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积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时间:2022-09-13 10:42:34来源:河北日报

疏通了毛渠、开挖了边沟,连通了支渠、干渠,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水能蓄;“以水定产”,积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低耗水高效益作物,打造与水源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因地制宜,借水生财,发展生态经济……

年来,衡水市坚持“稳粮食、调结构、减用水、促增收”多目标统筹,打出“节、引、调、补、蓄、管”组合拳,强力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有效压减了地下水超采量、实现了采补衡。本文通过三个来自基层一线的节水压采“样本”故事,诠释该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取得新变化新成效。

样本一:枯水沟变“幸福渠”

日前,故城县故城镇西关村党支部书记李森看着地里积水顺着毛渠边沟排走后,满脸笑容地说:“今年每次雨后,积水都能及时排出去,再也不怕内涝了。这多亏了地头前的毛渠边沟,田边枯水沟成了百姓的‘幸福渠’。”

李森口中的毛渠边沟,是水系连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西关村邻大运河,苦于沟渠不能通到地头,只能抽取地下水浇地;遇上连续强降雨,又容易产生内涝,造成农作物减产。农民群众既盼水又怕水。站在田垄上,李森将思绪回到去年。“去年秋收地里内涝,积水有四五十公分深,收割机进不来,玉米全靠人工托运,既费劲又减产!”李森说,农民种地,春天怕旱,秋天怕涝。那时候村民整天唠叨,守着运河用不上水,遇到强降雨还得遭灾,老百姓种地真不容易。

纵横交错的农田沟渠被称为农田水利的“毛细血管”,是农业灌溉的重要保障。今年春季,故城镇按照“来水能引、有水能蓄、遇涝能排”理念,对辖区内4条县级支渠进行清淤,开挖边沟7.1万米,打通末级引排水渠道,实现干渠连支渠、支渠到地头,全镇37个村5.7万余亩耕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水能蓄。

如今,随着水系连通工程的实施,西关村在县乡的指导帮助下,高标准开挖毛渠边沟1800余米。他们在地头前疏通了毛渠、开挖了边沟,连通了支渠、干渠。这些毛渠边沟既增加地表水灌溉面积,又压采了宝贵的地下水,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水能蓄。今年春灌用上运河水,每亩地只需20来块钱,省时省力省钱,几次强降雨也未形成内涝,村民都夸毛渠边沟是保丰收的“幸福渠”。

“真是办到了农民心坎儿上的大好事。”李森说。

西关村是该市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的一个缩影。从2020年冬季开始,衡水市持续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大会战,充分利用“一湖九河”主干河道、410条河渠及农村坑塘,疏通“主动脉”,畅通“毛细血管”,构建起引、蓄、灌、排相结合的河湖连通工程体系,实现生态效益、民生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样本二:“节水豆”变增收豆

“今年入股种植油莎豆,每亩地算上入股分红和轮作休耕补贴能达到1700元。不但节水还能增收,油莎豆变成‘致富豆’啦。”谈到调整种植结构带来的变化,枣强镇赵屯村村民赵金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油莎豆是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不仅经济效益高,整个生长周期还用水少,与小麦相比较,亩均节水可达120立方米左右。作为农业大市,衡水农业用水占到了全市用水量的77%,破解“粮水”之争是压减地下水的关键。年来,枣强县依托河北田田圈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积极对接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专家团队,在休耕区大力推广种植油莎豆等高产节水作物,既增加农民收入,又降低农作物耗水量,切实将种植结构调出特色、调出效益。

眼下正是油莎豆生长的关键时期。在枣强县油莎豆绿色种植技术示范基地里,大片的油莎豆葱翠欲滴,农户们正进行控秧促果作业。“公司采取‘政府+公司+农户’模式,按照‘土地入股、托管种植、订单销售、定额分红’原则,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入股农户年亩分红1200元。”河北田田圈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文虎说,该基地所在的赵屯村共有土地1356亩,其中1110亩入股种植了油莎豆,除了入股分红,村里年纪较大不便外出打工的村民,还可以到基地打工,又可增加一份工资收入。

油莎豆的规模种植,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为浅埋滴灌等节水新技术应用提供了空间。在油莎豆种植基地,只见田间一排排整齐的滴灌带“藏”在油莎豆叶下,好似“毛细血管”形成一张巨大的“灌溉网”,将水精准送达植物根部,真正实现由浇地向浇作物的转变。“采用浅埋滴灌,亩次节水40到60立方米,节水效果非常可观。”枣强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特派员孙良忠说。

“今年公司种植了4000多亩油莎豆,目前长势良好,预计亩产湿豆3500斤左右,亩纯收益在2000元左右。”王文虎表示,明年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延伸产业链条,将这一节水高产作物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乡亲增收。

样本三:“旱河滩”变生态园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花香伴鸟鸣,清水绕田园……日前,记者在故城县青罕镇青盛湿地荷园看到,得益于地下水压采和大运河通水,故城县青罕镇3000亩河滩地实现生态蝶变。

这里曾是京杭大运河河滩地,“以前,俺们这一带就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今年72岁的青罕镇刁南庄村村民刁呈才,从小在运河边长大,他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们在这里养鱼、种藕,洼地里种植水稻,连年丰产丰收。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地下水超采,青罕镇地下水位明显下降。1978年,大运河也开始断流、干枯,这里也变成了“旱河滩”。

2014年开始,衡水市“节、引、调、补、蓄、管”综合施策,治理地下水超采。在青罕镇,刁孝子村、刁南庄村等24个村实施轮作休耕,改种一季玉米或高粱。各村的机井也基本“退居二线”,直至去年全部“退休”。渐渐地,节水压采的成效逐步显现。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干枯的井里又有水了。与地下水位回升相呼应的是,今年4月,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实现了世纪“复苏”。

一“升”一“通”,青罕镇的“旱河滩”在干涸了40多年后,又一次迎来了丰沛的水源。然而,乡亲们却高兴不起来——3000亩“旱河滩”被水淹没,“这庄稼可没法种了。”面对群众企盼的目光,青罕镇寻找着与水共生的希望,他们派人分别到天津、江苏、浙江等地考察水产项目,并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教授指导,决定由镇党委牵头,成立联合总社、监理会,各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同时通过“银行贷款+镇村干部集资+村集体入股”解决资金问题,大力发展菜藕种植,泥鳅、黑鱼、龙虾、鲈鱼等特色养殖,以及鲤鱼、鲫鱼、白鲢等常规养殖,打造“三位一体”种养模式。

今年“五一”期间,24个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志愿者齐上阵,大家争出义务工,整地、挖塘、种藕……不到一个月,一期工程1300亩,包括600多亩菜藕、600多亩鱼塘宣告完工,取名“青盛湿地荷园”。同时,待开发的1700亩,种植、养殖、餐饮等规划已提上日程。此外,还带动附19个村的21处坑塘、52亩水面全部种植了菜藕。当年的“旱河滩”,如今成了“生态园”。

“今年我们联合总社收益预计能超过300万元。按照投入份额,将全部拨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到年底,预计24个村的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好的村能超过30万元。”青罕镇党委副书记时玉松不仅对这片湿地有信心,更令他底气十足的还是这笔经济账。“下一步,我们还要做好产业兴旺这篇文章,菜藕加工、泥鳅深加工、观光旅游、餐饮娱乐等方面都在进一步规划洽谈中。这里必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聚宝盆’。”(河北日报记者 陈凤来)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