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视讯:农田四季不闲 产业生生不息——贵州全力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时间:2023-01-31 09:08:29来源:贵州日报

农田四季不闲 产业生生不息

——贵州全力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


(相关资料图)

春节的钟声敲响,贵州大地迎来了新春第一轮暖阳,乌江畔水波轻荡,山雀争鸣,闲不来的农家,戴着笠帽躬身在地里收割一颗颗大白菜,这茬儿过后紧接着土地翻犁,便要开始下一轮春耕。

在这里,时间不是奔波的脚步,它是季节和时令,带着温暖而厚重的气息,为这片土地孕育生机。

农田四季不闲,产业生生不息。产业,是农村增强内生发展的重要课题。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果,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新一年有新目标,从南到北,自西向东,全省各地都在为新的目标和未来奋斗着……

因地制宜找路子 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春节期间,正是草莓采摘的时节。在镇宁自治县双龙山街道大寨村草莓园,春节的客流小高峰让这个小村庄年味又浓了许多,只见连排的白色大棚内,不断有人进进出出,游客手上提着自己亲手采摘的草莓,一颗颗鲜嫩欲滴。

“正好春节假期嘛,带着一家人出来玩一下,听说大寨村的草莓好,就过来尝尝鲜,又红又甜也给新年讨个好彩头。”刚出园的游客韦建强提着满满一篮子草莓喜滋滋地说。

拍照、采摘、游玩,这种方式,不仅带动了大寨村的旅游,也为当地的水果产业带来的新的销售渠道。

大寨村党支部副书记吴光兴直言:“种出优质水果很重要,多元销售模式也很重要。去年我们草莓种植面积就超过1000亩,年产鲜果1800余吨,全村草莓产业产值可以达到3500万元。”

突出特色,找准优势,从水城、修文的猕猴桃,到麻江的蓝莓、赫章的玛瑙红樱桃、安顺的蜂糖李,近年来贵州水果产业蓬勃发展,去年仅黔南州水果产值就实现了80亿元。

把基础资源发展成优势资源,将好资源发展成大产业,做好“特色”文章,辣椒、刺梨、茶、蔬菜、中药材等,都在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历程中谱写着优质篇章,也成为了脱贫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

以特色产业为引领,今年,贵州组织66个脱贫县分别选定1至2个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12位省领导领衔推进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并将特色产业发展纳入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五大行动”重点部署,储备29988个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项目。

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质增效。辣椒、刺梨、蓝莓等种植面积保持全国第一。如今,四季花艳果丰,土地丰收的不断档,也让脚下的土地迸发着蓬勃生机,为富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形成了有力支撑。

土特产出山找销路 “乡土气”卖出大市场

新春,正是大量购置年货的时候,在广州市天河区钱大妈生鲜超市,来自贵州的五谷蛋,又一次被抢空了。

一枚小小的鸡蛋打通了山与海的距离,在千里之外成为市民争相购买的“抢手货”。钱大妈华南区蛋品采购专员陈祖威介绍:“从2018年开售至今,贵州的鸡蛋一直销量都不错,截至2022年7月,已经卖了近10亿枚,销售额近10亿元。”

好山好水出好货,在乌蒙山区深处的七星关茂源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每天10万枚鸡蛋的订单,是贵州土特产闯入深圳市场的试金石。而早在此前,来自茂源的鸡蛋就早已拿下了广州槎头蛋品批发市场宏达蛋品批发部40%的订单。

从鸡产业说开去,大行其道的还不仅仅是来自大山的土鸡蛋,纳雍“滚山鸡”同样“滚”出了一片天地。

“滚山鸡”,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五谷粮,长的是“健美肉”,标准的绿色有机食品。“我们按照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加工,一只‘滚山鸡’身价就能翻10倍。”贵州百凤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进言语中难掩自豪,2022年1月至8月,“滚山鸡”产业销售额突破9000万元,凭着过硬的品质和品牌推广,“滚山鸡”便摇身一跃身价暴增。

贵州土特产在省外市场的盛行,是近年来在保护良好生态的同时,不断挖掘乡土特色,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持续构筑产销链接的成果。其间,我省不断引导各地坚持“一县一业”的布局,按照“稳生猪、增牛羊、扩家禽、促水产、兴奶业、养特色”的发展思路,挖掘增产潜力,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和生产能力。

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销量决定了农民的干劲,从四季农耕不断与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不难看出,“黔货出山”的产销两旺,也为广大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打造“贵字号”品牌 农业产业融合升级

一个多月前,在六盘水市水城区,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财务张晓彤完成了2022年最后一笔刺梨鲜果收购款的支付,她松了口气说道:“我们把各个乡镇刺梨鲜果收购清单汇总,核算账目后,再通过乡镇财政所,分别转账到每一位果农的手上。”最后一笔款项顺利拨付,也代表着果农顺利拿到现款,过上了一个丰收年。

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村民徐天勇在春节前收到刺梨款,拿着沉甸甸的钞票,徐天勇笑言:“今年咱家又是一个丰收年,10亩地上挂刺梨,1万多斤刺梨鲜果卖了4.2万元!”

从2020年刺梨第一次盛产期挂果算起,3年丰收,总计近15万元收入,让徐天勇一家生活蒸蒸日上,脱了贫,致了富,子女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家里添了新家电,还把小汽车开回了家。

刺梨,是我省近年来重点发展的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短短几年间,贵州刺梨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六盘水、安顺、黔南、毕节为代表的四大产业带布局。

因为刺梨鲜果保存难的特殊性,二产的加工便成为了广大农户实现增收的重要保障,依托加工业,从前无人问津的“山果果”在全国打响了“维C之王”的名号。

不单单是刺梨,在贵州,辣椒、茶叶、中药材等,从“量变”到“质变”,同样走着从“单一种植”到“接二连三”的道路,通过大幅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品牌,让农业产业融合升级是产业增收唱响“四季歌”的关键。

目前,我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2022年我省持续完善农民作为种养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39万家,家庭农场达3.5万家。

经此,农业也在发展大局中更好地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不断壮大的农业产业,吸引着更完善的包装加工、农资配送、仓储物流等二、三产业集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长久之计。春季的到来,是吹响山川的信号,也是新一年播种希望的开始,春风暖,桃李开,展望未来,这一年,又将是奋斗与收获并存的一年。(记者 梁圣)

    ------分隔线----------------------------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