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后面的大佬是谁
许家印后面的大佬是郑裕彤,恒大上市时,郑裕彤、刘銮雄、张松桥、杨受成等为许家印助威,这些人都是以郑裕彤为圈子的。
之一位,众所周知,就是郑裕彤。
2016年之前,许家印特别仰仗这位喜欢玩扑克牌的超级大佬和他背后的港资圈子。
郑裕彤被香港人“亲切”的称为“彤叔”,当然他还有另一个外号“鲨胆彤”。
郑裕彤与郭得胜家族的新鸿基地产、李兆基的恒基地产以及李嘉诚的长和,并称为香港四大家族。
2008年,恒大之一次在香港IPO失败,又恰逢由美国次贷带来的世界经济危机,遭遇集团史上更大危机。
然而,许家印之所以没成为第二个孙宏斌(孙的顺驰倒闭),就是因为交到关键时刻能出上力的超级大佬。
一切都是人脉。当年,恒大楼盘开盘时经常邀请英皇旗下明星代言,许家印由此结识了英皇主席杨受成。他又将许家印引荐了给新世界主席郑家纯。郑家纯老爹就是郑裕彤。
许老板很急,但郑老板不急。郑老板喜欢打牌,许老板就陪着。
据许家印自己事后说,他在香港的三个月,每个星期都要和郑裕彤吃一两次饭。不管多忙,每个星期他还要到郑家打牌,和郑裕彤锄大地(一种扑克牌玩法),和郑家纯斗地主。
虽然许家印不太会广东话,郑裕彤又不会普通话,但牌桌一支常常是一个通宵。有时牌瘾大,他们夜晚11点才开牌局,一打就是一个通宵。虽然认识仅一年,许家印已和80多岁的郑裕彤形同忘年交。
后来许老板自己说:“恒大暂停IPO后的三个月,我主要的精力都在香港,差不多可以说在那里上班了,瘦了四五斤。”
最终郑裕彤联手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和美林银行,斥资5.06亿美元(约32.4亿元人民币)入股恒大,帮许家印渡过难关。上市前夕,郑裕彤再次认购50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恒大的基础投资者。
恒大上市时,郑裕彤、刘銮雄、张松桥、杨受成等为许家印助威,这些人都是以郑裕彤为圈子的。
就这样,2009年,许家印在郑裕彤的关照下,恒大走出危机,并且成功上市。
但从此,恒大也与郑裕彤的这个香港圈子深度捆绑。
后来,新世界、华人置业、中渝置地等企业,把内地庞大土储出售于恒大,所得资金再以认购恒大高息债尤其是永续债的形式,回流给恒大。
如此操作,这些大佬从内地市场中成功抽身,摇身一变成为恒大背后的隐形股东,而恒大也彻底告别了华南五小虎的角色,它获得了庞大的一二线城市土储,销售规模倍增,顺利跻身中国地产一线梯队序列。
但那超过千亿的永续债规模,带来一个后果:恒大每年很大一部分利润,都要被永续债背后的大佬们分走吃掉,而且持有时间越久,利息成本越高。
跻身房地产上流圈的许家印,终于有资格加入另外一个圈子了——“深圳高尔夫圈”。这个我们后面会细说。
总之,在维护好“香港牌局圈”的同时,许老板已将开始新的布局。2016年,当野蛮人“宝能系”的姚振华进攻万科的关键时刻,恒大许家印及郑裕彤也及时插足。
2016年8月,紧跟着许家印的脚步,郑氏家族入局万科股权之战,新世界御用券商鼎佩证券持有万科H股(万科H股占总股本11.94%)8.84%,算上其他人的份额,可能已拥有远超举牌线的万科股份。
正是在这次宝万之争之中,有郑裕彤撑腰的恒大给万科一记关键的助攻,帮助深铁上位成为万科之一大股东。
如今恒大有难,万科真的无动于衷吗?事实上,万科已经有所行动了,只不过,首先拯救的不是许老板,而是背后的一些大佬。
这就要说到我们今天要说的许家印的第二个超级大贵人了。
好了,到了郑裕彤离场的时间了。
2016年,在最后一次帮完许家印之后,郑裕彤于9月29日晚安详辞世,享年90岁。
郑裕彤去世,“香港牌局圈”失去话事人。许家印掐准时机,推出了分拆恒大地产内地借壳上市的计划,并通过引入千亿规模的战投资金,把永续债给置换了出来。
这样,恒大的利润得以释放,并配合2017年的港股行情,让恒大在市值上也实现了爆炸。
前几天,许老板解释恒大今年为什么会突然 *** 时提到,2017年是恒大最辉煌的一年,负债才5000多亿,但账面上现金3000多亿,加上全国未售货值,那时恒大荷包满满。
他反思说,如果那一年不搞多元化,停下来减负债,那恒大现在非常有钱。但那一年,他最终选择了多元化、加大 *** 、大肆扩张:
从那一年起,每一年的利息支出就超过了1000亿。
但是,此时的许家印,正在为“掌握”了国内财富的密码沾沾自喜呢,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更进一步的机会。
许家印对于进军A股的自信,就来自于他新融入的另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顶级大佬,酷爱打高尔夫球,我们就称他为“高尔夫圈”。这个顶级大佬是谁,我不能说,大家可以自行去搜索。
这个圈子比较知名的大佬,可以说几个,比如中洲的黄光苗、京基的陈华、卓越的李华等,他们成为许家印最新结交的“球友”,日后,许家印为恒大汽车引入巨额战投,其中就不乏这些球友的豪爽身姿。
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的前夕,马云用十个亿叩开了这个圈子的大门,比京东抢先一步,拿下了中国之一张第三方网上药品交易牌照。这就是“阿里健康”这个上市平台的由来。
从香港圈成功抽身的许家印,开始新的征程。2017年8月1日,许家印把恒大地产更名“中国恒大集团”,并从广州迁到深圳粤海街道,开始了新一轮全方位的新布局。
在这场恒大新的财富大跃进中,除了我们知道的苏宁的张老板等一些大佬外,另一个重要的“金主”是——中信。
据 *** 息,早在2017年,中信银行与恒大集团就达成了一个“千亿+”合作计划,双方实行“总对总”合作,中信银行给予恒大集团400亿元综合授信、500亿元地产基金、200亿元多元化并购基金、900亿元内保外贷的额度,总计超过1000亿元的授信额度合作意向。
那时,恒大正在进行回A引战,中信背景的资金在恒大地产1300亿战投中,也占了不少的份额。除此以外,仅是公告了的,当年中信就通过旗下私募投向恒大项目超百亿元。此后,恒大物业的引战、房车宝的引战等融资动作,中信的影子也频频闪现。
但许家印显然高估了这个圈子的能量,尤其对于房企借壳登陆A股这样的宏大目标,牵涉面实在太广,不是简单跑一跑关系就可以实现的。
而且,那位“高尔夫圈”的顶级大佬也于2019年去世了。不过,就算他没去世,可能也帮不上忙了。因为这次国家对房地产的控制之严,决心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就这样,结果众所周知,恒大A股上市折戟,千亿规模的战投资金苦寻退出路径,恒大偿债压力陡增。加之三条红线调控政策压身,危机在2020年下半年全面发酵。
叠加了疫情因素对工程进度与销售回款的影响,最终,资金链脆断,风险于今年全面爆发。
千钧大象从更高处坠落,没有人敢去接,也不可能接得住。
过去的几年,房地产业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好公司也走歪的几年。这让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震怒,早就下定了决心:不管花了多大代价,也要让这个行业破除一条迷信——没有什么是大而不倒的。
国家紧急踩了刹车,却少有王首富那样的“觉悟”。2017年,当首富老王都开始卖卖卖了,但其他的房地产公司依旧全是极度乐观的情绪。很少有人会预料到,脚下的大地已经开始移动,潮水已经褪去。
孙宏斌评价过现在的收并购机会。他说,收并购市场目前是不存在的,因为每家企业都有负债上限,并购势必会导致企业负债总额的上升。甭管你开什么价,是没法收并购的:并购进来500亿债消化不了,并购1000亿债更要死人了。
所以,民营房企这一轮大概率不会再有王首付那样断臂求生的机会了。连久经考验的张生和李生,也卖不动项目,卖掉了本来都溜进个人口袋里的富力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