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加快构建“6+6”服务业产业体系 打造千亿元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时间:2022-07-21 08:49:29来源:南方日报

日,《汕头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22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布,指出现代服务业是汕头明确需要重点扶持和引进的产业之一,并针对列出产业门类、发展方向、重点领域以及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将作为各地各部门产业准入管理及产业配套政策制定的参考,旨在助推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年来,汕头服务业总量稳居粤东各市首位,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已迈上千亿级台阶,区域中心城市的服务辐射功能逐步提升。当前,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和“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思路,汕头正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服务业,加快构建“6+6”服务业产业体系,打造千亿元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塑造汕头服务品牌新形象。

步入产业结构深化调整期

年来,汕头以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10.5%,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2%,已成为推动汕头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其中,金融服务业稳健发展,全市金融机构数量、业务规模等主要指标均居粤东地区首位;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壮大,玩具等传统制造业与影视传媒、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泛娱乐化”跨界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从生产制造向产品开发及IP运营方向转型;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京东、五矿、宝供等国内物流龙头企业和马士基、中远等国际航运巨头相继进驻。

顺应新技术变革与产业融合趋势,汕头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如信息服务业加速崛起,涌现天亿马、东研网络、同行科技、领域、快通、航宇、利浩、正全等一批在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软件企业。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宝奥城电子商务园区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澄海区获评国家级“出口玩具质量安全示范区”,南澳县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服务业领域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如复制推广203项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推广和口岸物流协同台建设等试点,海关整体通关效率居全国前列。对外贸易台建设实现升级,汕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澄海宝奥城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华侨试验区对外开放权限进一步放开,在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开放、投资贸易自由便利等领域得到更多政策支持。

“十四五”时期,汕头服务业发展步入产业规模快速上升期和产业结构深化调整期。去年3月底,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汕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意见,支持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更好发挥改革开放重要窗口和试验台作用,对全市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加快金融资源集聚发展等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

而汕头市委“1146”工程也提出发展金融、物流、电商、5G等产业,打造千亿元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以及依托南澳岛、内海湾、小公园和潮汕美食等,打造百亿元级文旅产业集群和全国旅游目的地,这将是汕头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着力点。

将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汕头将推动生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6大生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其中,科技服务业主要着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加快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产品生产全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区域科创中心。

金融服务业方面,打造港澳和珠三角地区金融资源深入粤东经济的区域金融中心。汕头积极承担国家级供应链金融试点工作,成为全省供应链金融试点城市,已有2家供应链金融企业获得广东省金融监管局批复并落户华侨试验区。

信息服务业方面,将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依托省5G产业园区、区域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和粤东数谷等台,聚力打造数字特区。目前,华侨试验区已累计对接入驻意向单位或企业达50余家,并与世纪互联、光环新网等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到2030年引进20家大型量化交易企业、20家大型跨国金融企业,培育带动50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带动200亿元以上跨境业务产值。

商务会展服务业方面,引进一批有世界影响的国际会议、高端论坛项目,建设具有侨乡特色的粤东商务会展中心。目前,已吸引宝能、明园、雅士利和潮商集团等13家企业总部项目落地,已有7个总部经济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约231亿元,500多家企业注册落户,总注册资本约400.6亿元,上半年累计纳税达9477.45万元。

电子商务服务业方面,依托中国(汕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汕头将完善电子商务体系和台建设,打造电子商务引领区。如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出口为主攻方向,协同线上与线下,兼顾货物与服务,打造全国数字贸易产业先行示范区、国际丝路电子商务产业对接服务台。

现代物流服务业方面,加快建设以汕头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为核心的“区域级物流园区—城市级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基地”体系,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数据显示,汕头快递市场加速扩张,2021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1.62亿件,同比增长52.1%;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9.42亿元,同比增长31.9%。

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十四五”时期,汕头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传统服务行业改造升级,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教育培训、健康医疗、文化服务、体育服务、旅游休闲六大生活服务业,推动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现代商贸服务业方面,着力立足扩大内需,加快内外市场、城乡区域、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发展城市商贸业,建成区域商贸高地。其中,发展具有潮汕特色的“夜间经济”,以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复兴项目建设为示范,推进东海岸侨韵文化旅游商业带、珠江路美食街、海门莲花峰景区海滨长廊等一系列高品位商业街区建设,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聚集区。

教育培训服务业方面,坚持社会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并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教育,重点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幼儿教育等,建成区域教育高地。其中,将建成一批国家、省、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一批数量基本充足、结构趋于合理的技能人才,实现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为25%以上。

健康医疗服务业方面,将实施“六三一”医疗高地工程,即提升临床、公卫、人才、科研、中医药、医改六个发展新高度,实施市级重点医院、公共卫生体系和区(县)基层医疗机构三类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健康汕头行动,同时建立健全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康养服务。

文化服务业方面,将注重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大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入挖掘保护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站等红色资源,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企业和文化消费模式,打造区域文化高地。

体育服务业方面,将大力发展体育赛事、场馆服务、健身休闲等体育服务业,打造全国一流的滨海运动休闲基地,力争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方米,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旅游休闲服务业方面,将加快打造百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和全国旅游目的地。其中,加快打造“一岛一湾二带四区”全域旅游布局,一岛指南澳国际旅游岛,一湾指内海湾城市旅游圈,二带指南部滨海休闲旅游带和沿江生态休闲旅游带,四区指小公园开埠历史文化旅游区、东海岸都市旅游产业集聚区、濠江旅游知名品牌示范区、澄海华侨文化旅游区。

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在深汕数字科创产业园项目工地,记者看到10号楼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一层汕头出入口局过渡机房已移交汕头联通公司,二、三层分别交付给首都在线与中联睿新安装设备。

汕头市发改局创新和产业发展科科长杜晓介绍,顺应工业化4.0、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汕头正积极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为此,汕头谋划推进生产服务业数字化发展,促进数字金融、数字贸易、云上会展、智慧物流等服务业态不断壮大。同时推进生活服务业智能化升级,推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与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字文化、智慧旅游等新业态。

纵观全市,华侨试验区在推进数字产业发展上步伐较快。除了深汕数字科创产业园项目之外,落地建设的广东移动AI创新应用中心项目,总投资2亿元,为中国移动华南AI实验室研发机房和通信机房土建和相关配套建设,将打造一体化AI智能管理体系、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和数字服务体系。正在加快建设的中国联通粤东5G创新运营中心项目,总投资2.17亿元,规划建设通信、数据标准机柜约1250个,包括建设粤东核心节点机房等,将有力支撑试验区数字经济发展。

“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正衍生出总集成总承包、柔化定制、共享生产台、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的服务领域,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杜晓说,我国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已经从共生阶段迈入融合阶段,先进制造业体系的升级需要生产服务业贯穿于整个产业链环节,为制造业生产流程优化、技术革新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实现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

为适应新发展趋势,汕头还将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鼓励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支持制造企业通过创新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延伸服务链条,提供“生产+服务”的完整组合,推动制造企业由单纯提供设备向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等转变。(●南方日报记者黄嘉锋)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