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政法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护航向海经济 连续五年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区第一

时间:2022-04-20 09:01:36来源:广西日报

2017年4月19日,视察北海时在铁山港公用码头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

经过五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北海市以全区第14位的面积、第13位的人口,创造工业总产值全区第三、财政收入全区第四的突出成绩,连续五年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区第一。

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有北海市两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忠诚护航的身影。2021年,北海市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连续四年被评为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在广西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各市营商环境评估中,连续四年排名全区第一名。

1“走企护商除乱”营造良好司法环境

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2021年不锈钢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利税5.6亿元,同比增长67.64%。今年初,该公司获得通行欧盟市场“护照”,加大产品出口和原燃料进口。“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北海良好的法治环境。”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潘料庭说。

“企业项目发展到哪里,政法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北海政法机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开展“走企护商除乱”行动,全市25个政法单位,“一对一”联系全市7个工业园区和一县三区的所属企业,24小时解决涉企问题。

打通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堵点,就畅通了企业发展的“高架桥”。全市政法机关采取“大数据+脚板”模式,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和法律问题,先后走访企业2253家(次),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25场,收集到企业意见建议2000多条,现场解决1700多条,将企业“问题清单”转变为政法单位的“履职清单”。

“从立案到履行仅60天,就为企业快速追回了工程款2000多万元,节约了我们的诉讼时间和成本。”前不久,北海中院委托诉讼服务中心特邀调解员共同利用网络调解平台,高效化解一件合同纠纷,得到原告代理律师点赞。

将企业“诉讼之累”变“发展之力”,北海市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发挥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化解中心、“法院+工会”等多元解纷品牌效用,整合工会、工商联、市场监管、银行等力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非诉前端。

全面推行“党建+警务+企业(项目)+N”,创建“一企一警”工作机制,“探索“1+3+N”警企共建模式,严厉打击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下好排查“先手棋”,打赢化解“主动战”。

“我们公司虽地处偏远又靠近海边,但公安民警每天都巡逻到厂门口,企业周边的治安良好,感觉特别安心。”信义玻璃(广西)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张明感慨。

2“府院联动”助企业“浴火重生”

2022年2月2日,随着破产管理人将营业执照、公章等资料移交完毕,标志着北海淀粉厂已“浴火重生”。该破产案件的和解协议草案经债权人会议100%表决通过,实现抵押债权人清偿率、职工债权清偿率、税收债权清偿率均达100%、普通债权清偿率高达34.2%,最大化地实现债权人利益。

挽救危困企业,就能为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困境注入发展动能。北海市两级法院启动破产重组程序,推动破产处置“府院联动”,从企业及债权人、职工的最大化利益出发,健全完善破产管理人选任、考核和分级管理机制,成立北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引入28.5万元财政资金解决“无产可破”案件的管理人报酬问题,为疫情影响下的企业提供了“再生之路”,盘活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大棋局”。

法治向人心多一分延伸,群众获得感就多一分。“办理案件绝不是机械操作,要慎诉慎押,防止‘够罪即诉’、‘一诉了之’。”北海市海城区检察院负责人介绍说。

为全方位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北海两级检察院严惩妨害企业管理、强迫交易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监督解决涉企“执行难”问题。持续开展涉非公经济案件立案监督和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对涉民营企业家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做到每案必审,大力推进“挂案”、申诉积案清理行动,纠正涉及民营企业案件“不应当立而立”“应立不立”等突出问题,保障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及时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

“北海公平的制度环境,为我们公司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广西太阳纸业有限公司采购中心木片部总监高建介绍,目前,该公司70%的生产原料依托港口进口,产品销售除了在亚洲还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下一步,公司将发挥港口优势,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性和出口比例。

如今,北海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惠科电子、银基国际滨海旅游度假中心、信义玻璃、太阳纸业、新福兴等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

3优质精准司法服务送到家门口

落地北海市的信义玻璃项目,从洽谈到落地开工只用了4个月;福达冷链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只用了40来天;金融小镇项目一年内的注册落地企业达163家。政法服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了“向海经济”发展。

北海两级政法机关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在全区率先成立“高端服务业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互联网金融巡回法庭工作站”,立足经济开发区等园区、社区设立23个“党建+诉源治理”工作站,搭建集法律咨询、答疑解惑、纠纷排查、调解指导、诉调对接为一体的解纷平台,把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送到“家门口”。选派检察官为挂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的释法解难活动,“法治剧场”“法治书吧”“法律诊所”等平台推陈出新,共建企业法治文化,不断延伸政法服务。

“一册在手,办事不愁!”北海市法学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道,企业和群众只要依据《北海市政法系统服务企业办事指南》按图索骥,一次性准备所需材料,即可顺利将事情办完,有效破解企业“跑前疑惑”。

为培育经济开放的法治沃土,北海市政法机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北海市公安机关精简企业年审程序,将承诺的办结时限压缩85%,“高精尖缺”外国人工作、居留业务办理时限压缩64%;北海法院持续推进繁简分流、速裁速办,2021年审结涉企民商事案件11485件,当场立案率99.68%,平均审理用时比其他民商事案件缩短近30%;北海市检察院推广“一站式绿色服务企业通道”,推动涉企案件先立快审;北海海事法院细化涉企案件审理执行八项司法举措;北海市司法局打造半小时服务圏,提高服务质效。(本报记者李贤通讯员尚永江张西谣)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