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方生物12月10日宣布,公司全资康方赛诺医药有限公司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商务合同和技术协议,拟共建位于翠亨新区的康方湾区科技园智能工厂,打造行业标杆。这是康方湾区科技园落户翠亨新区后的又一重要进展。
康方湾区科技园是翠亨新区项目建设的缩影。翻开2021年招商日历,中山翠亨新区在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上接连取得突破,成为市内产业项目招引和落地热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今年前10月,新区2021年新落户和新动工项目投资额均已突破百亿,其中,动工产业项目16个,新招引落地项目13个,其中包括“未来之门”码头综合体、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文旅生态城等百亿级项目,投资总额超430亿元。目前在谈重点项目超25个,总投资超过560亿元。
作为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处于大建设、大招商阶段的翠亨新区理应最“热”。但招商工作从来都是一个“双向选择”过程,在大湾区强手如林的招商环境下,让翠亨新区异军突围的招商“磁力”从何而来?
“一把手”抓招商
连续两年引来百亿级“巨头”
“起步即攻坚、开局即决战!”这是年初翠亨新区发出的号召。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决战”的“主战场”,攻坚决战态势下,新区招商和项目建设明显提速。
事实上,“新区速度”从去年起就已十分突出,2020年也是翠亨新区项目招引和建设的“丰收年”,工业投资全市排名第一,还实现了百亿级项目“零突破”。
对于翠亨新区而言,今年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多重历史性机遇交织的一年。今年7月,翠亨新区完成经济功能区机构改革,南朗街道正式挂牌,这标志着翠亨新区统筹南朗发展迈入新阶段,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9月,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方案重磅发布,标志着横琴、前海开发开放再提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内外发展新机遇下,乘势追击,再创佳绩,意义重大。
项目不落地,一切等于零。招商一直是翠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牢牢扭住不放。新区对招商工作有多重视?这从新区的招商工作机制就可体现出来。新区坚持“一把手”抓招商,成立以党工委主要领导挂帅的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注重借助“外力”,区招商领导小组联合市直部门、行业专家统筹协调招商工作,引进知名咨询机构开展项目专业评价,提高项目评判能力。
为提升招商工作效率,真正将项目落到实处,新区还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流程,实施“项目首要责任人”制度。在此制度下,责任人需按时、定期汇总汇报项目进度,为决策提供基础情况,责任人也成为招商工作的“探雷针”,实时掌握和反馈招商工作和具体项目落地的难点、堵点,快速解决相应问题。
在进一步优化招商工作机制基础上,新区始终坚持“招大商”。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高端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翠亨新区招商团队重点招引世界500强、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等重点类型项目。
过去五年,翠亨新区招来多个龙头级项目,先后落地华润燃气、中电建、保利长大等体量大、质量高、影响力大和产业带动性强的总部企业项目。截至目前,翠亨新区累计招引落地项目108个,合计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其中百亿级以上项目3个,十亿元以上项目10个。尤为值得关注的是,3个百亿级项目均为近两年引进。
重大项目对于重大平台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华为终端总部项目之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的案例,就是大项目推力的代表案例之一。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将成为翠亨新区起步发展乃至逐浪湾区的“基石”。
服务变革
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
除了制度和机制层面,翠亨新区的招商“磁力”还来自于过细、过硬的服务工作。
项目引得进是招商工作的一方面,企业留得住、做得大则是另一方面。为更精准和近距离服务已落地和已投产企业项目,翠亨新区成立了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是政府服务企业的一线,也是全区营商环境的“窗口”。
项目不动工,一切都是空。推动已落户项目动工是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重点工作,小至项目办证、用水用电、企业员工衣食住行,大至项目用地、租用厂房、增资扩产,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都无微不至。
中德(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孵化中心已于今年6月在新区落地运营,目前已为中山设备制造、家电生产、五金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开展了数字化服务。广东智联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是该中心的运营机构,随着中心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对人才的需求度不断提升。
得知企业由于不熟悉本地人力资源市场,在组建高级工程师队伍存在困难,翠亨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企业牵线,协助企业对接园区内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解了企业的人才之渴。
一些企业和项目的需求更急、更难。今年10月某天晚上,翠亨新区企业服务联络员接到区内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的紧急电话,得知因近期人事变动,该公司营业执照变更办理遇到瓶颈,影响一项大型电厂项目投资,情况“十万火急”。
虽然其时正值周末假期,但知悉情况后,翠亨新区分管领导决定“马上办”,立即组织新区投资促进局协调市场监管部门,利用周六休息时间,火速开展专项服务工作,解企业发展“燃眉之急”。经过20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次日(周六)下午3点以容缺受理方式,赶在期限之前完成企业营业执照变更,帮助企业顺利开展项目投资业务。
为让项目动工动力更足,今年翠亨新区陆续出台了《中山翠亨新区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复工增产的若干措施》《关于联合企业大力倡议厂企和工地人员留在中山过年的工作方案》《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推动企业高质量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山翠亨新区实现经济加速若干政策》(下称《若干政策》)等系列措施,其中《若干政策》最具代表性,新政从鼓励项目提早动工、加快建设、集约用地、工业技术改造、经营增效创收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奖励措施,“真金白银”支持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比如提前动工或提前竣工的项目,每个项目均最高可获300万元奖励。
为让服务更加精准、及时,翠亨新区还开发了“翠政易”政策计算器,发挥“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等技术力量,帮助企业与国家、省、市等企业帮扶政策自动智能匹配,并智能化向企业推荐。结合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实体服务队伍,新区由此形成了“线下人工通知+线上智能化匹配”的项目和企业精准服务模式,以往“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企业在享受政策和服务方面实现不遗漏、不逾期、全覆盖,能享尽享。
在过细过硬的服务工作支撑下,项目建设动能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新区共推动16个产业项目动工,总投资额超百亿。
对标先进
激活新区发展优势
环顾珠江口两岸,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都正全力打造重大发展平台。从南沙自贸片区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各大平台规划和合作区域范畴不断扩大,能级不断提升。翠亨新区作为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拥有被多个重大平台围绕和辐射的天然优势,这是来自外部的天然“磁力”。
与强者同伍,才能“跑”得更快。今年11月,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在调研翠亨新区时强调,新区要率先全面紧紧拥抱深圳。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营商环境、城市建设等,都要全面学习、对标、拥抱深圳、香港及周边先进地区。
对标先进,是翠亨新区激活地区综合发展优势,提升发展能级的必然之举。中山市委市政府对翠亨新区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区将全力打造中山研发创新、高端产业、科技金融、高端人才“四个集聚地”。
围绕“四个集聚地”目标,翠亨新区正多维发力。截至目前,翠亨新区共参与设立或主动发起9只基金,基金总规模约37亿元,用于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和产业发展。此外,翠亨新区正加快吸引高水平金融服务机构落户,建设金融服务集聚区,强化对企业和高端产业的金融支撑。
在招才引智方面,翠亨新区也拿出新招、实招。今年3月,翠亨新区出台《中山翠亨新区关于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人才发展,对突出贡献人才给予最高600万元购房补贴,每年给予100万元贡献奖励,对符合要求的科研团队最高奖励100万元等扶持举措引起广泛关注。今年3月,中山大湾区国际人才港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启动。项目首期将建设一个国际人才服务中心,集聚一批创新创业配套机构,建成一套更加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形成立足翠亨新区和火炬开发区,覆盖中山全域,辐射大湾区的“1+N”人才服务综合集群。项目可为到“港”人才和现有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人才认定评定、奖补发放、需求匹配、项目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在新区内部,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还注重构建已落户企业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协助企业举办专题技术研讨会,协同商会共同组织政企交流座谈会,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开展交流,打造企业“内循环”。
此外,翠亨新区提出对标国内外一流城市建设标准和管理运营理念,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截至目前,翠亨新区东片区“三横三纵”路网和地下综合管廊主架构已基本成型,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也已投入运营。未来,新区还将建设包括西湾外国语学校在内的超过50所学校。随着城市软硬件水平持续提升,宜居宜业的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滨海新城将加快崛起,“天生丽质”的翠亨新区将激活和放大自身优势,招商和引才“磁力”有望持续增强。
翠亨新区2021年招商工作大事记
2月19日
翠亨新区召开节后工作部署会议,强调“起步即攻坚、开局即决战;
6月23日
港澳码头综合体、文旅生态城、中德(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孵化中心同日落户翠亨新区,投资额超380亿元;
7月20日
南朗街道正式挂牌,标志着翠亨新区进入统筹南朗发展元年,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9月8日
港澳码头综合体完成项目备案,公布项目总投资270亿元,将建142栋建筑,地上最高达78层;
1—10月
翠亨新区招引项目总投资额及新动工产业项目投资额双双破百亿,共招引落地项目13个,包括“未来之门”码头综合体、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文旅生态城等百亿级项目2个;
11月4日
中德(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孵化中心项目亮相上海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该项目是西门子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的首个基于MindSphere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孵化平台;
11月10日
460米超高层商业地标建筑北塔综合体完成备案,总投资55亿元,主塔99层,预计2030年落成;
11月11日
翠亨新区发布《广东中山翠亨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社会稳定风险调查征求公众意见的公示》,将翠亨新区划分为东片区(原马鞍岛)、西片区(原南朗),构建“一湾、两轴、两带、四区”的发展格局;
11月26日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十四五”广东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翠亨新区文旅生态城以及榄菊博物馆位列其中;
2020—2021年
新区陆续出台《中山翠亨新区实现经济加速若干政策》等系列扶持企业发展政策,累计发放扶持资金或减免租金等超过600万元。
■记者观察
深中同城化
赋能产业高端化
今年以来,系列重大项目先后落地中山翠亨新区。在今年中山“3·28”签约项目中,名创优品亚太国际总部项目、广东建科建筑大数据创新技术研究院总部、格雅科技园项目、西湾数字经济产业平台项目等,不约而同地聚集在翠亨新区。5月18日,翠亨新区集中推进三宗近2000亩的重大招商项目地块,拟建文旅生态项目、湖畔科创产业园、码头综合体。6月23日,港澳码头综合体、文旅生态城、中德(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孵化中心同日落户翠亨新区。11月10日,翠亨新区北塔综合体完成备案,将打造为460米超高层商业地标建筑……从上述项目中,我们能够捕捉到几个关键词:总部企业、数字经济、科创。透过系列项目的产业类型和规模,我们也可看出新区的产业规划与发展趋势——产业高端化。
事实上,翠亨新区对高端产业的布局早已开始。2019年,翠亨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调整完成,规划的最大变化,就是用地规划和功能片区变化。其中,马鞍岛中北部地区由原来的产业用地为主,调整为以新型产业用地、综合服务、科创研发为主的综合功能区域;另外,创新产业集聚区的东南侧物流—工业混合用地,调整为新型产业用地;先进智能产业区也进行了用地调整,东部沿海的工业用地调整为新型产业用地。
这是在“双区”建设的背景下,翠亨新区在规划层面更新的鲜明体现。按照规划,翠亨新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端服务业以及精密制造等产业为主,自2017年以来,翠亨新区引进上述领域高端产业项目超过30项,投资金额超过700亿元。
与此同时,伶仃洋对岸的深圳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5G、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加码。翠亨新区在规划和产业布局的变化,与深圳同频共振,形成呼应。
数字经济将是深中产业对接的“重头戏”。今年6月,中德(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孵化中心落户翠亨新区。该项目拟构建中德创新中心、智造体验与展示中心、工业互联网学院、智能科创基地,建立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系统平台,对中山市特色产业集群和细分行业开发定制化工业软件,批量赋能大湾区制造业中小企业,助力传统产业集群实现数字化转型。该项目的落地,有望为中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同时也有望促进与深圳前海高端产业实现无缝链接。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曾提出,对接深圳,中山不必囿于“合作区”概念,可尝试用创新的合作模式、理念,通过“云中漫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推进深中同城化。
值得关注的是,翠亨新区今年“3·28”签约项目中,西湾数字经济产业平台项目,其重点就是搭建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载体,引入财税、法律、金融等配套资源,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这一项目的落地,意味着翠亨新区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的力量,实现产业项目与深圳点对点的‘云对接’。数字无边界,随着数字经济技术成熟和系列高端项目落户,深中同城有望在数字经济领域率先实现。(●南方日报记者雷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