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加快数字乡村建设 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时间:2022-10-25 09:23:20来源:广西日报

近日,在天峨县下老乡圭里村大森林澳寒羊养殖基地,依山而建的羊舍里,一只只健壮的澳寒羊正悠然自得地吃着草料,基地负责人何秀峰通过手机里的远程监控系统App,查看羊舍里的实时情况。“安装了视频监控后,随时都可以观察小羊的情况。”何秀峰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监控画面一边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近年来,河池市以自治区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天峨县为着力点,深入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新模式并向全市推广,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在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化治理、智慧乡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数字乡村深刻影响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越来越多便利,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天峨县多方筹措资金用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县自然村光纤网络覆盖率和4G网络覆盖率达95%,5G信号覆盖城区、各乡镇、工业园区和部分行政村。同时,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积极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该县政府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天峨是河池市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河池市100%的行政村通光纤并完成4G网络覆盖;80%的自然村通光纤,20户以上的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95%;全市完成新建5G基站1005个,完成全年建设任务的92.3%;“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实现1657个行政村、4102个35户以上自然村广电光缆联网和广电宽带全覆盖。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加快推进,云党课、云喇叭、看家摄像头、防溺水预警、返乡人员防疫报备……一个个数字应用场景开始出现在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眼下正是南丹红心猕猴桃的收获时节,南丹县四山红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今年创新“直播带货”销售模式,主播在猕猴桃树下卖猕猴桃,每天订单达200单左右。看准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潜力,河池市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乡村电商服务站点674个、乡村物流服务站点836个,服务脱贫群众1.28万人次,累计帮助脱贫群众增收321万元。今年1—9月,全市网络零售额超7亿元,培育农产品网销单品856个。

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运用移动“5G+”数字技术,以信息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播、助农慧农、智慧党建、智慧村务等乡村治理领域,打造红色数字乡村。河池市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取得成效,目前全市11个县(区)均成立了互联网党支部,有18家互联网企业成立党组织,提升了党组织引领企业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能力。

“我只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全村信息的采集和其他日常的村务工作;村民足不出户,通过喇叭收听村里各种通知,通过电视收看村委组织的农务培训、县里的各类新闻;在外务工的村民用手机查看‘天翼看家’就能实时了解家里的情况。”提起数字乡村带来的便利,天峨县八腊瑶族乡甘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兰顺景高兴地说。

数字乡村建设加快了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河池市实现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市、县、乡、村四级畅通,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上库上网”。电子政务外网项目实现市、县、乡、村(社区)全覆盖。疫情防控网格化服务管理App、河池公安服务民生小程序等数字化应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数字乡村建设也深刻影响农村医疗领域。目前,河池全市15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已全部完成规范电子健康卡建设,全市电子健康卡用卡量527.59万次,电子健康卡应用率达3.61次/人,初步实现市、县、乡镇三级医院数据互通共享,为农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本报记者廖庆凌通讯员覃莉娱)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