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阳城行:走进神话之乡 领略阳城风华

时间:2024-07-06 15:32:04来源:今日热点网

他妙语连珠、旁征博引;

他睿智幽默,渊博风趣;

被千万书友称为“最会讲书的人”;

他就是帆书APP及樊登读书会创始人,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樊登。

7月8日至7月9日,樊登老师将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展开一场深度探索与知识分享的文化之旅。与帝师故里对话,展现阳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探寻伏羲画卦,商汤祈雨的真实发生地,与书友一起解开八千年华夏文明的神奇密码。

此次行程精心规划,覆盖了皇城相府、海会书院、砥洎城、百里沁河经济带(润湖公园)和析城山等阳城县标志性景点,旨在通过实地探访,感受阳城八千年历史文明,助推阳城名片“出圈”!

第一站:皇城相府

俗话说的好,“皇家看故宫,官家看皇城”。皇城相府,一座跨越了明、清、民国及新中国四个时代的百年古堡,它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记录着成长和时代变迁,在数百年的时间长河里,蔚为壮观。

一代名相陈廷敬在这里成长。横亘绵延的城墙、青石铺就的深巷、翘檐凌空的院落,这里的每一处都是历史的积淀。走入皇城相府,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文采飞扬、政通人和的盛世。一砖一瓦间,透露出往昔的辉煌与荣耀,雕梁画栋上,似乎还残留着往昔的智慧与勤勉。漫步在府邸之中,不禁让人感慨,这不仅是一座宅邸,更是华夏文明与家族荣耀的见证。

第二站:海会书院

海会书院是唐宋两代皇帝御赐名额的千年古刹,总占地面积3.48万平方米。创建于隋代,到唐乾宁初年,唐昭宗李晔传下圣旨,御封该寺为“龙泉禅院”;又经过梁唐晋汉周五代40多年的发展,到了北宗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又下旨赐名为“海会寺”。以后,又经历金、元、明、清四个朝代800多年,寺院经过多次修葺,不断扩大,逐步形成现在的规模。海会书院共分为三个版块即三个主要景点,分别是双塔区、书院区、古刹区。书院是从元、明朝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又以明嘉靖吏部尚书王国光、明南京吏部尚书张慎言、清康熙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等在此完成初级教育而名噪三晋。

第三站:砥洎城

砥洎城位于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润城村西北角的磐石之上。其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三面环水,形似金龟,恰如砥柱中流,巍然屹立。水域面积20万平方米,因沁河古称洎水,故称“砥洎城”。

城外侧包以青砖,而内侧则为坩埚与石条混砌,那密密麻麻、层叠浆砌的坩埚,形成独一无二的“坩埚城墙”。城内街巷多为丁字巷,院与院暗门相通,巷间有过街楼相连,下有地道,形成地下、地上、空中三维一体的防御系统。

元明清时期砥洎城文风鼎盛,科甲连绵,科举入仕者屡冠全县。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季,小小的砥洎城走出了5位进士,17位举人,有清代数学家、汉学家、文学家张敦仁等,他们为润城文化奠定根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站:百里沁河经济带(润湖公园)

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从北向南在山西阳城县润城境内形成了一段被称为“洎水湾”的黄金河谷,是当地至关重要的生态要地、人文高地、经济重地。

第五站:析城山

析城山,是中华历史名山,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亚高山草甸。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西南部30公里处,方圆20平方公里,在250万年前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峰为圣王坪,海拔1889.5米,与著名的中条山舜王坪东西相望,故又称东坪。

析城山自然美景如画,远古文化遗存俯拾皆是。这里是“天地的起源”,也是“生命的诞生地”。8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在这里创八卦、造六峜,探索着人类从洪荒愚昧到伦理有序的大道宏图;周穆王西巡至此,与西王母开启了一段动人佳话;更有愚公移山,不畏艰险,敢于挑战自然极限;还有《山海经》中神秘莫测、仙气缭绕的“昆仑悬圃”“瑶池”。这里承载着远古文化的神秘与厚重,也因这些神话传说与自然美景而熠熠生辉。

此次阳城之行对于樊登老师来说,将会是他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记忆和财富,同时,也是阳城拓展文旅宣发路径的新起点。


关键词: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