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天下!以担当筑路 用实干筑梦——平凉市城市更新行动正当时系列报道之一

时间:2022-11-07 10:02:16来源:平凉日报

以担当筑路用实干筑梦

——平凉市城市更新行动正当时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资料图片)

对平凉,这个承载着我们巨大梦想的生存之所,这片寄托着我们美好未来的土地,我们一直饱含着深切的关注。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党的二十大精神犹如春风拂过平凉大地。2022年,平凉将中心城区作为平凉城市更新提升的重点,集中力量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平凉市城市更新行动正当时”系列报道,看平凉发力城市更新的布局与行动,感受城市向阳而生的蓬勃力量。

记者柳娜

当星光点亮夜的温柔,一条条街道宽敞平坦、华灯齐放,与千家万户的灯火交相映衬,勾勒出一幅繁华璀璨的城市夜景,彰显了平凉市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的大思路、大气魄和大手笔。

路网连民心,无言树丰碑。

2022年,是平凉中心城区道路工程建设收获满满的一年,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交通体系加速构建,一系列工程建设高歌猛进:市列重大建设项目天门塬5条道路工程已建成6.7公里,华明路以东区域已实现互通。柳湖路中段道路改扩建工程竣工,已通车运行。永顺路、新科路、天塬路等12条“断头路”中的10条道路相继竣工通车,其中的两条道路通车指日可待……

以担当筑路,用实干筑梦。平凉积极作为,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书写了中心城区道路更新的新篇章。

一份决心:高标准建设城区道路

畅行平凉,路之变与城之变正互为映照,成为城市发展的鲜明注脚。

围绕打通城市“动脉”,搭建道路骨架,为城区发展“舒筋活络”,一个个城市道路建设新项目在平凉城市建设大棋盘上落子如飞。

天门塬天通路、南环路、丰收路、华明路、天馨南路5条道路工程无疑是平凉市中心城区路网建设的点睛之笔。

天门塬位于中心城区西南部,东部塬边距离市政府约500米,是平凉城区一块待开发土地,为了将天门塬打造成为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齐全、空间环境优美、文化元素丰富的生态宜居社区,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天门塬作为经营城市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加强经营运筹,实现开发建设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配套、后开发”的思路,2018年启动实施了天门塬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并优先谋划实施了天门塬5条框架道路。

天门塬5条道路工程总长9.46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6.27亿元。在全体项目建设者共同努力下,工程项目取得关键性突破。今年5月29日,天通路道路工程跨甘沟河桥顺利合龙;6月15日,天馨南路主车道施工任务全面完成,正式通车运行;10月16日,华明路全线贯通并通车试运行……

天门塬5条道路工程对优化完善中心城区路网框架、加快天门塬综合开发、促进城市提质扩容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领导以民生需求为“晴雨表”,克服拆迁难度大、杆线迁移工程量大、雨季施工不利等困难,多次现场调研,召开相关会议,下大力气解决城市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建设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格的施工标准,统筹管理、科学施工,以精心、细心和巧心,一笔一画匠心绘就城市道路精美新画卷,实现了华明路以东区域互通。

当汽车在新修的道路上跃然驰骋,鳞次栉比的高楼与宽阔笔直的道路和谐的融于一体,勾勒出城市灵动而温馨的画面。

“以前来烈士陵园没有像样的路,体验感很不好。”在天馨南路,开车前往烈士陵园祭奠的市民李永利说,如今新修的天馨南路美观而大气,方便了市民出行。“切身实地感受到路好了,车好开了,城市大变样,我们的幸福指数蹭蹭蹭上涨了!”李永利心满意足地反馈道。

天门塬5条道路工程拉伸了城市的路网框架,促成人、城、产融合的交通动脉,将引发人流、资本流、产业流向天门塬奔涌。

曾经,由于“断头路”“老化路”多,平凉中心城区“东西不通、南北不畅”,经常出现交通拥堵。为消除“肠梗阻”,改善“内循环”,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状况,平凉从影响城市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影响群众生活的重点部位入手,找难点、治痛点、疏堵点,新建“连通路”、改造“卡脖子路”、维修“坑洼路”,进一步提升道路“颜值”,丰富城市路网,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11月4日,记者在新科路看到,路面宽阔整洁,宛若一条气派的“迎宾大道”,等待八方朋友的到来。道路上线条优美的路灯,统一标准的人行道透水砖,与整条街区风格统一,和谐美观。新科路道路工程北起柳湖路,南至崆峒大道,全长571米,总投资1083万元。红线宽度25米,其中主车道15米,两侧人行道各3米,绿化带各2米,宏阔大气。

以前,这里的道路狭窄逼仄,周边是破旧的民房,还有随处可见的垃圾。道路是城市的血脉,城市“微循环”不畅,就会导致交通拥堵。记者采访时,家住附近的李玉林路过这里,问及对新科路的感受,他的喜悦溢于言表,“这路修得好,出行方便多了,这以前是条土路,一下雨到处都是泥泞,无法行走,而且时不时堵路。现在修了新路,看着就感觉心情舒畅,一下子有了现代感,这才算真正融入了城市生活。”

在丰收路泾河大桥南侧引线道路改造及泾河大道向西延伸工程现场,记者看到,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来回穿梭,挖掘机挥舞着钢铁巨臂,机器隆隆轰鸣,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

这条路西起来远路、经丰收路向东延伸,总投资1.09亿元(含土地征收费用5453万元),长874米,宽50米。工程要在丰收南桥头设计东、西两条匝道,有效施工时间短、交通转换复杂、施工跨度大……这条从设计图上看上去不算复杂的路,在实际建设中经常会遇到新问题,无论是建设方还是施工方,都会抓住有利时机,加班加点,奋战一线,努力确保项目按照工期要求顺利通车。

家门口的断头路一条条被打通。据介绍,今年由崆峒区负责实施的永顺路、和阳路、天塬路、来丰路、柳湖路西段、新科路、百兴雅苑路滨河步道、单家川路、临泾路、火车站东路、文昌路、丰收路泾河大桥南侧引线道路改造及泾河大道西延伸段12条道路工程总长度约9公里,总投资约3.4亿元。

随着各项工程的实施推进,一条条道路贯通拓宽,使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现象大大缓减,宛如打通了城市的“任督二脉”,提升了城市品位,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了城市建设的“平凉之变”。

一种信念:全力克服各种困难

“精心组织,挂图作战,克服一切困难,力争早建成早受益。”开工伊始,市委、市政府就向所有道路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下达了攻坚令。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道路工程建设。主要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城市建设工地调研,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要求超常规作战,立体式施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为工程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凡城市建设,必然涉及拆迁、征地、杆线迁移等多种问题,涉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冲突调整。在历史积累性矛盾与新一轮发展机遇生活稍纵即逝的阵痛中,城市建设者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努力,“酸甜苦辣一言难尽。”

“我们要让平凉,因为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劳动而自豪,我们要让她更美丽,更像一个温馨的家。”承担道路建设重任的市区建设者想得最多的就是一个字:“干”!

天门塬5条道路工程中,最为复杂的工作是电力杆线迁移。涉及有关单位和村社居民的占地问题,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负责工程实施的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实地勘察,落实责任,研究部署施工方案,取得相关单位的理解和支持,达成共识,解决了杆线迁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工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为了确保进度和工程质量,工作人员数不清有多少次,放弃了回家过节的机会,穿梭于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一遍遍拟定方案,力求做到最好。他们经常人人一身的灰和汗,但他们却说:“既然把这副重担交给了我们,绝不能有辱使命。”

新科路的土地房屋征收,是征收工作中的“硬骨头”。为了打开征收局面,负责工程实施的崆峒区住建局成立了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小组,从今年初开始,全组人员连续加班加点,不知多少个晚上工作到凌晨,连回家吃个饭的时间都没有。对于被征收户来说,房屋被拆除后,能否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是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因此,征收组的办公室里经常坐满了人,提出了各种各样让人“作难”的问题,但工作小组的成员没有“泼烦”,对每个来访的被征收户所反映的情况都认真做记录,上门耐心做工作,用真诚化解对方的怨气。一个姓王的被征收人,起初上门的时候对工作人员不理不睬。征收组人员和他拉家常,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他主动问起了征收政策。

道路的提升改造中,原有的排污、排水系统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改造工程特意将增设雨污水管道、完善污水管网、天然气管道等列入重点实施项目。“旧的雨水管道、污水管道、自来水管道等密布其中。部分有复杂地基的路段要抽干才能敷设新的管网,并且这一路段的雨污水管网大多是超期服役,给工程造成极大的难度。”一位工程人员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精神,将困难一个个踩在了脚下。

加快城市跨越发展,是历史赋予的责任。面对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面对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面对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心城区道路建设者铆足干劲,奋力拼搏,在城市建设中大展身手。

一种感动:小细节体现大智慧

当我们行走在平凉宽阔整洁的道路上,看着周围真真切切的变化时,听着市民们爽朗的笑声时,我们的心底充满着骄傲。这场尚未结束的城市建设攻坚战,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城市容颜的改变,更有诸多的启示和感动。

道路建设突出人性化设计。功能齐全、道路美观的城市道路,不仅体现在道路通行、排水的精心设计,更需要照明、交通设施、公交站台、绿化等配套设施的完美配合。市委、市政府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城区道路按照统一的标准体系进行改造提升,并在道路施工中一次性敷设供水、雨污水、天然气、通讯等管线,避免后期重复开挖施工,同时与“五线”入地等城市精细化管理内容有机结合、同步推进。此外,还兼顾设施美观大方、市民便利等要求,从单一强调交通通行功能向街道与市民游客生活有机融合的功能转换,让街道具备更多的人性化功能设施,营造了市民舒适的出行环境。

路通民心畅,道顺百业兴。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宽敞平坦、标识清晰、绿化养眼、漂亮美观是道路改造提升后留给他们最深刻、最美好的印象。

道路建设融入新型城市建设理念。在道路建设中,平凉因地制宜安装透水材料、视频监控线路、点缀市树市花、城市标志等,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街景风貌,为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好基础。

看得见的,是城市提档升级的高度;看不见的,是城市智慧治理下的精度。道路改造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让城市更富有魅力。天塬路是一条新修的海绵道路,记者注意到,在街边绿化带中,每隔不远就会有一处雨水收集口。崆峒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天塬路改造提升工程中,利用透水砖、下沉绿地、蓄水模块等海绵措施,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同时可利用收集的雨水对绿化进行浇灌,变雨水为资源有效利用。

道路沿线通过乔、灌、草立体打造成错落有致的微景观,形成简约、多彩且富有文化气息的景观廊道。景随路移,便捷、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已经成为平凉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环境改变的主基调。

在道路建设中关注各方利益诉求。在征收工作中,征收组工作人员坚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聚焦民生需求,通过政策宣传、谈心沟通、矛盾调解、议事共商,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历史积怨等,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作用,紧盯征收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开展谈话沟通,化解矛盾,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对于生病、特困、住房困难户等特殊群体,给予人文关怀,多渠道给予经济帮扶和申请住房保障等,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用真心诚意温暖群众赢得民心。

正是这些不同以往的决策和作风让这场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城市筑梦,交通支撑。越来越完备的城市路网不断拓展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半径,让出行和购物更加便捷,带动城市发展势如虹。开放包容的平凉,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安居、乐业。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