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迎接黄金内湾新机遇 加速珠江口各城市跨域合作

时间:2022-06-21 07:54:58来源:南方日报

伶仃洋畔,珠江潮起。

珠江口东岸,位于“A”字形几何中心的滨海湾新区,林立的塔吊、奔涌的浪潮,讲述着东莞高水开放的新故事。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一体化水,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

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坐拥区位、产业、交通、人才、科创、营商环境等叠加优势的新晋“双万”城市东莞,在打造“黄金内湾”中将肩负起怎样的新使命和新担当?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黄金内湾’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所发挥的经济引擎、产业枢纽、科技中心、要素高地等功能仍将得到巩固和增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院长杨永聪认为,“黄金内湾”的提出,为包括东莞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建设统一大市场、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创造了全新的契机。

互联互通

东西两岸加速高效流动

经过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振海路,一栋栋蓝白相间的建筑群格外引人注目。这是OPPO全球算力中心项目,共建设4栋中心机房和1栋研发综合楼,A栋中心机房即将进入竣工验收。不远处,智能制造厂房主体结构即将封顶,其配套宿舍正在推进装修,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今年新区将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和现代服务业三个方向,规划建设三大新兴产业基地,同时聚焦大型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叶庆祥介绍说,年来,滨海湾进一步聚焦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和招引,目前在建省市重大项目就有19个。

毗邻港澳,连接穗深,滨海湾新区占据着黄金联络节点,区位优势独特。

以滨海湾新区为中心点观察,在珠江口沿岸,十多年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佛山三龙湾、中山翠亨新区等相继诞生并落地建设,珠江口沿岸已成引领广东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主引擎。

同时,港珠澳大桥、珠三角城际轻轨、南沙大桥、沿江高速公路的建成使珠三角核心城市圈一体化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更为便捷。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是产业发展和空间拓展的重要支撑。环顾整个黄金内湾,构建更加高效的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网络,正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狮子洋通道项目主桥及大跨钢桁梁桥初步设计日前通过评审。狮子洋通道位于南沙大桥与虎门大桥之间,上下层终点都位于滨海湾片区,这将进一步强化滨海湾新区与南沙自贸片区的互联互通,为双方融合发展的路径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深入推进实施,过去因交通阻隔而隔离的珠江东西两岸,如今正由一座座跨海通道凝聚在一起,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城轨站点、客运港口……彻底改写大湾区城市的时空连结。

面对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带来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东莞“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在城市空间上,东莞将拓展滨海湾新区、东莞港、新沙南粮油加工基地等区域高品质发展空间,加快港口资源整合、跨江通道建设和沿海岸线环境品质提升,推动珠江东西两岸互联互通,打造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此,东莞正在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透露,东莞将全力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推动佛莞城际、中南虎城际、深惠城际、常至龙华城际等湾区主要城际轨道建设,完善东莞与广深惠跨市路网对接,形成“五纵五横五连”高速路网格局,加快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海堤路—滨江大道、麻涌东江大桥等关键跨市廊道建设;畅通国际综合航运网络,拓展完善东莞港“湾区快线”,打造东莞—深圳、东莞—广州组合港,推进香港—东莞国际空港中心项目建设,推动跨境货物海空高效联运,将东莞港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关键货运支撑港。

有区域发展研究学者认为,伴随着“黄金内湾”的实施建设,内湾城市圈“硬联通”将进一步提升,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更为便捷,珠江口城市群将在新时代进行新的演化、整合和重新定型。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年,大湾区的发展重心有望进一步向“黄金内湾”聚拢,作为珠江东岸连接广州、深圳两座超级城市的东莞,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城市能级也将进一步扩展。

融合发展

加速珠江口各城市跨域合作

“6·18”电商大促期间,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内一派繁忙景象。货物在保税区能够实现24小时办结通关手续,包裹当天申报当天出区。

“得益于综保区管委会的支持和帮助,从5月31日到6月20日,输出订单超过110万单。”东莞市星诚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关务经理朱忠灿说。

虎门港综合保税区是串联起广东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的枢纽之一。正式封关运作两年来,虎门港综保区累计进出区货值达3250亿元,进驻综保区的企业目前已达33家,辐射服务全球超过4000家先进制造企业,涉及华为、三星、OPPO、vivo等行业巨头。

向海图强,向海而兴。以虎门港综保区为代表的区域产业亮点频出,成为“黄金内湾”经济持续蓬勃发展的底气所在。

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经济学研究员朱名宏看来,“黄金内湾”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一定程度上“黄金内湾”的发展质量、开放水决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质量和水,“黄金内湾”将为大湾区加载内生动力。

6月14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在国家战略的加持下,南沙迎来了新定位、新使命、新担当、新机遇,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全新动力。南沙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的时代机遇,南沙将以更大魄力更高起点推进改革开放,提升国际航运贸易枢纽能级,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节点。

在“黄金内湾”的另一侧,作为深珠合作的“桥头堡”,珠海高新区正积极对接深中通道至珠海连接线、深珠城际铁路(伶仃洋通道),全力确保深中通道连接线2024年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努力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中乘势而上、赢得先机。

用好台优势,在制度创新上勇当尖兵。在东莞,滨海湾则正谋取与深圳前海深度协同、推进深莞深度融合,着力推动高水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复制推广功能区统筹试点经验3个集成型改革,争创国家高新区、与前海合作区等共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更高能级台。

先行一步

下好先手棋抢占发展新机遇

在道滘镇大岭丫村,一个规划总面积超5.3公顷的“工改工”项目——新稳智能装备制造项目,于期启动建设,预计到年底,项目大楼有望全面封顶。新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显著提升乡村面貌,还将加速集聚优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助推村组集体产业及经济加速转型。

东莞水乡地区因紧邻珠江口东岸,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有望在“黄金内湾”中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道滘镇作为东莞水乡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积极下好先手棋,积极参与到“黄金内湾”的建设中。

“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必将使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这让我们倍感振奋!”参加完省党代会回到东莞工作的省党代表、道滘镇委书记治马不停蹄又投入到稳增长攻坚的企业服务当中,他表示,道滘将主动承担起共建“黄金内湾”的重任,以更大魄力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在曾治看来,东莞地处“黄金内湾”的核心区域,道滘镇则地处“沿海中的沿海”“内湾中的内湾”,无论从地理几何位置还是城市交通节点上看,融入新一轮广深双城联动和“黄金内湾”发展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眼下,道滘镇正把城市拓空间作为抢抓“黄金内湾”新机遇的关键一招,以优质空间拓展和聚焦产业、人才等高质量发展的优质服务,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市层面来看,东莞市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加快中心城区—厚街—虎门—滨海湾新区的现代服务廊道,以及滨海湾新区—长安—大岭山—松山湖的先进制造廊道建设,增强三个中心的联系紧密度,引导优质资源和重大项目集聚布局,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脊梁。

滨海湾新区作为东莞市重点建设的战略台,被赋予“对接港澳、联动前海,大力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的重大使命,锚定高端电子信息产业、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的“1+2+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

当前,滨海湾新区已动工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超过100亿元,签订一批产业项目框架协议投资额超3000亿元,在建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交椅湾“五纵一横”路网拉开“城市骨架”,青创广场、东宝公园、滨海驿站等景点串珠成链,OPPO、vivo、正中等产业项目建设奋战正酣,昔日滩涂荒地,已然崛起为滨海魅力新城。

在滨海湾新区隔壁,毗邻深圳宝安的产业重镇长安同样“成竹在胸”。沙头TOD项目、厦边TOD项目腾挪出的超1850亩土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空间。长安正在狠抓产业链和创新链布局,在千亿级电子信息、五百亿级五金模具、百亿级智能视觉、新能源汽车、大健康产业的带动下,大力建设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湾区智能制造中心,高标准建设的城市南部副中心雏形正在显现,为参与共建“黄金内湾”奠定基础。

从京九铁路进入东莞东部,面积达776亩的“香港城”项目则正以常火车站为中心加快推进,核心区及配套区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征拆工作已完成超97%。未来,香港的资金、人才、技术、公共服务等将借助这个台快速导入东莞。

莞深交界,巍峨山下,为支持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优势发展,东莞市提供松山湖科学城核心地块用于校园建设。对标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香港城市大学将为东莞吸引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一座集大科学装置、高水院校、重大创新台、全球领军企业、海内外优秀人才于一身的国际一流科学城,正在加速崛起。

危机并行

押宝科创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东莞珠江沿岸经济强镇密布,拥有长安强劲电子信息产业、虎门电子信息和商贸、厚街家居会展、沙田及麻涌临港产业等多个特色化传统产业集群,并拥有综合保税区、东莞港—香港机场国际空港中心,产业配套服务强劲,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大手笔布局,更是让这座先进制造之都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日,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一期工程设计项目开标。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建民团队的设计方案成功中标,以“生态共生的知识岛屿,多元聚合的创新链条”为理念规划大学的建设。

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占地面积约2100亩,一期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6.9万方米,计划于2023年开始动工建设。校区位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区域,创新资源丰富,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快速变化、支撑和引领大湾区科创发展的高端人才,助力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人才高地和创新资源集聚地。

科创资源的导入,为东莞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东莞有望后来居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科创发展新优势。

目前,依托大湾区大学的建设,威远未来科技岛的谋划也提上日程。滨海湾将以大湾区大学科技园规划深化研究为主线,按照大学科技园+生命健康产业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一园两基地”空间布局,加快推动启动区规划建设。

大湾区大学科技园将被打造为未来科技产业创新高地、一流科学家和创业者的创新乐园。依托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滨海湾将出台扶持政策,加快引进一批数字经济代表企业。

随着“黄金内湾”建设的深入,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层层壁垒将被逐一打破,边界也会慢慢变得模糊。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表示,“黄金内湾”将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城市群产业合作将更加广泛,东莞产业将得到空间拓展、产业链拓展和场景应用拓展,而深圳拓宽延长产业链、创新链,东莞将很好地承接并与之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广深港高铁等重大交通设施建成,深中通道、深江铁路、佛莞城际等工程加速推进,珠江口城市群正加速“融合”成为一座城。对于优质项目和人才团队而言,最终都会用对自身发展最优的行动选择,给各城市的未来发展投票。在此过程中,作为通道城市的东莞,原有区位优势将发生深刻变化。

“‘黄金内湾’将使得众多此前沿海边缘地区变为发展前沿地带,只有在发展定位上进行战略调整转身,才能把握机遇吸引更高端的要素注入。”广东省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表示,这意味着东莞要不断强化城市的综合功能,才能发挥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享受溢出效应,杜绝虹吸效应。

东莞“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深度融合、一体联动”,高水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在产业互补方面,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成为深圳资源要素溢出的承载地和高端制造的协同区,协同深圳、惠州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届时,在大湾区城市的竞合中,东莞完整的产业制造基础和强大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将得到发挥,密切连接深圳、广州两大都市圈的东莞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采写:何明强吴碧彤张珊珊)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