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富江穿城而过,将县城分为东西两岸。站在江边极目远眺,一江两岸、清风拂柳、郁郁葱葱,看得见山,望得见桥,山水与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温婉的气质。
8月21日傍晚,华灯初上,市民广场上,老年人跳着广场舞,孩子们嬉戏玩耍;江边的健身步道,人们在习习江风中散步、慢跑。家住东岸的市民赵书妹来到江边,汇入到休闲锻炼的人群中。
因儿子工作关系,赵书妹于2015年举家从桂林龙胜搬迁到贺州钟山。对于这几年县城的变化,她觉得自己很有发言权。“刚到钟山时,我们河东这边没有广场,想跳舞的话,要去河西的新世纪广场,离家较远不方便。现在这边建了市民广场,出门走几分钟就到了。”赵书妹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钟山县以被列为自治区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为契机,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同时发力,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通过推进“一江两岸”环境改造工程,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着力建设成为产城融合的贺州市副中心城市。
市民眼里最大的变化,首先来自于近年富江“一江两岸”环境改造工程的建设。该项目全长约4.7公里,总投资3.5亿元,以潇贺古道历史文化作为蓝本,将古门楼、古牌坊、古戏台等融为设计元素,打造“一江两岸、公园改造、12个景观点”。包括钟山县一桥拆除重建工程、一江两岸景观环境改造工程、复兴大桥建设工程、程石坝、沿江市政道路等子项目。
富江“一江两岸”还以慢行步道向城市整体延伸,将过往的城市废弃地、棚户区、城中村进行修复和再利用,以新老建筑的交替错落以及城市的绿化和亮化为映衬,营造新的城市空间。
“根据钟山的特色,我们大量种植复羽叶栾、紫荆花、凤凰树等树种。”工作人员介绍,在打造公园绿地体系和绿地生态系统方面,除了考虑生态修复,还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和风土民情,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富江本就风景如画,但‘一江两岸’开发前,两岸是很原始的状态,杂木丛生,雨季水涨时,岸边的树还挂有上游冲下的垃圾,而且江岸没有什么基础设施,与钟山发展不匹配。‘一江两岸’建成之后,大大提升了城市品味,环境也变得更好了,市民有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地。”钟山县发改局副局长邓美德说。
在钟山县市民广场西侧,有几幢标志性建筑,是已建成的钟山重点民生项目“四馆两中心”。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规划馆和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传媒中心。“四馆两中心”的建成,对完善钟山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优质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地市民涵养文化、娱乐休闲、提升精神品位的重要场所。
这几年,钟山还对钟羊路、书香路、兴钟路等县城主干道实施改扩建,加快升平大桥、程石大桥、潮滩大桥等“八桥”建设,构建快捷的城市交通体系。
“2015年,我在江对面的一家陶瓷厂工作,地方偏僻,去上班的路还是黄泥路。现在修了桥,又铺上了柏油路,骑电动自行车10多分钟就到了,晚上回来也不怕。”赵书妹告诉记者。
为了提升城市配套功能,钟山还同步推进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项目建设。目前,钟山县第三高级中学、第四中学、第七小学、第八小学、第九小学陆续实现招生;人民医院东院区、中医院搬迁等项目稳步推进。商业楼盘遍地开花,国际商贸城、壹号商业广场、泰兴时代广场等商业配套的开业,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功能,解决居民住有所居、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等问题。
如今,钟山县城建成区面积从2016年的13.61平方公里拓展到18.7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达35.64%。市民广场、复兴大桥、四馆两中心等地标建筑成为新的“钟山名片”,“一江两岸”、钟山生态园、思勤公园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网红打卡点”。
“‘一江两岸’的建设,让城市有了灵气;城市配套功能的完善,让市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去年春节返乡,看到钟山县城建设得这么漂亮,各种设施也很完善,就在这里买了房。”市民李燕说,她原是平桂区羊头镇人,目前在福建工作,打算以后条件成熟了回钟山发展。(本报记者骆怡通讯员杨小琴杨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