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伯翱先生《从喝白开水到品龙井》有感 林钊勤

时间:2023-02-14 16:26:59来源:财讯网

大千世界一杯茶

——读万伯翱先生《从喝白开水到品龙井》有感

林钊勤

万伯翱先生的这一篇文章,初读时,我还没有发现其中的含义,就单纯的以为只是茶的品种变了,从开始的开水茶到最后的龙井茶和各种各样的茶。茶被用来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招待客人,不论是哪一种茶用来招待客人都代表主人家真心实意的欢迎,可后来第二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蕴藏在其中的,万伯翱先生,一些真正想借茶喻人的事。

最开始的白水茶是因为普通人家买不起茶叶,但是中国人的好客之道,让家里每每来了客人,都必须要招待,于是一杯杯开水茶,也就当做是待客了,而若是来了贵客会放入一些白糖或红糖,这也便称为糖茶,到后面很多地方的人渐渐开始用一些名贵的茶叶去招待客人。其中,我能看到中华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从一开始只有白水待客,到后面各种各样的好喝的茶类,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生活富裕的表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作者通过茶具寓意着新中国在不断变好的征程,也通过茶代表了对祖国的热爱。

在品读万伯翱先生的茶文章同时,不禁让我想起家乡的“工夫茶”。家乡人不可一日无茶,饭前饭后一泡茶,也是很多家乡人必不可少的,而家乡人平时待客,第一件事便是泡茶。即使是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家乡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文学家郑板桥也曾说:“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可谓茶香飘飘,香飘四海,人情冷暖,情暖人心。喝一杯“工夫茶”,享受许多温暖的人情味,令人回味无穷呢。

另外,家乡人把茶叶叫“茶米”, 一种解释就是:家乡人嗜茶若命,茶与米不可分。这茶犹如米,故曰“茶米”。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勉强,可是却描出“嗜茶若命”者的形象,也颇为有趣。由此可见家乡人对茶的情有独钟。

古人云: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茶在许多文学、艺术家眼里成了不可缺少的物品。“茶兴留诗客,瓜情想戍人”,唐代以后的著名文化人多是茶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白居易、杜牧、李白、杜甫,陆羽、苏东坡、陆游等从古至今历朝历代著名的文人墨客们,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茶叶,创作了浩如烟海的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作品。

北宋苏轼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熟谙茶道的高手,他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能从茶中品出生活的真味、世间的真情、人生的真谛。

美食大家苏轼给海南的朋友赵梦得写茶帖,邀请一起喝茶,《致赵梦得一札》云:“旧藏龙焙,请来共尝。盖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有上好名茶,非请赵梦得会饮不可,可谓相知也。这是苏东坡的饮茶之道:只有配饮佳茗之人才可以分享,否则佳茗也会有意见的。他也不会独自享用,因为他觉得如此佳茗不与知己好友共饮,心中会惭愧不已。

苏辙也有句:“闽中茶品天下事,倾身事茶不知劳。”品茶不仅是品茶,还可以用茶的文化底蕴为自己添一抹神韵,用茶的清香之气冲淡生活的烦恼,松弛绷紧的神经,充实自己的情感。

万伯翱先生讲过,他在国家体委工作时,与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宣传司吴司长一同到武夷山一睹三棵古树的“芳容”,在脚下,走到一位大嫂的茶摊前,我说这位司长的父亲是吴觉农,你们知道吗?大嫂听后忙站起来朝我们鞠了一躬,并让我们白白喝了一顿“工夫茶”呢。她不断说,吴觉农是闻名遐迩的当代“茶圣”。

万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讲了很多关于茶道的故事。不同地区喝茶的方式不同,作者对于每一种品类的茶有什么功效以及各种茶的味道都做了研究,包括作者本人也说他喝过的茶也算是“大千世界”了,这让我知道了作者对茶的喜爱之情,并且对茶文化还有很高超的研究。在如今快时代的生活中,品茶似乎成了一种慢生活的体现,年轻人谁不是人手一杯咖啡匆匆去往上班的地点,而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在不断挤压年轻人的精神空间。通过作者对茶的了解,也让我看到了喜欢茶文化的人,生活节奏被主动放慢,在向外追求的时候,也常常关照自己的内心,对每一种茶有不同的感悟,也能使浮躁的心渐渐的沉了下来。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也提到了其他关于茶与人的故事,比如作者的父亲曾经给邓小平先生买了几斤自己觉得可口的茶叶,本意是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推荐给自己的朋友,而被邓小平先生的夫人发觉之后忙着要付钱,可作者的父亲执意不要茶钱。从这一段我也看到了,那个时代喜欢喝茶的人,基本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品性。

这篇文章最后一段又提到了开水茶,这是在兰考县政府招待所,县级领导没有招待任何茶水,只有一瓶开水和干净的玻璃茶杯。作者与县委书记以及焦裕禄的女儿在座谈会上,只喝了白开水和吃了带皮的花生。如今,很少再见到用白开水招待客人的了,但是提到兰考县,焦裕禄书记当年的白开水精神给兰考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焦书记把勤俭节约刻在了骨子里,并践行了一生,其子女也得到了言传身教。在他的带领下,兰考县也继承了这样的优良传统。在快节奏的时代,有这样一个县城继续践行着焦书记的茶文化,不仅是作者觉得震惊并感到亲切,作为读者的我,通过中国茶文化同样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骨子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原来人生就是一杯茶,既能观大千世界,也能照见自己。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