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天下!报考省外大学的学生,用四年经历看清差距,后悔当初没听父母的话

时间:2023-05-09 10:19:15来源:教育桥

高考报考志愿不仅是选择人生走向的机会,也是对高考前拼命学习的交代,考得好、报得好,才能实现高考价值的最大化,但高考影响的远不止是大学,和工作、生活也脱不开关系。


【资料图】

大学志愿报考的机会,是学生通过多年努力和高考得来的,家长更希望学生能考上名校,走上人生的巅峰,而学生们更关注的是, 未来将要到哪个城市读书,是否会有高中同学一起选择?

高中生对外面充满好奇,北方学生想看看南方的江南水乡,南方学生想体验北方的豪爽大气,学生在心中早就有了期待,殊不知多数家长都希望学生留在本省,家长能更好的照顾学生, 但有走进更广阔世界的机会,学生们又怎么放弃呢?选择省外大学的学生更多。

报考省外大学的学生,用四年经历看清差距,后悔当初没听父母的话

报考志愿是影响人生的大事,考生和家长各执一词,都不想退步,很容易出现家庭矛盾,家长希望学生报考省内的大学,学生却迫不及待走出家门,想要感受完全不同的生活, 毕竟高考也是一次光明正大“走出去”的机会。

多数学生认为,只要选择了自己想要的选项,未来一定会努力学习成长,做出一番作为,让家长知道他们错得多离谱,但学生们忽视了,家长的社会经验更丰富, 而学生还在摸索之中,很容易撞到南墙。

佳明的高考经历,让我们看到了选择的重要性,有时候家长作为过来人,其建议确实有可取之处,即 将高考的考生要理性看待,不能一意孤行。

佳明从小在把农村长大,上高中以后到城市学习,见识到了城市的精彩,下定决心考个好大学,体验真正的大城市生活,大城市的薪资高、发展机会多,比小城市要有意思得多, 对高考报考第一次有了想法,想要走出故土,看看其他城市的风采。

高考结束后,身在北方小城市的佳明,不顾家长建议和劝导,直接报考了江苏某高校, 向往着外面的生活,当时父母更希望她报考本地高校。

佳明带着一往无前的决心,踏上了前往南方城市的飞机,但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她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曾经的决心也消失殆尽 ,用四年经历看清了报考省内外大学的差距,对于当初没听父母的话,她有些后悔了。

报考省外大学可能会遇到什么挑战?高考生要提前了解

其实佳明并不是学霸,考上的南方大学只是当地的普本,若是报考省内大学,有学籍优势, 或许能上高一档次的院校,奈何佳明当时被激动冲昏了头脑。

来到大学以后,佳明的寝室只有她一个北方人 ,剩下的几位室友都是本地人,来的时候都有家长送,而佳明只身一人,她有些难过,但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

室友们都是本地人,说话软软的,但下意识会说是当地的方言,佳明经常听不懂,每到周末节假日,室友们都会回家修整一下,佳明由于往返时间长、车票贵, 只能自己守着寝室,到了寒暑假还有抢票难题,拖着行李箱奔波。

气候和饮食也让她适应了好久,每年的梅雨季节都很难熬,万幸即将毕业,她以为她熬出头了, 可室友不是报考当地公务员,就是早就找好了工作,她面临两难。

若是在本地找工作,她学历不太出彩 ,住房和生活都要自己解决,家长难免会担心,更何况本地没有人脉资源,想要找到稳妥的工作也不容易, 但要是回老家的话,将失去在外读书的优势,出了省这所大学也不出名。

不知如何选择的佳明,最后决定回家备考研究生 ,报考老家的院校,有了研究生学历,家里还能帮忙都提供点机会,之后就算在老家考公也是一个机会。

笔者寄语:

相信很多学生都会面临这一抉择,好不容易有选择城市的机会,要不要报考省外的大学? 报考省外的大学有很多优势 ,比如见世面、体验不同的城市风格、锻炼自理能力等,但学生们要谨慎, 通过佳明的经历,也能看出省外大学的劣势。

离家远、气候和生活习惯不同、人脉圈子不足等,还要考虑家庭因素, 考生报考时一定要谨慎选择,报考大学影响深远 ,等到上大学再后悔就晚了。报考省外或省内的大学,各有优劣势,考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可以听听老师和家长的建议。

今日话题: 对于佳明的高考报考经历,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