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有很多的肌腱和肌肉,可以做很多大范围的动作,同时也最容易产生疾病。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筋骨疼痛被称为肩痛。中老年人常有肩部疼痛的困扰,举臂梳头、脱上衣、沐浴等都会有困难,甚至睡觉翻身都会因为肩痛而惊醒。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由于“肩周炎”这个概念在很多人的思想里已经根深蒂固,所以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肩痛就是肩周炎”“忍忍就过去了”,有些人不到医院,而是自行按摩推拿、“爬墙”锻炼,这样的医疗常识误区导致很多患者病情加剧,并且顽固地认为“肩周炎就是治疗不好的”。那么,肩痛的原因就是肩周炎吗?有研究数据表明,真正的肩周炎发病率很低,只占肩痛患者的10%~15%,导致肩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肩袖损伤,其中60岁以上由于肩痛就诊的老年人中,肩袖损伤的比例超过60%。
我们来看以下两个病例:
病例1:苏某,男性,66岁。平时肩部偶有不适,坐公交汽车遇急刹车,拉着拉环的右肩感到不适无力。到医院经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肩袖冈上肌腱断裂。
病例2:金某,女性,50岁。到超市买东西,因左手提重物,感左肩不适,到医院经核磁检查,诊断为肩袖冈上肌腱大部分撕裂。
所谓“肩袖”,是由肩部四块肌肉的肌腱组成的,分别称作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这四块肌肉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像袖套一样包裹着肱骨头,呈袖口状,故而得名,它对肩关节的活动、 稳定起主要作用。肩袖撕裂是肩袖损伤发展到晚期的结果。肩袖中最常见的损伤部位就是冈上肌腱(90%),肩胛下肌腱撕裂少见,冈下肌腱撕裂也很少见,单独小圆肌腱撕裂罕见,但冈上肌腱可合并冈下肌腱或其他肌腱撕裂。
肩袖损伤的发病机制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常见于摔倒时肩部支撑、暴力牵拉、提拉重物;慢性损伤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另外,某些特殊工种,如油漆工、粉刷工等等,以及长期从事业余羽毛球、网球、游泳等需要上肢过顶运动的人群也较多见。
肩袖损伤的病因在医学界尚有不同见解:
撞击学说认为,95%的肌腱断裂是因为撞击引起的。当肩关节外展时,肌腱袖受到喙肩弓的碰撞,发生充血、水肿、变性,导致肌腱断裂。
退变与外伤学说认为,肩袖撕裂最常发生在离冈上肌腱抵止点约1cm处,此区域血供较差,常被认为缺血危险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尤其是冈上肌腱的乏血管区增多,肌纤维坏死断裂,当遇到轻微外伤时,即可出现明显的肌腱断裂。研究表明,除少部分肩袖损伤有急性外伤史,大部分是磨损改变及肌腱退变。肩袖撕裂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的无症状患者约40%患有肩袖全层撕裂,>60岁的无症状患者局部和全层撕裂的患病率均超过60%。
肩袖损伤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急性外伤史、重复性或累积性损伤史;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其中最典型的是颈肩部夜间疼痛以及“过顶位”活动疼痛(即患肢高举过自己头顶),患者十分痛苦,无法患侧卧位,严重影响睡眠。
肩袖损伤的特殊体征主要包括肩坠落试验和疼痛弧征。
肩坠落试验:被动抬高患臂至上举90°~120°,撤除支持后,患臂不能自主支撑而发生臂坠落和疼痛即为阳性。
疼痛弧征:患臂上举60°~120°范围内出现肩前方或肩峰下疼痛即为阳性。
重要的影像学检查:
首先是X线平片检查,它作为肩峰撞击征、肩袖撕裂的辅助检查手段,可显示肩峰形状、肩峰下间隙的距离、肩峰下骨赘及异常钙化等病理改变。
核磁(MR)检查,对于诊断肌腱及软骨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病理解剖的吻合度高。肩袖损伤中的部分撕裂和全层撕裂,以及损伤的撕裂程度,在核磁检查中均可明确诊断,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治疗建议:
肩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自我诊治,以免加重病情。肩痛时,先到医院请医生诊断病因,经过MR检查明确病因诊断后,再进行治疗。
肩袖部分撕裂可以非手术治疗。根据医生的嘱托,休息制动、口服中药或非甾体抗炎药、外用药、封闭、牵引等。
肩袖的全层撕裂为肌腱的连续性中断、撕裂,从关节面延伸到滑囊面。此类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关节镜微创手术技术日趋成熟,其视野开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已经在临床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