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
东四十条站是一座再熟悉不过的车站
每日的通勤早晚高峰
数万人在这里进出
但很少有人留意
喧嚣的站台下方还封存着一座
距今30多年前就修建好的地铁3号线的站台
一波三折!跨越半个世纪
岁月的见证下,车站外围的墙壁已然斑驳显现。但墙壁上的刻字,依然清晰可见,“东四十条站,建于1971年”。
白守兴:新建三号线动土施工的时候,好多人特别好奇。一直尘封多少年了,这回终于听见已经施工了。
在过去的50年里,与上方承担了无数人出行的2号线对比,这座“站中站”却一直静悄悄地等待被启用的那一天。
段俊萍是目前在建北京地铁3号线的设计总体(总设计师),2009年开始参与线路的设计规划方案。
段俊萍:大概从1957年开始的时候,3号线就已经纳入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了。1957年是线,是一个南北向的线,位于西部。
1956年,五位苏联专家来到北京,凭借参建莫斯科地铁的经验,指导绘制了北京地铁最早的线网设计规划图。这份规划,在当年并没有立即付出实践。9年后的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铁一号线正式开工,而实施建设的规划线路则发生了巨大变化。
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铁1号线开始进行试运营。同年3月,北京地铁2号线,复兴门站至建国门站开工,并同步修建3号线的预留换乘站台。但3号线的规划,再次面临调整。
1984年,2号线开通运营,为3号线预留的东四十条换乘站也完成了修建。但就在大家认为地铁3号线修建即将开始的时候,工程却迟迟没有进展。
段俊萍:其实在1999年,北京计划八通线和13号线的时候,3号线也提上日程了,主要还是基于这条线施工特别难,投资特别高。它主要是解决城市向外围疏解以后的居民出行问题。
直到2017年,历经60年数次搁置、改版的北京地铁3号线规划一期工程完成批复,正式开工。
目前在建的3号线一期工程,西起东城区东四十条站,东至朝阳区的曹各庄北站。线路全长约20.8公里,设有15座站点。此外,还将在东四十条站、工人体育场站、团结湖站、朝阳公园站连续4站大客流集散点实现换乘。
白守兴告诉我们,要在上世纪70年代的预留车站基础上改扩建一个新站,这在全国都属于罕见。他们需要让这座跨越半个世纪的“站中站”实现与2号线的对接。但对接的第一步,已堪称难上加难。2020年的11月底,3号线必须下穿完成已经存在的2号线。在地铁施工中,穿越已有的线路的施工被评为特级风险源(动画)。如今,工程施工不断推进,离这个特级风险源已经越来越近了。
铁锹挖土、疫情暴发……施工困难重重!
上世纪60年代初,北京开始修建中国最早的地铁。由于当时的地面建筑稀少,而且地铁只修在地下10米的位置。所以一律采用的是开膛明挖的方式。但这样的做法,在今天的北京,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位于东二环主路的东四十条站,不但是北京的交通要道,其环岛周边更是聚集着中汇广场、保利剧院、港澳中心、新保利大厦等众多地面建筑,这也是01标段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地铁的施工分为明挖和暗挖。
如果明挖,需要借助无数的钢筋做支撑。但是,明挖的方式必须拆除大面积的地上建筑。由于地铁线路与交通线路紧密贴合,如果频繁采用明挖,将会导致北京的交通陷入瘫痪。同时,拆迁费用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暗挖的工法,就是在地下开挖的数个小洞内,逐步搭建起车站的结构,再清除多余的土方。整个修建过程全部在地下完成。它免除了地面拆迁带来的麻烦,非常适合3号线01标段将要修建的工人体育场站和东四十条站。
记者:他们现在施工的工法是什么, 就是用这种铁锹挖是吗?
东四十条站负责经理 周海冰:对,因为用机械开挖的话,这个面太小,运转不开,它只能用这种人工来进行开挖。然而,暗挖施工的难度,要远大于开膛明挖。不仅工期会更长,也需要更多的人手。东四十条站的暗挖工程也一直保持工人两班倒,24小时连续施工。
按照暗挖法工程要求,除了挖土之外,还有包括制拱、喷浆、焊接、信号、测量在内的10几种工序。负责每一道工序的操作工人,都拥有多年的北京地铁修建经验。
刘伯周、黄正洪、严宜斌、吴洪四人,都来自四川广元,北京的5号线、6号线、8号线、13号线、以及在建的12号线、17号线都曾留下他们暗挖的身影。工人表示,从建设第一条地铁到现在,现在已经过去十多个年头了。
刘伯周告诉我们,在广元过完年后,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而至,到处都是封闭、隔离的状况。原本初六打算回京的他,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3号线的施工现场。
6月11日,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整个工地又重新回到了封闭式管理。
记者:现在宿舍具体管理怎么管,怎么调整?
01标段安全项目经理 周建民:把宿舍这块还是给它留出空余房间来,让新来人员与现有人员不再接触。
面对疫情的反复,01标段会对工区内所有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与此同时,将会在工人的居住区实行严格的隔离、消杀、分区居住等管理方式。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状况是,距离完成下穿2号线任务的期限,只有不到5个月的时间。
“站中站” 让“站城”真正地融合
橘红色这部分是既有的2号线结构,以及预留的3号线结构。然后暗红色这部分,是我们将来要做的新建的3号线东四十条站。它这个新建结构跟老结构应该是交错在一块的,整体来说新建的3号线是在既有结构的下方。
刘兵科是01标工程项目的总工程师,也是整个标段的技术负责人。1998年他第一次来工体看球,在东四十条站第一次注意到了2号线站台上的“乘客止步”。
记者:差不多十七年以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作直接跟这个车站有关。你觉得对你来说最头疼的地方,施工起来,你发愁什么地方?
刘兵科:说白了,我们的车站,将来新建车站是从它的车站底板下边贴着穿过去。
由于北京的地铁网络修建日益密集,下穿既有线路成为地铁施工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9号线的军事博物馆站,在修建过程中,就曾面临必须下穿已经存在1号线的难题。但与东四十条站不同的是,1号线下方有一个巨大的水层,如果9号线密贴下穿1号线,新车站就将置身水中。
最后,修建军博站的专家决定,在原定新车站的位置,继续下沉8.5米,用暗挖法在水层下方建造一个车站。在施工工人的头顶,就是无法被抽干的水层,土层最薄处,只有3米的间隔。工程必须保证土层不能塌方和渗漏。2012年08月15日,军事博物馆站车站主体完工,成功下穿上方水层和已经存在的1号线。
在目前已建成的北京地铁线路中,除东四十条站外,也有多处新建车站,涉及到下穿既有线路。
挖掘隧道的工人们,正在一点点的贴近这个已经运行了50年的东四十条站。工人们正在完成下穿2号线前最后1米钢筋水泥的加固工作。
记者:害怕挖塌吗?
工人:不会,这个怎么会挖塌呢。挖之前是提前注完浆的,注完浆之后是凝固的,特别硬的那种。我们在挖的时候,肯定心里比较清楚。
此刻,3号线的东四十条站正在下穿既有2号线东四十条的站台层。每一米的施工,工人们都将面对的是特级风险源,他们的挖掘隧道的最顶端,就是东四十条站的底板。
此外,他们还要改造这个存在地下快50年的老站台。现在的站台层将变成站厅层,挖好的行车隧道将建设成设备用房。为了将新建结构和老站台进行连接,他们还需在既有2号线、3号线既有结构侧墙及底板的28处位置进行开洞,建设换乘通道和安全出口。开洞的数量之多,也是北京地铁工程中从未遇到过的。如何在保证老站台的梁柱体系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让老站台焕然一新,是他们即将面临的特级风险。
2020年11月11日,3号线的体育中心站完成结构封顶,这也是3号线首座实现封顶的车站。
段俊萍:这次北京市我觉得也做了一次特别大胆的尝试,就在东坝地区,拿出一小块的地。统一做它的整个道路,以及城市用地的一些规划。这样的话就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条件,能让地铁和城市的功能同步进行,实现无缝衔接。
记者:具体讲,它会有什么好处呢?
段俊萍:你在地铁车站里,你不会感觉它是一个车站,它跟城市的地下空间是完成融合一起。就不再是站是站,城是城,而是站城真正的融合成一体,站只是城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