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系列改革“组合拳”之后,山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指标迎来了历史性突破。
4月6日,记者从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科技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山东省创发院区域中心”)了解到,2021年,山东共登记技术合同48271项,成交金额2564.92亿元,历史首次突破2500亿元。按照该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设定的到2025年年成交额达到6000亿元的指标,2564.92亿元已经接近上述目标的42%。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技术合同交易额是衡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区域科技创新活跃态势的重要指标。
2月22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外公布的2021年度全国技术合同交易数据显示,山东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金额稳居全国前五。其中,该省输出技术达到48029项,成交额达到2477.79亿元,吸纳技术达到47955项,成交额达到2564.23亿元,输出技术与吸纳技术保持着总体平衡的态势,表明了技术流向的“山东贡献”。
山东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再创新高,背后的支撑因素是什么?
在2月底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波曾表示,针对成果转化不够畅通的问题,将支持省属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加强国家、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引进培育一批高端成熟的技术经理人团队鼓励高校院所探索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布局建设一批中试示范基地推进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实体化运营,打造技术要素市场生态服务体系。
分析2021年度山东省技术合同交易数据,其中蕴含了四大特点。
“技术交易规模与质量呈现双增长态势。”山东省创发院区域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山东技术交易规模居全国第五位,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由去年的2.67%提高到3.09%,增幅达到15.73%;单个合同成交金额翻番,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531.36万元,同比增长101.10%。
“双增长”背后是该省科创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的显著提升。
记者注意到,2021年山东共登记技术开发合同22781项,同比增长31.27%,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44.94%,居各类技术合同首位;共登记技术转让合同5490项,同比增长39.07%,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12.95%。
“双增长”的主角是谁?答案是政府主导下的企业主体发力。
数据显示,企业居于技术交易供需首位,共输出技术成交额2337.57亿元,同比增长29.17%,占输出总额的94.34%;共吸纳技术成交额2080.42亿元,同比增长29.20%,占吸纳总额的81.13%。
山东省共辖16个地级市,区域联动发展特征明显,可分为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以青岛为中心的胶东经济圈、坐落于山东南部的鲁南经济圈。
回望2021年,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依靠技术转移全力推动项目落地。
其中,省会经济圈输出技术合同和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1126.89亿元和1132.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26%和19.57%,占全省输出和吸纳技术成交额比重均超过40%;胶东经济圈技术交易持续活跃,输出技术成交额920.42亿元,吸纳技术成交额853.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10%和17.34%;鲁南经济圈技术供需旺盛,共输出技术430.48亿元,吸纳技术577.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77%和54.64%,增幅均高于全省水平。(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宋金亮 张惠莉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