新,既抓好城市出入口、主干道、地标建筑的设计建设,又抓好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的整治提升,使城市更加精致、更有品质,把博罗建设成舒适舒朗舒心、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之城。(●南方日报记者廖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