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5%,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整县(市、区)制雨污合流管网实现“双清零”。此外,针对常见“城市病”,我省还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开展“城市体检”,推动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和“新城建”试点。
根据《若干措施》,我省将聚力加快绿色低碳城市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将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2025年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大于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5%;推广“窄马路、密路网”,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到2025年新建城市道路600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道路4万公里。同时,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5%,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整县(市、区)制雨污合流管网实现“双清零”,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95%。
针对常见“城市病”,我省还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开展“城市体检”,推动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和“新城建”试点。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智慧化升级,推进智慧社区(村居)建设,2025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建成5000个左右智慧社区(村居)。
绿色建造是城乡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介绍,我省明确,“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建设用地供地方案及建筑规划、建设条件应明确装配式建筑比例等有关要求,并落实到土地使用合同”“推动钢结构住宅建设,新建公共建筑原则上采用钢结构”等。
省财政厅副厅长陈东辉介绍,聚力支持绿色低碳城市建设,2022年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45.95亿元,带动市、县两级预算投入259.13亿元,重点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任务;支持“两清零、一提标”等市政公用建设网重点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激励整县制雨污合流管网清零;深入开展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加快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提升韧性城市效能。支持美丽宜居乡村打造,2022年安排预算资金30.32亿元,落实农村清洁取暖、污水处理、危房改造、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补助政策,加快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全国试点县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建宇 实习生 刘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