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打你就还手”背后的育儿盲区

时间:2020-12-29 11:10:20来源:中国妇女报

孩子被打,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打回去。但是,当家长们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有没有考虑过下面这几个问题。

性格温顺的孩子不还手怎么办?

不光是孩子,我们成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被欺负了,一定以牙还牙”。我们需要认可并且允许有一部分孩子就是天生性格善良温顺的。

我小时候外婆带的比较多,孩子们一起玩,打闹时我总是那个“吃亏”的。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我并不在意,但是外婆却很在意。每次看到我被谁推了,她就会拿着扫帚出来赶走那些孩子。然后把我带回家,一个劲地说,你怎么这么没用啊,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还手吗?以后谁敢推你,打你,你就打回去。

一直到大学,我只要遇到社交冲突,压力就很大。后来回想发现,其实我并不是真的害怕冲突,而是害怕自己“软弱无能”形象的出现。

如今回想,才意识到这就是成人对于事情的反馈,转嫁到了我的身上,让我有“受害者心理”。被盖棺定论地认为,我是好欺负的。而成人的评价来源只是因为我被推了没还手。

现实中这样的孩子其实不少的,我见过不少父母着急要求孩子打回去,看上去是在自卫,给孩子撑腰。但当这个孩子就是做不到时,他反而感受到自己的无力感,这份无力已经不仅仅是被其他小朋友打了,而是父母长辈的这个沉重的标签。

打回去后被打得更严重怎么办?

小孩子之间的打闹,打人的孩子都是“对事”,而不是“对人”。我想玩你的玩具,上手打一下;我想先滑滑梯,上手打一下。打完后,那个孩子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孩子打回去,大概率其实就是把“对事”转移到了“对人”。那么接下来孩子被打得更加厉害了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鼓励孩子打回去的初衷是让他们可以保护好自己,那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孩子会困惑,也会害怕,因为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无法保护自己。社交不是割裂的,每一段体验都会影响孩子接下来的社交心态。

孩子由此也爱打人了怎么办?

最后一个情况,就显而易见了。孩子长此以往也养成了爱打人的习惯,只要不顺他心意的,一言不合就上手,反正这是家人告诉他的方法。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多虑了,只要和孩子讲清楚情况就好了,告诉孩子哪些情况可以还手,哪些情况不能打人。理论上来说这挺对的,但学龄前的孩子是不具备“情景解读”能力的。所谓规则内化,就是时刻保持规则的一致性。

善良需要有锋芒

在美国,从幼儿园起就会教孩子区分这三个词:agressive(侵略性)、assertive(坚定的)、passive(消极的)。

孩子从小被教育,要做个善良又坚定的人。我们通常说的“老好人”,其实就是消极的人,不敢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和需要。这才是我们父母更该重视的课题。

善良又坚定,就是我们不需要委屈自己,可以表达自己任何的想法和感受,为自己发声。但要用礼貌的、尊重他人的方式表达,而不要伤害他人的感受或者身体。

教孩子成为一个“坚定的”人,不少幼儿园都会用这样四步。

说出你所看到的,“你推了我,你抢了我的玩具……”

说出你的感受,“你这样做,我很不喜欢……”

说出你的需求,“我要求你立刻道歉,我要求你把玩具还给我……”

如果以上三步没有解决问题,可以先走开保证自己安全,与此同时寻求成人的帮助。因为,孩子被欺负后最关键的是,家长要保护孩子不要陷入“受害者”心理。

身体的伤害都是一时的,但是心理的影响却能一辈子。这些影响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孩子最亲近人的反馈。当我们每天都害怕孩子被欺负,总是在教孩子反击,总是询问或者评价孩子,“今天XX有没有欺负你啊,你有没有保护自己啊”,我们就是在强化孩子的“受害者”心理。

当孩子可以坚定地说出这些话时,他们的心理优势已经回来了,即使没有打回去的反击,他们也已经非常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自己明白也让对方明白什么是对的。

当然,用“打”来反击,并不是绝对不可以。但这应该是孩子掌握了如何捍卫自己权利,懂得如何求助之后,自己对局势的判断做出的选择,而绝对不是父母告诉孩子的必须选项。

我在引导女儿小D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现在告诉她的方法,是否适用于成人世界?即在遇到“不公平待遇”时,能做出有力量的反应:说出事实、说出感受、说出自己的需求、向关键人物求助。现在很多成年人做不到这些,并不是小时候不敢“打回去”,而是从小没有体验过坚定表达自己的立场。

在我们还能影响孩子的时候,多教会他们善良和美好,多教会他们底线和原则,也多教会他们理解和原谅。这三样一起,才是构建一个人的格局,这比“打回去”更加关键。(杰西卡 作者为微信公众号“大J小D”创始人,育儿专家,著有《和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等书。)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