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重点帮扶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全面建成 “一站一策”突出地方特色

时间:2022-10-27 09:05:15来源:南方日报

“茶苗叶子变黄,怎么办?”“灌渠水位太高,导致烂根了。”在饶县新塘镇的单丛茶种苗繁育基地,潮州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勤正与茶农进行交流。面对茶农的“问诊”,他看了看灌渠,一下子就抓住问题所在。

新塘镇拥有4000亩单丛茶种苗繁育基地,培育的种苗共60多种。今年6月底,新塘镇建成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把专家请到田间地头,给当地茶农帮了大忙。

聚焦为乡村振兴积蓄人才动能,年来饶县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目前已完成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优化升级,以及14个重点帮扶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全覆盖建设。借助人才驿站这个台,饶正汇聚各类人才,为乡村振兴打造“智慧引擎”。

“一站一策”突出地方特色

走进饶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明亮的环境、齐全的设备令人眼前一亮。驿站内,一站式服务窗口、人才工作展示区、专家交流洽谈室、多功能会议室、人才帮扶工作室一应俱全。驿站还配有专职工作人员,为人才提供服务。

“柔引才的台、信息发布的窗口、交流对接的纽带、休闲疗养的基地,是人才驿站的功能定位。”饶县人社局二级主任科员陈少玲说,人才驿站按照有活动场地、有工作人员、有服务能力、有运营制度、有工作计划、有鲜明形象的“六有”要求进行建设,致力为乡村振兴人才提供交流、资源共享及低成本办公场所,为乡村振兴引才、聚才、育才并提供相关服务。

驿站有了硬件,也要有“软件”。饶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配套建设了专家人才信息库,首批入选的县域外专家共有38人、县域内专家64人。其中,域外专家要求职称在副高以上。陈少玲介绍,这些专家都是根据饶县域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由各个部门推荐引进的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其中茶叶、文旅、水产等产业的人才较多。

在完成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的同时,饶还在14个重点帮扶镇全面建成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鼓励具备条件的其他镇积极建设人才驿站,并制定了《饶县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指引》。同时,扩展人才驿站服务载体,以无穷食品有限公司博士博士后工作站、县创业孵化基地等单位为“人才驿站服务基地”,县、镇、企三级乡村振兴创新服务联盟已初步成形。

陈少玲介绍,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紧密结合,由各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担任站长,组织驻镇帮扶工作队的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金融助理等成员入驻驿站,常态化开展工作。各镇还建立服务专员制度,配备驻站专家。目前,各重点帮扶镇驿站收纳各类乡村人才就有538人。

在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时,各镇注重“一站一策”模式,立足本地实际及特色,突出资源和区位优势,与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相融合。高堂镇将人才驿站设立在驻镇工作队办公地点,便于围绕该镇狮头鹅、高堂菜脯等特色产业开展相关工作。新塘镇由于场地有限,则灵活安排。在选址建设驿站之外,还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在镇党校设立驿站培训室,在镇外民宿设立驿站专家接待点,既符合当地实际又满足功能需求。

要让专家专心、安心为当地服务,提升保障能力、优化人才服务尤为重要。据介绍,县域外专家入驻各级驿站期间,县、镇将免费提供交通食宿、参观考察、洽谈对接、政策咨询和生活保障服务,协调解决人才引进和智力服务过程中的困难。而对于已落户该县的专家,则通过一站式服务窗口解决其户口、子女读书等需求。

“一引一育”服务产业发展

借力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台,饶各个镇在引、育、用等各个环节持续发力,以“才力”服务产业发展。

“在建成人才驿站后,我们很快引进了3名域外专家,针对单丛茶茶苗繁育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进行调研。”新塘镇党委书记林吉东说,新塘镇育苗主体主要是农户和企业,在种苗繁育技术上,由于经验和管理方式的差异,不同主体的育苗成活率不尽相同。此外,农田沟渠分布以及育苗设备参差不齐,导致育苗存在“看天吃饭”等问题。

解题的契机,在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特派员方开星博士一行的到来。在为期数日的调研结束后,团队根据新塘镇目前种苗繁育形势,帮助该镇制定了促进单丛茶种苗繁育产业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提出短期目标应聚焦于硬件设施提升、加强技术理论培训和实地扦插培训,逐步推动企业和农户形成行业统一标准。

而潮州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勤在来到新塘镇后,则以“理论指导+茶园课堂”的方式,与茶农一起走进茶苗基地,为他们讲解茶苗培育的技术特点、管理重点,现场指出茶苗培育过程中的不足,就地取材讲解茶树、茶苗的田间管理和灌溉特点。“专家的到来,为我们做大做强茶苗繁育产业提供了智力支撑。”林吉东感叹。

像新塘镇这样通过引进专家力量赋能当地产业发展的,还有上饶镇。该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进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潮菜烹饪与旅酒管理系相关专家,围绕茂芝会议旧址、永善村“红色村”等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红色资源开发、旅游品牌推广等。

一手抓引才,一手抓育才。在引进外部人才提升当地产业发展水的同时,各镇也通过开展常态化系统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致富本领。

期,海山镇水产养殖户迎来了一场期盼已久的技术知识“及时雨”。在中山市南头镇组团驻海山镇帮扶工作队的邀请下,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汕头综合试验站站长、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陈伟洲教授来到该镇,为养殖户作海水养殖技术培训暨鱼虾蟹贝藻扩繁与养殖培训。并就今年海山紫菜的出苗、采收时间及养殖计划等,与当地养殖户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

“我家已有10多年的紫菜养殖经验,但我们大多都是通过父辈口口相传学。这次培训我学到更多新的养殖技术知识,让我对养好紫菜、提升海山紫菜品质和产量有了更多的信心。”一位紫菜养殖户学员说。

在加强培训的过程中,各镇致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精勤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农业创业创新带头人。浮山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就通过挖掘本土农业创业创新带头人王大春,以其创办的飘香狮头鹅改良场作为驿站实训基地,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培养狮头鹅科学养殖及供销渠道建设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南方日报记者杨可 通讯员谢名恒郑忻)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