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颇为“烧脑”的科普展览活动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火热举行,围绕“从脑科学到人工类脑的智能之路”的主题,布置了囊括意念无人机、脑波轨道车、脑波智慧恐龙等“黑科技”产品的互动展区,吸引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打卡体验。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在松山湖这座科学之城,科普教育无疑是营造浓厚创新氛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松山湖图书馆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到科学“小白”通过公众开放日近距离感受前沿科学的魅力,再到各类激励政策的出台,松山湖科学城里掀起“科普热”,让“空气中都飘散着科学的味道”,孕育着更多创新力量。
“黑科技”引关注
科普活动遍地开花
头戴感应器,尽管身体纹丝不动,双眼紧盯玩具机甲片刻,便可控制机甲的前进、机身旋转和软弹发射,实现意念控制……
来到松山湖“从脑科学到人工类脑的智能之路”科普展览活动,脑机接口、类脑技术、人工智能等与脑科学相关的酷炫“黑科技”展品纷纷亮相,有20多件关于脑科学的体验互动展品,包括意念爆米花机、意念无人机、脑波检测仪、脑波智慧恐龙、意念机甲等,带领市民进入崭新的科学世界。
来自长沙的杨女士此次赴松山湖探亲,偶然路过便被这场展览所吸引了。站在摆放“脑波智慧恐龙”的展台前,她帮孩子戴上感应器,引导孩子阅读桌面上的思考题,以便进一步提升专注力,有效控制恐龙前进。“这场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松山湖浓浓的科技氛围,非常有意思。”
除了参加这些有趣又好玩的科普展览,你真的懂自己的大脑吗?提升专注力有哪些小窍门?脑科学的未来产业方向在哪里?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升市民科学素养,近期松山湖还开展了系列科普讲座。多位院士、专家受邀前来,围绕“脑科学和类脑技术”的主题开讲,推动前沿科学技术普及与知识传播。
类似的科普活动,在松山湖可谓遍地开花。
随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加快建设,松山湖加速集聚了一批高端创新载体和高层次人才,并多年连续举办院士峰会、松山湖科学会议、华为开发者大会等高端交流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各平台也不断整合优质资源,群策群力,推动科普事业向前迈进。
例如,松山湖青少年活动中心所举办的“松湖博士开讲”青少年科技系列讲座,便是其联合了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青少年科学院及一批优秀博士专家等,共同打造的青少年科技教育高端公益讲坛。去年,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等机构的9位博士,一起走进10所学校开展了14场活动。
为进一步鼓励科学家走进校园,2021年6月出台的《东莞松山湖促进源头创新实施办法》中,更是明确了大力鼓励松山湖中小学聘请高层次科技人才担任科技副校长,对聘请科技副校长的学校,每年给予5万元补贴。
“国之重器”显担当
搭建科技与人文桥梁
近期,2022年全国高校校媒精英特训营首期活动在松山湖圆满落幕。期间,来自全国各高校的30名大学生记者“走读松山湖行思大湾区”,从各类大装置、大平台、大科研机构、大企业,到创新创业社区、机器人产业基地、科学家活动基地等,切身体验了科学城里浓厚的科学氛围。
走进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大厅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橙、蓝、绿、紫等各色谱仪,它们都拥有不同的“技能”,能观测各类微观结构。
“这里比我想象中大多了,很酷!”期间,有学生感慨道,如若没有来到这里,便无法拥有如此近距离接触大科学装置的奇妙体验。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被称为“超级显微镜”。它能发射出中子束,穿过物质时,由科研人员测量中子散射的轨迹及其能量和动量的变化,便可以精确地反推出物质的结构。目前,它已在新型能源材料、航空材料、可燃冰、页岩、催化剂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作为“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既承担着国家战略科学研究的重任,为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而运转不停。同时,也积极通过各种接地气的方式,开展科普教育。
例如,自2018年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已成功举办五届公众科学日,线上线下累计获得上百万人次关注。开放日包含实地考察、在线直播、科普讲座等丰富的内容,普通观众甚至能走到十几米深的加速器隧道,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
2021年,中国散裂中子源还成立了南方报业小记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践(研学)基地,为学子搭建起科技与人文之间的连接桥梁。
“青少年的未来,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副主任金大鹏表示,希望能搭建起科技、人文与素养之间的桥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投身科技创新事业的热情,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博士化身讲解员
从心出发推广科普
走进松山湖材料博物馆,观众们首先被入口处的材料原子结构模型及元素周期矩阵所吸引。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各类材料科学相关的历史故事、应用展品与前沿探索的知识扑面而来。从超导、芯片、高分子等前沿科学,到铅笔、陶瓷、丝绸、手机等日常所见之物,材料的应用无处不在,却又藏着不同的大学问。
事实上,该博物馆由松山湖材料博物馆建设运营,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家材料科学博物馆,于今年上半年刚刚建成,目标是打造为国际一流水平的材料科学专业性科普教育基地。
第一批走进这里先行探馆的,是来自松山湖的200名学生。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这个博物馆能让更多人了解材料的奥秘。
“作为科研机构,我们有开展科普工作的社会责任。这项工作是恒长的,不是零零碎碎的。”据实验室综合事务管理部工作人员曾园英介绍,依托单位人才优势,在一次次活动举办中,他们还集结起一支科普团队。
刘芮嘉是实验室与中科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是博物馆的讲解员之一。讲解期间,她总能从日常生活场景引入,将每类材料的历史故事、发展历程、现代化应用及未来的可能性等串联起来。有时还通过提问,引导大家发散思维。
“科普也许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可量化效果,但能在孩子心中播撒热爱科学的种子。”在刘芮嘉看来,科普的意义,便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实验室注册成立于2018年,至今短短4年,科普工作已做得有声有色。其中,2021年首次举办的开放日,邀请了百名中小学师生前来参观,他们既能参加精彩的科普讲座,也能近距离体验互动科学实验。今年3月,面对疫情突袭,为了丰富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抗疫期间的生活学习,实验室策划了“科普营养餐”云课堂,收获了良好反响。
“我们发自内心地做科普,实验室从上到下都非常支持这项工作。”曾园英提到,实验室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希望能通过多种形式反哺到社会中。“只要能给孩子们一点启发,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
作为一座科学城,松山湖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之间,形成了良性的闭环。不仅营造了更加浓厚的科学氛围,也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及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埋下了更深的火种。(撰文:张珊珊张莎陈启亮康琦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