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广州召开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提出坚持守正创新实施“八大行动”,加快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承千年文脉、纳四海新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想会干的精神品质和开放包容、务实实干、团结奋进的品格。
近年来,广州文化改革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扎实成效,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永庆坊里,岭南非遗聚集成片,非遗传承人携传统技艺走入社区、走进学校;在社区、公园、校园,一个个公共阅读空间让阅读和知识触手可及;广州原创动漫游戏IP在全球闯出知名度,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的文化“使团”……
迈上新征程,广州将聚焦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持续打响“四大文化”品牌,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强基固本、守正创新,不断开创文化强市的新局面,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和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加快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担起广州责任,展现广州作为。
强根铸魂立志聚力
千载繁荣引人文荟萃。由北向南,广州市城市传统轴线贯通云山珠水,2000多年不移,独具魅力的岭南文化在此孕育传播、绵延不绝。
英雄辈出赓续红色血脉。自西向东,广州起义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旧址纪念馆等红色遗址,铭记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红色风云。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有了文化,城市才有了底蕴、灵性和气质,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为城市的发展壮大、生生不息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人文积淀是广州作为老城市的底蕴所在、魅力所在。
风云激荡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融通中外的海丝文化、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共同塑造了广州历久弥新、生猛鲜活的文化精神,成为广州最具张力和韧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赋予了这座城市激昂奋进、奔腾磅礴的精神力量。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馈赠,也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信心所在。
读懂广州,首先要从读懂广州的文化开始。只有看清城市文化的脉络,才能守住城市建设的底线,真正做到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步入“千年城脉、广府商街”北京路,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老字号聚集、广府美食连片、非遗街区开街,连续多个周末举办的青年创意集市,让历史文化底蕴与潮流活力在此碰撞相融,带旺老街烟火气。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后,场馆配套升级、珍贵手稿史料展出、科技展陈投入,让一年30万人次走进这里接受红色洗礼。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立志聚力,《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发展规划》正在加快落地,广州对红色文化主题区域连片规划保护、活化提升,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文旅资源,丰富产品供给,让红色基因渗入血脉、深入灵魂。
云山珠水、骑楼连廊、老火靓汤、迎春花市,一张张岭南特色鲜明的城市名片正代表广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行动为岭南文化赋能,为文化强市立基固本,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融入中华文化大美。
引领探索立业兴业
元宇宙艺术馆以VR技术展岭南非遗文化魅力,广州原创动漫IP携潮玩周边亮相,优质粤版内容产品提供融合阅读体验……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广州文化企业表现亮眼。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基因直接影响发展质量。文化优势和经济优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商贸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州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
迈上新征程,广州深刻把握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营商宜商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及对产业链向价值链跃升的牵引作用,力争在全球的城市竞争中走在前列。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试验区建设,广州努力在文化领域的基础性、创新性、引领性改革上做出积极探索。
广州文化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将带来更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做大做强广州文化发展集团,打造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文旅投资运营“旗舰”,培育壮大民营龙头文化企业,打造“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群……更完善的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已然在途。
广州是锐意创新、勇立潮头的改革前沿。“饮头啖汤”的广州人有着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神特质。创新基因孕育着无限机遇和可能。
跨界、转型,广州文化产业展现出同样具备开拓进取特质的发展趋势。数字赋能文化产业,5G、超高清、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落地,数字创意、数据娱乐、超高清视频、元宇宙等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企业、文化消费模式在这里培育壮大。
聚合爆发更强劲动力。串珠成链,完善的产业链和齐全的产业门类为文化创意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产业空间统筹布局、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活化利用,文交会等文化贸易展会为文化高端要素聚集、碰撞创新活力打造平台和生态。
这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大力激发文化产业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广州将在全省率先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以更壮大的文化产业为高质量发展立业兴业。
服务为民文化惠民
凤凰山麓、流溪河畔,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文沁阁”落成,构筑中华版本的传世殿堂;海珠湖畔,庭院与建筑共生的广州文化馆新馆开放在即。
场馆是为群众提供丰富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载体。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南汉二陵博物馆建成开放,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项目稳步推进,广州博物馆新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新馆立项建设被载入蓝图。
一批又一批的文化地标规划、建成、开放,社区公共文化场所配套和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健全,形成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
《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提出,到2026年,广州全市将建成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3000座。其中,新建馆舍选址在征求公众意见、科学考量城市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将适当向城乡接合部和远郊区县倾斜,以补齐薄弱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短板。
随着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广州的文化供给不仅解决量上“有没有、够不够”,更着力解决“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不久前,“羊城之夏”2022广州市民文化季拉开序幕,历经数十年建设,“羊城之夏”活动的艺术品类越来越多,参与者范围越来越广,艺术形式也更为丰富。
精心办好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民俗文化“一区一品”、“名家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逐步将广州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演艺中心。
文化创新创意赋能美好生活。更多扎根本土、深植时代的文艺精品力作让广州群众文化与时代脉搏共振,一展广州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今年,广州5部文艺作品参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18个作品入选2022年省“五个一工程”评选名单,占全省近三成。
文化惠民为社会立智润人,广州将深化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让市民群众享有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激发卓越自信的城市文化活力,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门户,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的中心功能,广州勇担重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把握文化强市建设正确方向
立德明德
塑文明之城
“我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我们都是平平凡凡的人,但我想只要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人生就充满了意义。”11年时间,全国道德模范赖宣治用一根跳绳,带领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的学生从乡村小学一步步跳上国际舞台,跳出了36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11项世界跳绳纪录,赢得近千枚奖牌。
立法规、办教育、树典型、抓创建、严整治,近年来,广州市始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推动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弘扬时代新风,选树典型模范。像赖宣治这样的平凡英雄,在广州不断涌现: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487人次获评“中国好人”“广东好人”,25人次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全市共282人次荣获全国、省、市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成绩背后,是广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恒心与决心。
上个月,2022年第二季度27名“广州好人”名单出炉。有自费定制寻亲胶带的发起人,有无偿捐赠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马拉松达人,也有悉心照顾瘫痪丈夫24载的小学老师……
文化育人,润物无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个先进楷模传递着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塑造了广州市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羊城先锋”“广州街坊”……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志愿品牌聚集起守护广州的民间力量。在广州这座“志愿之城”,400多万实名注册志愿者贡献了超过1.4亿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见贤思齐,在紧急关头,总有身边的普通人挺身而出、伸出援手。
“李先生降压药快吃完了,谁能接单?”“有住户反映需要购买一瓶酱油,谁可以去帮忙?”……今年4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白云区同德街侨德社区侨德家园防疫服务队队长缪少美奔忙在为社区居民购买物资的路途上。
“请问这里还招志愿者吗?我可以!”在广州番禺化龙镇眉山村核酸检测点,1.8米高的健壮小伙代毅在做完核酸后,决定留下来成为一名志愿者。
社会文明为城市提供至关重要的发展保障。英雄之城是由一个又一个普通市民共同铸造的,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这是最好的城市形象展示,也是最好的营商宜商环境。( 撰文:郑慧梓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