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4月8日《羊城晚报》报道,近日,河南许昌一位网友发文称,在当地胖东来影城观影后觉得电影难看,成功退了一半费用。不少网友感慨“这辈子还没享受过这种服务”。事后,涉事影城工作人员表示此事为真,“电影结束20分钟之内是可以退的,但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的话,也是退不了的”。
“电影难看退一半钱”,这事确实稀罕。时下,一些影院或购票平台往往不支持退改签,或只支持改签不支持退票、限制用户每月的退票次数等,因此,如果观众买错了电影票,或购票后临时有事看不了,要么选择把票转手,要么只能自认倒霉。如此一来,再烂的影片,也只好硬着头皮看完。
其实,电影票“退改签”是观众的一项基本权利。2018年9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的《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指出,各院线、影院投资公司、影院在与第三方购票平台签订电影票代售协议时,要明确‘退改签’规定,规定条款尽量细化,做到权责清楚。这意味着,尽管“退改签”的时效、额度、方式等,可以协商,也会有所差别,但“可退可改”是不必商量的。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影院业分布散而杂,电影票“退改签”尚未有统一的行业规范。目前电影票“退改签”主要由影院方决定,因此不同地区、场次、影片的“退改签”规定都存在差异,“不退不改”等霸王条款仍比较普遍。观众“退改签”遭遇“最后一公里”梗阻,值得业界反思。
除了尽快细化“退改签”规则,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也很有必要。去年6月,山东济南市槐荫区法院判决认定一家影城拒绝消费者退改电影票的行为违法,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影城作出罚款8000元的处罚。
种种现实语境下,上述影院的做法更显勇气和智慧。通常,影院实际拿到手的收入约为票房的50%,电影难看便退一半钱,很可能意味着影院让渡了这张影票的全部收入。落实电影票“退改签”政策,不能靠影院自觉,制定更详细方案,让制片方、院线、影院等各出其力、各担其责,才能让“电影难看退一半钱”不再是稀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