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降落在汕头的雨水会经历什么?在汕头大学体育馆的绿色屋顶,植被大量吸收着屋面渗透的雨水,在减少周边发生内涝风险的同时保障着建筑的冬暖夏凉;在安居西路,透水材料铺装增加了地面的透水比例;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管道将雨水传输至人工湖沉淀净化;在海湾湿地公园,雨水湿地削减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减轻排水网负担……
近日,汕头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海绵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会,部署汕头市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南方日报记者从汕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汕头将以点带面全域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重点推进建筑小区、市政道路、公园绿地、河湖水体等不同类型的183个海绵城市项目,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项目。力争通过三年示范期建设,全市40%的建成区完成海绵城市要求这一任务。
提高城市智慧化管控水平
海绵城市,指像海绵一样有弹性——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也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据了解,汕头市、区两级分别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主管部门、责任单位、职能分工,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具体考核指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工作通报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督查考核制度,形成了高效联动的组织架构。
有了工作领导小组,还需配套专业管养机制。记者了解到,汕头通过明确市政设施和河湖水域的日常维护管理的责任单位、责任人、经费来源,下达具体的考核指标,做到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常态化管养。
其中,河湖水域的日常养护工作逐步形成市级指导监督,属地管理考核,专业公司管养维护的水体管控机制;排水管网、泵站日常维护管理由各区城管局负责;治污设施的养护由各权属单位负责,划分清晰、脉络分明。
在后续工作中,汕头将逐步推广“厂网河一体化管理”工作机制,将河道水体、管网泵站、治污设施的管理养护,以流域为单位进行分片打包,统一养护主体,形成集中效应。同时通过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治水模式,用好特区立法权,研究出台《汕头经济特区实施河长制规定》,总结、固化河长制实施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强化河长履职尽责,构建全民监督、全民参与的治水模式,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大数据时代,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可提升城市设施智慧化管控水平。汕头在地下管线摸查造册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并接入数字城管智慧排水平台,以GIS技术为核心,综合运用在线监测技术、模型分析技术、Web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解决了地下排水管网可视化、运行情况日常监控等需求。
城乡一体化全域治理“水”问题
在汕头,道路的净化层使得雨水从进水口经过沙砾、砾石、卵石、土工布得到净化。被涵养净化的水源一般会用于自动喷灌景观和灌溉植物,或是形成生态沟渠,区别于传统排水沟,生态沟在沟底及沟壁上种植净水植物,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能除去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多余的雨水则会通过市政管网排出城市。
在城市的更新建设中,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设、黑臭水体整治、排水防涝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绿地建设均需落实海绵理念。汕头采用“+海绵”和“海绵+”相结合的模式,综合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方式,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强化容灾承载能力。同时,以此统筹用好各类项目补助资金,实现“一钱多用”综合效益。
农村的配套设施较城市相对薄弱,雨污分流建设则是治理的重点,汕头全市自然村的“源头截污、雨污分流”,有效解决了农村片区污水管网不完善、雨污水管网混错接等问题,消除房前屋后沟渠黑臭水体和内涝风险点,做到城乡一体化全域推进解决“水”问题。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也为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着作用,“三清三拆三整治”后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实现了“植绿扩绿”“补绿增绿”“见缝插绿”,因地制宜打造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生态板块,刷新了乡村“颜值”。
划分“责任田”实现系统化治理
记者了解到,根据各地特征,汕头全市划分为了韩江、练江、榕江、南澳四个海绵流域,因地制宜明确各海绵流域的管控指标要求,制定了各项指标的分期达标计划。结合各海绵流域的典型特征和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流域系统化治理方案。
如练江流域通过“三水公用、三水同治”重点解决水资源短缺及水生态退化问题;榕江—韩江西流域以水环境提升和内涝治理工作为主,通过蓝绿灰交融综合施策实现污涝并治;韩江东流域为未来发展区,重点是在新区建设中严格落实指标管控;南澳分区作为海岛,则重点关注尾水利用及水资源保障方面的建设。
据汕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不同阶段各流域的管理方案还不尽相同,目前已出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全过程技术管控制度和标准规范,为各阶段管控流程提供指导,以确保汕头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一盘棋”。(●南方日报记者吴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