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瓜果飘香,道旁繁花锦簇。村里开起了集市,迎来了游人。破败杂乱的村屋成了雅致整洁的小院,污浊的河道变得愈发清澈。近年来,在珠海的农村,类似这样的“巨变”随处可见。
自2018年起,在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珠海连续3年综合评价均为“优秀”,居全省前列。2021年,珠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3.44万元,同比增长10.5%,收入增速多年高于城镇水平。
共建乡村美丽家园,齐享湾区幸福生活。如今,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推进,一幅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画卷正铺展在珠海大地上。
▶▷新风貌
重塑乡村风貌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岸边的三角梅自然垂下,犹如染色的瀑布坠入河中。微风拨动着两岸“创美庭院”竖起的小旗帜。小船在河心荡开水纹,轻盈而缓慢地滑行。人们钻入船篷,泡上一壶香茗,感受一时惬意。这就是如今珠海沙脊村中的一景。
沙脊村位于金湾区红旗镇西南面,有着长达4公里的沙脊河。“一河两岸”的自然生态孕育出浓郁的疍家水乡文化。
近年来,沙脊村“一河两岸”的变化让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河道宽了,水质清了,过去杂乱堆放的院子被清理得格外整洁,还种上了各式花草,挂上了自家特有的家风家训小故事标识牌。
自2020年起,沙脊村全面开展“创美庭院”创建工作,经过两年的成功打造,以沙脊桥为中心,于沿河两岸提升改造了一批具有沙脊水乡特色的“创美庭院”示范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水乡风貌再度展现。
事实上,当地以水乡为特色的村并非仅沙脊村一个。根据珠海以特色为统领,打造风格各异示范带的部署,金湾区红旗镇通过“一河两岸”水网串联通道,以沙脊村为据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联动发展三板村水上运动、广发村农业综合体等“一村一品”项目,推进水乡全域旅游综合体建设,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遵循着这一思路,珠海正以特色为纽带,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五大振兴同步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当前珠海在建乡村振兴示范带共5条,分别为:金湾区红旗特色水乡示范带、斗门区莲洲农旅融合示范带、斗门区斗门文旅融合示范带、高新区唐家湾大学小镇示范带、鹤洲新区桂山美丽渔村示范带。
5条示范带的覆盖范围涵盖50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及周边区域,受益人口约21万,合计里程约76公里,有效发挥了连线成片、辐射带动区域乡村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的作用。
示范带建设带来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外观、环境等硬件改造上,还引来了“金凤凰”:在斗门区莲洲镇,全国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迅速成为乡村旅游的新“IP”,在珠海掀起一股农旅融合发展的春风。
重大现代农业产业项目的落地,在珠海广袤的田野上积聚起发展新动能。
▶▷新业态
农旅融合促转型
“村企”合作齐创富
午时的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炊烟袅袅,“莲江古酱”“巷子面馆”“玉盘蒸糕”等特色小店里坐满了试吃的游客。村民们在家门口当起“掌柜”,展示着独特的风味小吃,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乡村体验氛围。
按照计划,“莲洲有品·一家一品”“莲洲有品·农夫集市”双创项目于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正式开门营业。19个村民自主经营的新业态目前正有条不紊地试营业。让“农房有价值、村民有收入、集体有积累”,如今的莲江村正尝试走出一条乡村产业振兴新路。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青砖灰瓦的岭南传统民居,独具魅力的自然生态风光,让莲江村收获了“广东省生态文明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珠海市生态文明第一村”等多项殊荣,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莲江村也成为珠海远近有名的“网红村”。
如何将游客的“流量”变现,成为珠海下一步思考的问题。当前,莲江村探索以村、企、农三位一体的共建合作创业模式,将庭院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通过盘活闲置庭院和土地,推出村民参与的农村致富创业项目,形成“村企农”利益共同体。
如今,村内小院经营的茶社、酒馆、书屋、陶艺馆等陆续开了起来,“一家一品”由村级企业统一管理、集中供应本地原材料,并为村民提供技能培训。而“莲洲有品·农夫集市”则围绕乡村赶集等传统文化传承,开发莲洲特色手信,打造品牌标志。
莲江村的例子是都市现代农业概念在珠海落地的一次尝试。近年来,珠海充分发挥山海相拥、陆岛相望、城田相映的自然禀赋优势,逐步走出具有珠海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特别是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的方兴未艾,让珠海农村看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多种可能。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珠海依托特色民宿、乡村旅游、亲子体验、节庆活动等新产业新业态,盘活农村闲置农房,特色民宿发展初具规模。其中,桂山九州蓝色海岸民宿入选广东省首批“十大最美民宿”,6家民宿被评为省乡村民宿示范点,斗门区莲洲镇获评省乡村民宿示范镇。
“生活在绿色环保的农村,享受着城里人的生活。”这是当地人周根旺对自己生活的评价,也是乡村振兴带给莲江村村民最真实的感受。
数据显示,2021年,纳入监测的18个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53.4万人次,营业收入1.2亿元。如今的珠海,已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体验农耕文化、农家休闲观光、品味乡村美食等都市农业体验项目的热门地。
▶▷新农村
村庄100%干净整洁
经验做法全国推广
坚持“产业第一”,是珠海提出的重要工作抓手。把高质量的农业产业项目带到农村,也正是近年来珠海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以来,珠海投入超3亿元,高标准创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社会资本28亿元参与园区建设,带动2.9万户农户增收致富,去年4个园区主导产业产值61.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2.31%。
近两年来,珠海每年安排8000万元市财政资金扶持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立产业园项目滚动申报评估建库机制,通过补链强链,大力推进绿色健康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和冷链仓储物流板块建设。今年珠海又增创了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和粮食产业园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通过不断构建完善“一区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目前珠海已有国家级专业村镇3个,省级11个,市级8个。其中,斗门区昭信村获评第十批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斗门区白蕉镇获评“海鲈之乡”、莲洲镇获评“禾虫之乡”,金湾区获评“黄立鱼之乡”。金湾区平沙镇等3个镇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随着“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全面完成,目前全市100%的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80%的村庄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用这几个“100%”来概括或许更为直观:全市农村实现保洁覆盖面、生活垃圾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三个100%”,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率100%。
其中,莲洲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入选全国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香洲区唐家湾镇会同村还获评全省首届“乡村振兴大擂台”五强村。珠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在全省排名前列。
与此同时,一场乡村治理的改革正在持续扎实推进中。珠海通过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和“头雁”工程成效明显,实现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一肩挑”比例100%,村两委“交叉任职”比例95.7%。
在斗门区乾务镇夏村,其村规民约被评为全国优秀村规民约。莲洲镇和虾山村等7个镇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草朗村等8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接下来,我们将把保护乡村特色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通过生态化、微改造方式,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景观更有韵味、有颜值更有魅力、有历史底蕴更有特色特点,成为现代化、国际化都市的精神家园。”珠海市委书记吕玉印说。(撰文:王韶江董谦君何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