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行动不便又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需要社区上门做养老认证人脸识别……”自从当上宁明县城中镇中华社区福仁街一巷“巷道管家”后,这些点点滴滴便是容丽芬的工作日志。
宁明在全区创新推出“巷道管家”模式,以社区巷道为单元,鼓励回社区报到的离退休党员、社区骨干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巷道管家”,带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和谐、和美、和睦的社区“大家庭”。该县曾获评国家级文明乡镇1个,区级文明乡镇3个、文明村7个、文明屯5个,市级文明乡镇5个、文明村11个、文明屯15个。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只有社区和谐和美,整个城市才会更和谐。‘巷道管家’很切合宁明社区治理工作实际,对临街无物管巷道的治理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宁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诗翔说,该县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延伸治理触角,推动“巷道管家”模式管出群众更强的幸福感。
A划“家园”选管家
“巷道里有了管家,各种琐事都有人管,真是太好了。”家住明祥社区明阳小区七巷的许光伦说。
宁明县充分发扬党员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凝聚力强的传统优势,将党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按照“一巷道一管家”的要求,在全县22个社区的195条巷道中设“巷道管家”岗位195个。通过居民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引领52名离退休党员、97名骨干党员、46名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巷道管家”。
通过体贴细致的家庭式关怀和管家式服务,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932多个,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质的提升。
B立“家规”治陋习
“家庭和睦爱为首,尊老爱幼孝当先。多为他人来着想,团结友爱笑开颜。”
这是城中镇中华社区中华西街一巷居民集体讨论通过的《居民公约》简约版,平仄押韵流畅,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为推动各巷道围绕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宁明县推动各巷道制定《居民公约》195份,每份分为全面版与简约版,全面版细化规定、赏罚分明,简约版朗朗上口,易读易背。每份《居民公约》包含遵纪守法、家居整洁、邻里关系等内容10—20条。
各巷道还积极推选党员和乡贤人士成立相关执委会,建立积分制度,将《居民公约》条款转化为可考评量化的指标。每季度结合“爱心超市”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工作,同时社区授予流动红旗并进行红榜通报。今年一季度各巷道共评选出“星级文明户”975户。
C理“家事”促和谐
“我们小区李婶因患乳腺癌,需要20几万元治疗费,希望乡亲们积极为她捐款。”为了帮助李婶渡过难关,北江乡北江社区“巷道管家”在巷道微信群里发出捐款倡议。倡议发出后,不到两天时间,乡邻们便筹集了近万元款项。
按照“民众有所呼,‘管家’有所应;民众有所求,‘管家’有所为”的原则要求,推动各巷道建立“一日两巡三到四勤五心”工作机制。一日两巡即每天至少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巷道巡查两次;三到即辖区有发生突发事件必到、居民有困难意外必到、邻里有矛盾纠纷必到;四勤即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勤于动嘴,勤于动腿;五心即党建聚心、治理贴心、服务暖心、管理用心、沟通真心。有效推动各“巷道管家”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今年一季度,全县各“巷道管家”累计为居民办实事好事932余件。
D扫“家门”树形象
“万叔,您家门前那堆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啊,放着影响乡邻来往。”早上巡逻的“巷道管家”黄绍南见到万国阳家门口堆着一堆建筑垃圾,立马敲开他家的门。
清理完成后,老万马上电话跟黄绍南报告。
宁明将巷道内脏、乱、差问题治理作为“巷道管家”的重点工作,通过线上曝光和线下治理,推动各“巷道管家”既当监督哨又做宣传员。结合“一日两巡三到四勤五心”工作机制,推动各“巷道管家”利用闲暇时间戴上袖章在巷道内巡逻,督促居民整治自家门前的脏、乱、差问题31个。
对多次督促仍不整改的住户,通过手机拍照传到巷道微信群进行曝光,同时由《居民公约》执委会出面协调解决,取消该户当季度的星级评选资格。今年以来,各巷道共曝光住户门前脏、乱、差问题43个,有关《居民公约》执委会出面协调解决问题17个。(本报记者管林华通讯员陆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