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小方凳上,谢世仰专心致志地进行着竹编创作,在他的巧手下,不到一个小时,一个二维码便呈现在记者眼前,扫一扫就能实现直接跳转。日前,记者驱车来到福建永泰实地采访。
年逾六旬的谢世仰,从13岁开始学习竹藤编织工艺,迄今已有五十余个年头。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厂房的一角和同事张伟忙碌着。早在两年前,谢世仰就开始尝试着进行竹编二维码的创作。
张伟介绍,最大的难度,就是要黑白分明。做好以后,如果拿手机能识别,就是成品,不能识别的话,就是失败品,要重新拆了再做。
由于二维码纹路复杂,变换多样,对于竹片的粗细薄厚程度也要求严格,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才能做到一丝不差。经过反复尝试,谢世仰终于做出了第一个能扫出来的二维码竹编成品。现在,他平均每个成品的编制时间在1小时左右。
记者注意到,谢世仰所编织的二维码大多都是永泰的旅游推介公众号。二维码竹编火了以后,目前,有不少的单位都陆续前来定制竹编二维码,谢世仰每天都在忙碌着。
谢世仰所在的企业是永泰当地一家竹木工艺品的龙头企业,记者看到,除了竹编技艺外,不少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着藤编创作。
企业负责人张庆明是福州市非遗项目山葡萄藤编织制作技艺传承人。近些年来,张庆明跑遍永泰各大乡镇,把手艺娴熟的竹藤编师傅请到厂里来。一边将老师傅的技艺精华融入到竹藤制品的编织制作中,一边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培训,使得编制技法更加精进。
张庆明介绍,乡村里有很多留守艺人,把老艺人的才智、经验,和新的工艺结合,深入开发文创产品,不断地向国外去拓展。这样,老艺人每个月也会增加两三千块钱的收入,这对一个留守老人,是非常可观的收入,不管是金钱上还是精神上,都得到非常好的一个扩展。
近年来,永泰的竹藤产品远销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受到高端消费人群的青睐,且价格不菲。在张庆明看来,用时尚的思维与传统手艺去碰撞、创新,赋予老手艺新的生命,这样才能将传统技艺更好地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