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通常是公募基金行业离职高发期,2017年以来,已先后有4位基金公司总经理离职,基金经理离职或变动现象更是频繁,行业内人才高流动性已成常态。
高管和基金经理频频变更
进入2017年不足两个月,公募基金行业已先后有5家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更,其中4位总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1月20日,公募老将杨东正式宣布离开兴全,引发市场巨大关注;1月25日,杨兵由红土创新基金副总经理转任总经理;1月26日,宝盈基金也发布公告,称总经理汪钦因个人原因辞职;接着是海富通总经理刘颂因个人原因于2月3日离任;此后的2月14日,华润元大基金公告,总经理林瑞源因个人原因离任,孙晔伟将接任总经理职位。
除了总经理之外,基金公司其他高管更换也颇为频繁。2017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华商基金副总经理刘宏、中金基金督察长沈芸、兴银基金副总经理郑泽星和卢银英、大成基金督察长杜鹏、新华基金副总经理林艳芳等离任,且不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
基金经理变更信息则更是密集。中邮风格轮动基金2月21日发布公告,王曼不再担任基金经理一职,不再转任公司其他职务,该基金由邓立新单独管理。长信银利基金也于同日发布公告,基金经理毛楠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转任公司其他职务,该基金由高远单独管理。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月22日,已经有300多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其中多位基金经理离职,其中包括宝盈基金经理彭敢、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吴文哲、融通基金经理刘格菘、信诚基金经理聂炜、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何景风等。
人才高流动性常态化
近几年来,基金行业人才的高流动性趋势越发明显。业内人士分析,公募基金公司变更高管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公司股东方变更,进而更换公司管理层;二是高管转投私募、其他公募基金公司等,比如对于兴全总经理杨东以及华商基金副总经理刘宏的离职,业内揣测他们将投身私募;三是董事会对公司治理和经营业绩不甚满意,引发总经理被动“下课”,这在一些成立较晚或者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中尤为明显。
与此同时,在大资管时代,公募基金公司数目大为扩容,其他资管机构对于高管以投研人才需求也相当旺盛,导致行业人才流动较为频繁。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8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64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2家,保险资管公司1家。且有越来越多的机构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目前共有约40家基金公司等待审批。而名单中,曾经供职公募的私募基金掌门人与外界个人或公司联手重回公募的已有多例。
随着基金公司投研人才的频繁变动,基金经理年轻化趋势越发凸显。根据Choice数据此前统计,公募基金行业共1388名基金经理,按照其工作年限划分:1-2年工作经验的占比最大,达到29%;4年以上占比居次,为26%;2年以内的人数占比达49%,接近半数;三年内的占比65%。数据充分证明,在当下,公募基金业基金经理业内经验偏年轻化。记者 黄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