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实践|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助力梅陇文化发展平台

时间:2022-09-10 10:37:18来源:财讯网

近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生态为基、文化为翼——陇头朱村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调研团队”走进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陇头朱村,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在此期间,浙经院实践团队秉承着“争分夺秒干实事”的理念,践行非遗曲艺汇演、爱老特色送餐、旅游信息推广、文旅产业整合等方式,与村委协力同心将村民梅陇文化发展平台建设做到实处。

(村支书朱根喜迎浙经院文财师生下乡实践)

陇头朱村的梅陇文化发展平台在乡村治理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创建的红梅指数更是开拓了基层治理的新道路,带来了数字乡村新面貌。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观看村中红梅指数的纪录片,了解到红梅指数包括环境保护美、睦邻和家美、公益奉献美、自治守法美、乡村发展美等“五美”维度覆盖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强了村务治理的可操作性与参与度,也为乡村文化共享共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陇头朱村副书记与村委向团队讲解红梅指数)

到陇头朱村的第一天,实践团队就争当红梅志愿者,协助陇头朱村两委筹办晚上七点在文化礼堂举行的义乌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在演出中,实践队员进行现场拍摄、宣传等,联合义亭镇农民演出团一起,地方戏曲、歌曲、舞蹈、小品送进村中,圆满完成了义乌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文化惠民公益演出丰富了村中老者的文娱活动,让“留守”在村里的他们老有所乐,感知新时代农村的共富共建成果。

(财会学院老师余茜茜与文管学子筹备演员餐)

(文化老师李颖吉为村民献唱青藏高原组图)

(义亭镇演出团副团长傅善斌感谢浙经院师生团队)

除此之外,调研团队走近农村长者生活,为三百多名75岁以上的老人切菜、做饭、送餐,帮扶村中老人群体。看着长者们发自内心且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实践队员们深刻理解了共同富裕带来的“老有所养”。

(实践团队为村中老人做饭送餐)

并在多日的志愿者活动后,通过梅陇文化发展平台兑换志愿者服务时长换取生活用品,体会村民参与自治的福利保障。

(实践团队用红梅币兑换志愿服务礼品)

陇头朱村是个千年古村,文化遗产丰富,古村落整体格局保存完整。但这些古建筑都未经开发,甚至大部分都不对外开放。村中后续可以对其进行修缮,让更多的文化建筑对外开放,吸引更多游客,提高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除此之外,我们实践团队在陇头朱村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了梅陇发展平台在文旅服务方面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一是村民和游客语言不通,难以沟通;二是当地村民对本村古建筑不甚了解,难以宣传的问题。为解决村中文旅难题重塑文化形态的问题,创造文化消费新体验,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便利的数字消费新生活。团队立足“微改造、精提升”的实践思路,为陇头朱村村口、党建红梅指数中心、官厅、白虎厅、小龙虾产业基地等多个村内代表性景点设计醒目的二维码标识。通过扫码的方式,便能看到村民口述故事、网上公开图文资料整理、现场讲解视频。这一举措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丰富游客了解渠道,很大程度使得游客与村庄里的古文化沟通了起来,大大增加了游客的游玩体验,让游客以更加生动及多样的方式来了解当地文化,促进村庄文化发展。

(村委朱建红扫码体验文旅资讯)

(“百闻不如一扫”二维码实地应用)

调研团队用数字化手段提高游客来村时长,提升文旅产业集群的可能性。实践队员为解决外来游客听不懂乡音,无法进一步了解古村落景点的问题,提出设置二维码,通过引导扫码就可以观赏到由专人讲解景点的方式丰富来村文化体验,这将让游客提升近一小时左右的游览时长,增加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同时也为陇头朱村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不仅在村落景点,三下乡实践团队在也村口放置公众号信息平台的介绍内容,帮助外来游客快速了解陇头朱乡风民情,助力村中党建宣传。“百闻不如一扫”系列标识版的设计和放置,更是本次调研团队“争分夺秒、做实小事”的证明。

(副村支书朱国宾与团队协商未来共建计划)

在向当地村委汇报“争分夺秒”旅游二维码标识后,当地村委副书记朱国宾对调研团队做实一件小事的举措十分赞赏,并提出在未来要将线上内容与红梅指数数字化平台相连,覆盖千户农家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效应。

关键词: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