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郑州10月12日电 (王佳宁)眼下正值“中原粮仓”河南秋收关键期,在河南荥阳高村乡农户马素素的玉米地里,玉米棒采收、秸秆粉碎、脱粒在紧张作业的收割机里一次性完成。
今年入秋以来,持续阴雨天气让秋作物适时收获、晾晒储存遭受严峻考验。
图为河南荥阳的刘寨村玉米收获现场。王佳宁 摄农机改造、潮粮烘干、科学晾晒……中新网记者通过连日走访豫中、豫北等多个秋作物种植区看到,被雨水浇透的玉米地里,农机往来抢收,烘干点人歇机不歇,农民在田埂上寸步不离地守望着一年的收获。
高村乡刘寨村村民刘艳自家种植的300多亩玉米,已通过机械抢收了超200亩。在田埂上守候的刘艳受访称,现在是边收边销,收获的玉米籽粒按照湿粮收购价就近卖给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合作社有烘干储存能力”。
刘艳口中的合作社是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这家合作社在当地托管了4万亩可耕地,具备1000吨的粮食日烘干能力。该合作社理事长李杰表示,自秋收以来,仓库里的烘干塔就24小时不停运转,目前烘干能力仍有很大缺口,“今年玉米受连阴雨天气影响,含水量高,不利储存,必须要进行烘干”。
在豫北安阳县小寒村,莉英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陆续收购了周边农户的2000多吨玉米。该合作社负责人贠志军受访称,今年合作社购入的光选机,能筛选剔除出发霉病变的玉米粒,保证发霉玉米不流入市场。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最新消息称,截至11日17时,全省秋作物已收获9389万亩,占全部种植面积的79.6%,粮食作物已收获6147万亩,占比超80%。其中,已收获玉米4983万亩,水稻664万亩,大豆315万亩,花生1570万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