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版推出《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五大问题亟须解决(一)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文。时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导致“小眼镜”越来越多、睡眠时间越来越少等一系列连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朋友,迫切需要一场或若干场及时雨来浇灭这越烧越旺的“课业大火”。《中国青年报》能推出相关讨论,令人拍手称快。
在所有的课业负担中,名目繁多、量大、题目怪难的作业首当其冲。为什么中小学生的作业多到了做不完的程度?为什么一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1”,连续多少天,每天必须写两三页?为什么10以内的加减法,老师要求学生家长每天要出20-30道练习题,让学生翻来覆去地做?为什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午都要做语文、数学两套试卷?
有关学生作业,有太多的“为什么”在等待老师的回答、教育行政部门的回答、家长的回答、学生的回答,甚至社会的回答。在笔者看来,答案归结起来无非一个词——分数或成绩。
作业大多是老师布置的。更多的老师追求的是全班学生的集体优秀。例如,据笔者了解,一个小县城的一所小学,低年级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低于95分,老师就有可能被否定。学生这样的双科成绩也可能是班上倒数几名,家长是要被训的!而有家长倒给笔者的苦水是,这种高高在上的成绩,导致不少的学生一入学,即厌学。再比如这所县城一所知名初中,七年级某个普通班的数学,期末150分的题,平均分竟达到了120多分,其中还包括有两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只有30分左右。试想,这个班的学生刷过了多少题才能取得这样的红色成绩。他们重复完成了多少不该完成的作业?
在教育教学中,谈到考试成绩,有一个概念叫“正态分布”,即统计结果是两头低,中间高的一条曲线。而现在的中小学,有的年级、有的科目,成绩成了高高在上的一条直线。这是极不正常的。这背后究竟有多少不该流的汗水呀!
作为教师本身而言,有着太多的无奈。大多数老师不想违心地那样做。但是,残酷的现实摆在那儿,你不投降,似乎都由不得你。教师真没责任吗?非也。笔者认为,只是教师不愿面对罢了。
其他的都不必多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无力改变别人,更无力改变世界,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那好,就让我们每一个教师从自身做起,从改变自我做起,恰当、科学地设置学生作业。
如何做?端正我们的思想,端正我们的“心”态。把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看看我们每天布置的作业是否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是否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是否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他们完成了我们布置的作业之后,是否有一定休息、玩耍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时间。思考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就一定知道究竟该布置怎样的作业了。
从内心深处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吧。疼他们,爱他们。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着想,为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着想,为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着想,为挖掘他们的潜质着想,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从这个角度出发,不仅仅是布置作业,教育教学中的很多事情都会处理得更加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