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到离谱的新闻,为什么总是有人信?

时间:2020-07-30 12:37:10来源:科技日报

从以往到现在,假新闻问题备受关注。从媒体对该问题的广泛报道,到政府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都一再显示了消除假新闻的决心。但事实上,假新闻一直屡禁不止。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人用5G基站传播病毒”“新冠病毒为人造”等假新闻也曾风靡一时,引发群体性的混乱与恐慌。

假新闻一经发布就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但为什么如此错漏百出的假新闻,也可以传播得如此之快?人们为什么总爱看假新闻呢?这就要从人的心理学规律说起了。

合取谬误让我们容易被假新闻欺骗。合取谬误指出,如果虚假的故事是精心编纂的且富有细节,那么我们就更容易相信假消息。一则消息里包含的细节越多,就越是令人感觉合理可信,尽管实际上这事的可能性变得更小了。

比如,想象一位虚构的女士叫做琳达,琳达今年31岁,单身未婚,性格直爽,聪明智慧,主修哲学。学生时代,她特别关注性别歧视和社会正义问题,并积极参与反核示威活动。

下面两个选项哪个更有可能是准确的描述?1.琳达是一名银行出纳员。2.琳达是一名积极参加女权主义运动的银行出纳员。

第二条听起来似乎更可信,因为它的内容与背景介绍一致,使得整个故事看起来更连贯充实。尽管如此,但其实第一条发生的概率更高。原因很简单:第一条的情况是包含第二条的。

当两件事情可以单独或联合发生时,两件事情联合发生的概率不可能高于任何一件事情单独发生的概率。这个简单道理谁都懂,但是在看新闻时,人们总是本能地认为具有更多细节的事情发生率更高。

立场也会影响我们对新闻的判断。美国《石板》杂志做过一项实验,向读者展示真实事件的照片以及5张随机选择的伪造照片。结果发现,平均每张假照片都会给至少15%的人植入错误的记忆。而总体来看,有将近一半的参与者相信,假照片里描绘的事件的确发生过。洛杉矶加州心理学家StevenFrenda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符合他们政治立场或者世界观的假照片,也就是说,符合你立场的假新闻,更容易被相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确认偏误,指的是我们会用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式来寻找和解释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屏蔽某些信息,仅去相信符合自身观点的信息,即使这个信息是虚假的。

有研究进一步指出,当人们受到确认偏误的影响,错信了假新闻时,甚至会歪曲自己的记忆。换句话说,人们常常会把自己的谎言变成记忆的一部分。

2018年,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相信自己瞎编的谎言只需要45分钟。该研究一共有42名参与者,其中一半是老年人(60—92岁),另一半为千禧一代(18—24岁)。所有人都拿到一份有102个问题的表格,表格中是关于他们前一天做了些什么的日常问题。

研究人员随机选择了一半问题,要求受试者撒谎。45分钟后,受访者回答了同样的问卷。这一次,研究人员让他们如实回答所有问题,但结果显示,“有些谎言改变了记忆,它为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的事情创造了新的记忆。”

刚才提到,人们更愿意相信论证了自身立场的假新闻,然而,接下来的实验会告诉你,即使是立场,也是不靠谱的。2005年,几个瑞典研究者偶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心理学效应,叫做选择失明,意思是人们常常记不住自己的选择。

在实验中,研究者给受试者看两张照片,让受试者选哪张照片上的人长得更好看,更有吸引力。受试者选好之后,研究者把两张照片收起来,就好像洗牌一样摆弄摆弄,然后把其中一张照片再拿出来摆在受试者面前说:“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觉得这个人更有吸引力呢?”

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研究者后来拿出来的这张,并不是当初受试者选定的那张,而是被他否定、落选的那一张。但实验的结果是,大部分受试者居然没发现。

选择失明现象最有意思的特点是,人们不但忘了自己的选择,而且还都能对着被换过的那个选择侃侃而谈,说我为什么要这么选——就好像真的是他选的一样。

选择失明现象提醒我们,面对一些有关公共事务的观点时,如果无关乎自身利益,其实我们的立场是摇摆不定的,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不记得自己的立场。而面对蜂拥而至的新闻资讯时,人们最在意的经常不是新闻的真假,甚至也不是新闻是否符合立场,而是自己能否在论战中获得胜利。虚假的新闻,善变的立场,让网络成为认知偏误的重灾区。(来源:科普中国)

关键词: 天津工具车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