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莞惠中心区实现一小时通达 深圳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不断加密

时间:2022-09-07 08:09:19来源:南方日报

9月5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规划共包含13个建设项目,规模约226.8公里。

环评公示指出,深圳轨道交通发展目标是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工程,深莞惠中心区之间60分钟通达,临深片区与深圳中心区60分钟通达。从区域来看,深圳轨道交通普线布局架构主要结合深圳市“一核两心多点”的城市空间体系,分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三大区域。

加密深圳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

2022年8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对外公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其中明确,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含仲恺高新区)、惠阳区(含大亚湾开发区)、惠东县、博罗县。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规划建设1000公里地铁、1000公里轻轨和城际铁路、1000公里高快速路。以深圳、东莞、惠州为都市圈主中心;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为都市圈副中心。

可以看出,此次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也考虑到了深圳都市圈的联通情况,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工程,深莞惠中心区之间60分钟通达。

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远景,深圳全市轨道共33条线路,总长约1335公里;其中市域快线9条,总长494.5公里,普线24条,总线840.5公里,形成城际铁路、市域快线、普速线路三层次的轨道线网体系。

按照《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深圳轨道交通发展目标是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工程,深莞惠中心区之间60分钟通达,临深片区与深圳中心区60分钟通达;发挥轨道引导城市空间优化功能,城市核心区与外围中心45分钟通达;发挥轨道综合效益功能,高峰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的70%以上,轨道占公交客运量的70%以上;落实轨道便捷服务功能,轨道站点覆盖人口岗位达70%以上。

按照规划,10号线东延为既有10号线的延伸线,联系平湖中心、东莞凤岗和龙岗中心,服务沿线出行需求,支持深莞一体化发展,实现东莞凤岗和深圳中心区1小时通达目标。11号线北延(深圳段)为既有11号线的延伸线,联系松岗和东莞长安,衔接东莞轨道交通3号线,支持深莞一体化发展,实现东莞长安与深圳中心区1小时通达目标。

结合城市空间体系布局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是纾解交通压力、改善出行条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大民生工程,对发挥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环评公示指出,深圳轨道交通的发展战略,一是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二是促进外围中心发展,三是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改善城市交通结构。

一直以来,深圳地铁在城市交通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21年,深圳市地铁线网共运送乘客21.9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599.01万人次,2021年12月31日地铁全网总客运量更是高达843.19万人次,首次突破800万客流大关,各维度客运量数据均创新高。

经过18年的发展,深圳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含有轨电车)13条,线网长度达到431公里,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行政区面积测算)达0.22公里/平方公里,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

此次深圳轨道交通五期普线布局架构,结合深圳市“一核两心多点”的城市空间体系,将普速线路分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三大区域。这也给深圳各区域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中部地区主要根据城市规划由原福田罗湖中心和大前海中心拓展到龙华南、坂田和布吉,共同打造都市核心区。比如,22号线一期为服务福田、龙华的中部走廊轨道快速骨干线路,支持香蜜湖、深圳北站中心商务区、坂雪岗科技城等重点片区发展,满足沿线人口岗位密集区的交通出行需求。

西部地区的布局主要沿107国道和大沙河科技创新走廊发展,为实现轴向主要走廊的发展和外围中心的打造。比如,18号线一期为服务宝安北部中心、光明的轨道快线,强化外围中心快速联系,支持宝安新桥东、光明玉堂、光明凤凰等先进制造业园区发展,服务光明城枢纽客流集散。

结合东部城市发展规划,东部地区在规划14号线、21号线等线路快速联系市中心区。发挥东部“桥头堡”功能,支撑拓展东莞、惠州发展腹地。比如,21号线一期为服务龙岗区内部的快速线路,支持龙岗中心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等重点片区发展,服务龙岗中先进制造业园区。通过衔接14号线、深惠城际加强龙岗对中心城区快速通勤。(●南方日报记者王春艳)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