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日讯!三国中的第四国:辽东公孙氏的兴衰

时间:2023-01-24 18:52:28来源:哔哩哔哩

一 公孙氏政权的建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朝政混乱,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到184年,终于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给与东汉王朝以沉重打击,黄巾起义后,董卓取得政权, 各地地方官及军阀以讨伐董卓之名,纷纷举兵,割据一方,兼并地盘,互相攻打,东汉政权陷入土崩瓦解之中,名存实亡。

在偏远的辽东,局势也不容乐观,随着高句丽等政权的壮大,辽东局势岌岌可危,高句丽蚕食汉朝征服在朝鲜半岛设置的乐浪,玄菟等郡县,对辽东虎视眈眈,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也不时骚扰辽东。在这样的局面下,辽东公孙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0年,公孙度成为辽东太守。公孙度 (?-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出身公孙氏,其家族可能在乐浪,玄菟等地有一定威望,公孙度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建宁二年(169年),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初平元年(190年), 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董卓之乱爆发,中央无暇顾及辽东,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领有辽东,乐浪等地,以辽东襄平为政权中心,甚至一度渡海攻占山东半岛的部分土地,公孙度积极为自己自立为王,营造声势,甚至扬言““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立汉二祖庙,承制设坛墠於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治兵,乘鸾路,九旒,旄头羽骑”,出行使用天子依仗,俨然成为独立王国。初上台的公孙度根基不稳,遭到当地豪族的轻视,为树立权威,公孙度打击豪强,甚至滥杀无辜,《三国志·公孙度传》载: “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余家,郡中震栗。”依靠血腥的屠杀,公孙氏在辽东站稳脚跟。之后,公孙度招募流民开垦荒地,发展经济,“汉末大乱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口”吸引中原人才来到辽东,许多中原名士如邴原、管宁、王烈等避乱辽东,公孙度即以礼待之。《三国志·管宁传》载: “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著名的东吴名将太史慈也曾一度避居辽东,依靠这些中原名士,公孙氏的政权初步建立。 


(相关资料图)

面对高句丽及少数民族鲜卑,乌桓的骚扰,公孙度采取了积极打击的措施。屡次发表攻打高句丽,大掠而还。同时,公孙度又积极对乌桓用兵,将侵入境内的乌桓驱逐出境,为“以夷制夷”公孙度亦采取和亲的方式安抚夫余(亦为东北少数民族 ), “时(高)句丽、鲜卑强,度以夫余在二虏之间,妻以宗女”,为发展经济,公孙度积极展开与周边政权与少数民族的贸易,其贸易网络通过海路,甚至远达倭国(日本),江东,辽东马匹贸易,很早就与江东地区展开。

在公孙度统治的晚年,中原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先是袁绍吞并了占据河北北部幽州的公孙瓒,势力达到辽东,而后,曹操崛起,与袁绍的冲突愈演愈烈,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爆发,袁绍大败,不久病死,袁绍死后,其子袁尚袁熙继续与曹操对抗,为拉拢辽东公孙氏,对抗袁氏兄弟,曹操以天子名义。表奏公孙度为武威将军,永宁侯,公孙度拒绝接受册封,扬言“我王辽东,何永宁也”,将授印丢在一旁,但他也不敢公然得罪曹操,还是上表称谢。建安九年(204),公孙度病死。由子公孙康即位。以弟弟公孙恭继承永宁侯爵位。 

二 与曹魏的蜜月期

面对曹操的威胁,公孙度表现出强硬的对抗态度,在曹操军队席卷河北之时,公孙度甚至准备出兵与曹操对抗,史载,“(建安九年),度谓茂及诸将曰: ‘闻曹公远征,邺无守备,今吾欲 以 步 卒 三 万, 骑 万 匹, 直 指 邺, 谁 能 御之?”然而,公孙度于当年即病死,其阴谋未能得逞,公孙康上台之后,积极改善与曹操的关系,当时,袁绍死后,诸子争立,爆发内战,曹操乘机领军各个击破,先是击杀袁绍长子袁谭,而后大败袁绍的次子三子,袁尚,袁熙,袁尚,袁熙奔乌桓,建安十年(205),曹将张辽率军攻打东莱,将公孙氏任命的东莱太守柳毅驱逐出境,将公孙氏势力驱逐出山东半岛。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率军远征乌桓,偷袭柳城,乌桓猝不及防,大败,单于(首领)蹋顿为张辽阵斩,二袁如丧家之犬,率数千残兵投奔公孙康。

二袁的到来,使得公孙氏与曹操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曹军屯兵柳城,对辽东虎视眈眈,二袁也不甘做公孙康的手下,阴谋颠覆公孙氏政权,尚有勇力,先与熙谋曰:“今到辽东,康必见我,我独为兄手击之,且据其郡,犹可以自广也有人劝说曹操乘机攻打辽东,曹操敏锐地看出二袁与公孙康面和心不和的本质,在郭嘉的建议下(即著名的“郭嘉遗命定辽东”),曹操认为,如果急于对辽东用兵,二袁与公孙康一定会团结起来,共同抵御曹操,如果撤兵,双方反而会自相残杀,《三国志·武帝纪》载: “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 ‘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公孙康心裹也打算捉住袁尚来邀功,就事先在马棚裹面安排了精强勇猛的士兵,然后出来邀请袁尚、袁熙。袁熙心中起疑,不想进去,袁尚强迫他进去,袁熙就同他一道进去。还没来得及坐下,公孙康喝使伏兵捉住他们,让二人坐在结冰的地上。袁尚对公孙康说:“没死的时候,忍受不了寒冷,能给我们坐席吗?”公孙康说:“你的头颅马上就要走万里路,要席子干什么用!”(还蛮幽默的) 于是砍下二人的脑袋送给曹操.以示归顺之意,公孙康向曹操表示臣服,曹操表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标志着辽东公孙氏成为曹操的附庸,双方此后相安无事。

曹操为何不对辽东用兵?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中原尚有曹操的反对势力,特别是荆州刘表刘备等人一直在频繁骚扰,辽东孤悬海外,路途遥远,有辽河天险,进军不易,但也限制了公孙氏向中原的扩张,且公孙康已表达臣服之意,对其的攻打师出无名,不如听之任之,此后,二十年,双方关系较为和睦。公孙康随即将注意力转向高句丽,建安十四年(209),“夏五月”,高句丽故国川王崩,王后“矫先王命,令群臣立延优为王”——即山上王,故国川王弟发歧大怒于是“以兵围王宫”,他虽想与其弟延优争位但得不到国人响应,于是“发歧知难,以妻子奔辽东”,发歧至辽东后向辽东太守公孙度陈述事情原委,欲借兵三万以回国争位。如成功扶持发歧上位便能牢控高句丽,故“公孙度从之”,命子公孙康 引兵攻高句丽。公孙康之军当攻破了高句丽之国都国内城,并对周边邑落进行了毁灭性打击。经此一役,高句丽一蹶不振,数十年未能恢复。公孙氏同时将势力深入朝鲜半岛。东汉末年,公孙康,招募流民,移居朝鲜半岛,分屯有县以南荒地分置带方郡,郡治在带方县。辖境与从前乐浪南部都尉的管区相同。此后,带方郡成为中原王朝在朝鲜半岛重要的统治中心。公孙康统治的二十多年,辽东太平无事。

三 在魏吴之间

魏初,公孙康死,“子晃、渊等皆小,众立公孙康之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魏文帝“遣使拜恭为车骑将军、侯节、封平郭侯;追赠康大司马”,恭送晃至洛阳为质——送质是确切的臣属证据之一。(公孙晃后在公孙渊叛乱后被魏明帝赐自尽)公孙恭的统治时间不长,太和二年 (228),由于“恭病阴消为阉人,劣弱不能治国”(即天阉),“渊胁夺恭位”,将其软禁,公孙康之子公孙渊夺叔父公孙恭之位而自立割据辽东,并派遣使者通告曹魏。太和二年(228),公孙渊得立后,魏明帝“即拜渊杨烈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时,其统有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其地北与夫余(高句丽、鲜卑)相接、东至朝鲜中部地区、西至滦河、南尽海,兵力数万人,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此时,曹魏内部已有大臣看出公孙氏的狼子野心,例如,曹魏重臣刘晔就曾建议

“辽东太守公孙渊夺叔父位,擅自立,遣使表状。晔以为公孙氏汉时所用,遂世官相承,水则由海,陆则阻山,故胡夷绝远难制,而世权日久。今若不诛,后必生患。若怀贰阻兵,然后致诛,于事为难。不如因其新立,有党有仇,先其不意,以兵临之,开设赏募,可不劳师而定也。”

但出于各种原因,时任曹魏皇帝魏明帝曹睿(226-239在位)并未采纳这一建议,反而安抚公孙氏,使得势力强大的公孙渊野心更加膨胀,公孙渊俨然将自己视为魏蜀吴三国中的第四国,一改其父辈对于曹魏的恭顺态度,开始与东吴眉来眼去,自公孙度的时代,辽东即与江南地区展开贸易,特别是马匹贸易,引起曹魏方面的忌惮。黄龙元年 (229) 五月,孙吴“使校尉张刚、管笃之辽东” 这是公孙渊企图摆脱曹魏附庸的初次尝试,次年,孙吴“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海之辽东”公孙渊对此投桃报李,《三国志·公孙度传》载:“(太和七年 233)渊遣使南通孙权,往来赂遗。权遣使张弥、许晏等,将兵万人,赍金玉珍宝,立渊为燕王。”此举在曹魏眼中,无疑形同叛乱,魏明帝大怒,准备举兵攻打辽东,但却遭到众臣反对,只有孙资等少数几个人赞同。“太和末,吴遣将周贺浮海诣辽东,招诱公孙渊。帝欲邀讨之,朝议多以为不可。惟资决行策”著名的陈留王曹植也上表劝谏,他说:

臣伏以辽东负阻之国,势便形固,带以辽海。今轻军远攻,师疲力屈,自有其备,所谓以逸待劳、以饱制饥者也。以臣观之,诚未易攻也。若国家攻而必克,屠襄平之城,悬公孙之首得其地,不足以偿中国之费;虏其民,不足以补三军之失:是我所获不如所丧也。若其不拔,旷日持久,暴师于野,然天时难测,水湿无常,彼我之兵,连于城下,进则有高城深池,无所施其功;退则有归涂不通,道路沮洳。东有待衅之吴,西有伺隙之蜀,吴起东南则荆阳骚动,蜀应西境则雍凉参分。兵不解于外,民罢困于内;促耕不解其饥,疾蚕不救其寒。夫渴而后穿井,饥而后殖种,可以图远,难以应卒也。臣以为当今之务,在于省徭役、薄赋敛、劝农桑。三者既备,然后令伊、管之臣,得施其术;孙、吴之将,得奋其力。若此,则泰平之基可立而待,《康哉》之歌可坐而闻。曾何忧于二敌,何惧于公孙乎?今不恤邦畿之内,而劳神于蛮貊之域,窃为陛下不取也。——《谏伐辽东表》

魏明帝不听,派遣幽州刺史王雄(此人后来派遣刺客刺杀鲜卑首领柯比能)以陆路征讨辽东,青州田豫(此人曾是刘备的好友,在曹魏一直不受信任)自海路自山东进军辽东,但临出发前,明帝反悔,召回出征军士,此次征讨无功而返,虽说如此,但田豫仍然取得了一定战果。他设伏于山东成山角,截击东吴派往辽东返航的船队。大败吴军,击杀东吴周贺。

此次出征,尽管无功而返,但一定程度上确实威慑了公孙渊,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公孙渊也开始思考东吴是否可靠,当次年,东吴派遣使者张弥。许宴等访问辽东时,公孙渊立刻变脸。杀死两人,“渊亦恐权远不可恃,且贪贷物,诱致其使,悉斩送弥、晏等首”并“送其首于魏,没其兵资”孙权大怒,准备亲自渡海征讨辽东,被张昭等人劝止,魏明帝得到东吴使臣的首级,为安抚公孙渊,“拜渊大司马,封乐浪公,持节、领郡如故”,但经此一事。双方关系已经产生难以弥补的裂痕,曹魏对公孙渊的反复无常十分厌恶,对辽东的征伐已经准备就绪。 

四 走向灭亡

公孙渊尽管重新向曹魏称臣,但他本人傲慢无礼,狂妄自大,不把曹魏放在眼里,对曹魏派出的使臣傅容等人肆意侮辱,口出恶言,使得曹魏对公孙渊更加不满,双方关系再次走向破裂。但因诸葛亮和陆逊的北伐,使得曹魏暂时顾不上辽东,到了景初元年(237),诸葛亮已经去世,东吴也暂时停止对曹魏的骚扰,曹魏政权终于腾出手来,准备消灭公孙渊,同年,魏明帝派遣将军幽州刺史毋丘俭讨伐辽东。

“幽州刺史毌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俭行军遂不利”

毋丘俭率军征伐辽东,虽然招抚了一些曾经随袁尚袁熙投奔辽东的乌桓部落,“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王护留等居辽东,率部众随俭内附。己卯,诏辽东将吏士民为渊所胁略不得降者,一切赦之”但因连日暴雨,道路泥泞,补给不畅,被公孙渊打败,不克退还,“(帝)遣幽州刺史毌丘俭率诸军及鲜卑、乌丸,屯辽东南界,玺书征公孙渊。渊发兵反,俭进军讨之,会连雨十日,辽水大涨,诏俭引军还”此战使得公孙渊更加得意。干脆自立为王,自立为燕王,年号“绍汉”,自诩为汉朝正统,设文武百官,给鲜卑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官进爵,令其骚扰曹魏边境,并与东吴孙权结好。到了此时,曹魏与公孙氏政权的关系完全破裂。虽然公孙渊称王,但他既得罪了曹魏,又得罪了孙权,连高句丽和其他少数民族也不买他的账,频繁“抄掠”其边境,其政权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魏明帝积极做好再次进攻的准备,此次出征,以老奸巨猾,鹰视狼顾的司马懿挂帅,率军四万,讨伐公孙渊,公孙渊见司马懿来势汹汹。向东吴求救,东吴孙权恨透了公孙渊的背信弃义,只是虚与委蛇,言辞安慰,不发一兵一卒,公孙渊无奈,只得迎击司马懿,此时公孙渊“遣将军卑衍、杨祚等步骑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余里”,妄图凭借辽河之险屯重兵固守辽隧以逸待劳,消耗远道而来的魏军,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并没有中计,他说;

“贼所以坚壁,欲老吾兵也,今攻之,正堕其计。且贼大众在此,其巢窟空虚;直指襄平,破之必矣。”

司马懿领军直驱襄平,卑衍等惟恐襄平没有守军,连夜赶往襄平增援。行军至首阳山,公孙渊又下令与司马懿决战,卑衍被以逸待劳的司马懿打得大败。司马懿逼近襄平,此时,连日暴雨,辽水暴涨,司马懿因地制宜利用雨季辽河水暴涨进行跨海航运直抵襄平城,“会霖雨三十余日,辽水暴长,运船自辽口径至城下”率军来到襄平城下,将襄平包围,此时,河水暴涨,诸将请求移营,司马懿不许,还斩首了违反军令的都督令史张静,诸军稍安,司马懿按兵不动,团团包围,并不攻打,而是与公孙军对峙,诸将不解司马懿当年进攻孟达为何进军迅速,为何此次按兵不动,司马懿解释道: 

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以四击一,正令半解,犹当为之。是以不计死伤,与粮竞也。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水雨乃尔,功力不设,虽当促之,亦何所为。自发京师,不忧贼攻,但恐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恃雨,故虽饥困,未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

诸将称是,一段时间后,大雨停歇,司马懿“起土山、修橹,为发石连弩射城中”,昼夜攻打,城内经司马懿长期围困,已经断粮,无法抵挡,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守军人心惶惶,许多将领出城投降,司马懿拒绝接受,将投降将领直接推出斩首,公孙渊数次派遣使者请求投降,都被司马懿推出斩首,走投无路。全线溃败,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被魏军追杀,首级送往洛阳示众。魏军破城,司马懿下令屠城,“诛其公卿以下,及兵民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给辽东带来毁灭性破坏,之后“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内迁而还,公孙氏政权至此灭亡。 

五 辽东乱局

司马懿平定辽东,并未给辽东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是一场灾难,由于司马懿的屠杀与内迁政策,辽东及乐浪,带方等地的人口由东汉末年的四十多万锐减至十万,损失四分之三。魏的主要精力放在对抗吴,蜀两国,对辽东无暇顾及。事实上客观坐视高句丽及鲜卑等民族强大,景初中”(公元 237-239 年),魏收二郡后本欲以乐浪统辰韩八国,后因“吏译转有异同”生出误解,韩攻带方。景初三年(239)三月,吴浮海北袭辽东汶、沓,与魏张持和高虑有战,并“虏得男女” 而还。正始三年(242)高句丽臣而复叛,为维护东北安定和解决最后一个隐患,魏于正始四年(243)集兵、正始五年(244)命毌丘俭出讨,一战而破高句丽,正始六年(245)还军。到了西晋年间,崛起的高句丽终于攻破乐浪,带方二郡,此后,中原王朝除唐朝曾短时间控制朝鲜北部之外,再也未能对朝鲜半岛进行直接统治,殊为遗憾。至于辽东,因汉族人口大量内迁,空心化的辽东也逐步被迁入的鲜卑等少数民族占据,最终成为段部鲜卑,宇文鲜卑 慕容鲜卑等鲜卑各部的发源地,这一结果,恐怕是司马懿未能预料到的。 

辽东公孙氏政权,起于乱世,终于三国,统治长达四十多年,虽然主流史家并不将其视为“独立政权”,但无疑,除表面向曹魏称臣之外,其内政军事贸易外交均有较大自主权利,具有相当的独立性,鼎盛时期,拥兵数万,堪称一支强大的力量,三国中的第四国,公孙氏积极经验辽东,朝鲜半岛,引入人才,流民,无疑对辽东的开发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却最终湮没于历史之战,殊为可悲,可叹。 

参考文献

《三国志》

《资治通鉴》

《晋书》

《曹魏征讨辽东公孙氏政权始末》李智裕

《辽东公孙氏政权的兴亡:以其对外政策为视角》陈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学社观点,敬请读者注意。

    ------分隔线----------------------------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