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速渗透千行百业,人才缺口如何补足?

时间:2020-07-31 14:56:31来源:南方日报

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下一个十年”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之一,正加速渗透到千行百业,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据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带动中国GDP增加7万亿美元,为全球经济活动创造13万亿美元的收入。

一方面,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普及,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援引机构数据,称国内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在500万人以上。国内缺乏怎样的AI人才?如何快速补齐人才短板?7月27日,华为云举办TechWave人工智能专题日,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世鹏、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总裁贾永利等共同围绕人才培养及其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记者:从国家和城市的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入手,AI可以做些什么?

李世鹏:疫情期间,国家推出有关“新基建”的全新计划,我觉得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事实上,今天中国在面临数字经济转型的时候,非常需要新型基础设施,以及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支持。因此,我们需要建设大量能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基础平台。未来,我们会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建立各类人工智能的平台,并通过这些平台,去赋能交通、机场、气象、交警、医疗、能源等各个领域。

记者:AI如何更好地进入到生产环节中?

贾永利:AI要深入到各行各业当中,决定成败的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是行业决策者应该认识到,AI是能够进入到核心生产和核心应用里的。很多企业看到同行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AI技术,也选择原样照搬,但其实它没有找到企业生产系统最本质、最突出的矛盾。事实上,只有从业者自身才最懂自己所处的行业,他只有找到了自身生产系统内最关键的矛盾点,确认这是不是用AI的手段才能解决,才能真正让AI为企业赋能。

第二,是要找到一个结合点,实现行业知识和AI的结合。在工业等其他相关领域,机理模型是由理论指导的,不是纯靠数据驱动的,是非常确定的。如何将确定的机理模型指导下的算法,和相对灵活的AI算法、数据驱动的算法实现有机配合,从而实现整体精度更高,解释性更强,更可靠,是在行业里落地AI的非常关键的点。

第三,行业要重视关键数据的获取、保护和应用。我们过去历史上的系统都是结果性的数据多,过程的数据少。这是因为我们过去不知道过程数据有什么用,所以都没有采集,或者说有些核心的装备它不给你采集,就没有留这个接口。不过,很多行业其实要想做好AI,首先要解决的正是这些关键数据如何获取到,以及怎么保护好的问题。

记者: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AI人才现状?

李世鹏:教育问题,可能是人工智能行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我们知道,大家常说的人工智能有三个要素:数据、算法跟算力,很少有人会提到人才。但我个人认为,人才的缺口可能才是我们现在整个国家,在人工智能里面的最关键的一点。

记者:AI人才应该怎么来培养?

李世鹏:目前人工智能人才方面,我们至少需要三个层次的人才:

第一个层次,是具有AI思维的管理者。管理者自身必须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拥有AI Thinking,就是AI思维。这样他身为管理者,在去管理、决策的时候,才会联想到目前已有的AI解决方案和工具,才会懂得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恰当、合理地去布局AI。

第二个层次,是AI技术的研究者。相比较管理者,他们在算法上的研究更深一步,对于AI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逐渐摆脱对大数据的过度依赖等的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事实上我认为,是否拥有足够多、足够优秀的AI研究者,也是中国未来能否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过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三个层次,是把行业数据拿到AI平台上解决行业难题的工程人员。这也是我国非常缺乏的一类AI人才。只有工程人员懂得如何把自己行业里面的数据,应用到相应的AI平台上,去解决自身的行业问题。因此在AI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的过程中,这一类人才是不可缺少的,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华为对于AI人才梯队的培养,有怎么样的一些计划?

贾永利:事实上,华为一直践行普惠AI的一个理念,所以针对AI人才培养非常重视。

从2018年开始,华为就提出了AI“沃土计划”,针对高校,还有更广大的开发者,通过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学会AI,让大家更好地去应用AI。

我们希望在5年内,在150所学校能够共同开展AI的一些课程。目前,华为已经联合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哈工大等,今年我估计应该有超过40所学校能够把AI的课开起来。

与此同时,华为公司也充分发挥“全栈”的能力,将芯片、软件基础框架,以及应用开发的程序框架提供给高校,引导高校人才借助华为的工具来编写内容,做研究创新。我们还会与高校共同举行一些比赛,并且针对在AI领域有特长的学生做优招等。

另外更广泛的是,我们也在面向广大开发者做人才培养。比如说我们在华为云上就有针对广大开发者的免费体验的AI的课程和系统,开发者不需要花钱就可以体验一个AI的程序怎么做出来;我们也给会给一些AI的初创公司等等提供AI权益。

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帮助超过100万的开发者真正用得上AI,会用AI。

南方日报记者 许隽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