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市编制完成了分级河湖名录,详细标注了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并明确了10位市级河湖长、199位县级河湖长、882位乡镇级河湖长、3037位村级河湖长和3811位村级保洁员(巡护员),建立起河湖全覆盖的河湖长组织体系
水清岸净,景色宜人。近日,记者在衡水高新区小西河段看到,经过环境整治的河道旧貌换新颜,险工段和上下游边坡全部进行了护砌,建起了8公里长优美的休闲景观带。高新区和沿河各村的河长坚持定期巡河,持续不断治理河道环境,换来了这条造福百姓的幸福河渠。
像小西河一样,衡水市县乡村建立起河湖全覆盖的河湖长组织体系。4128名四级河湖长守河有责、护河担责、治河尽责,今年以来,该市扎实推动河湖长制责任落实,市级河湖长巡河湖调研73次,县级河湖长巡河湖调研1666次,乡级河湖长巡河巡湖19461次。随着河湖长制的推进,碧波荡漾、绿意盎然、人水和谐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
衡水市境内主要河湖为“一湖九河”,“一湖”即衡水湖,面积75平方公里,“九河”即潴泷河、滹沱河、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索泸河-老盐河、清凉江、江江河、卫运河-南运河,总长共468公里。其他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08条,5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302条。衡水市编制完成了分级河湖名录,详细标注了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并明确了10位市级河湖长、199位县级河湖长、882位乡镇级河湖长、3037位村级河湖长和3811位村级保洁员(巡护员),建立起河湖全覆盖的河湖长组织体系。
“河湖长制全覆盖,并不是走走形式,而是聚力实现河湖长治久安,推动河湖长制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衡水市水利局局长、河湖长办公室主任侯玉东说。为此,该市以实现河湖面貌改善为目标,着力抓好河湖水域岸线管控,持续开展河湖“四乱”清理整治,整治重点由大江大河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延伸,截至目前排查出的742个河湖“四乱”问题已全部整治完成,河湖面貌大为改善。联合公安、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打击河道非法采砂(取土)“飓风行动”,形成高压态势。
为发挥好河湖长制作用,该市制定出台了河湖长制工作要点、落实河湖长制重点工作推进方案等文件。印发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履职明白纸,对履职要点、标准和要求等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开发建设河湖长制信息管理平台,与“河长云”手机App联动,支持在线查询责任河湖水情、水质等基础信息,及时跟进交办问题整改进度。为支持河湖长制相关工作开展,今年该市市级预算共安排514.09万元专项资金。
“看看有没有往河道里倾倒垃圾和偷排污水的情况,有的话要马上制止;如果解决不了,我得第一时间上报。”安平县耿屯村地处滹沱河畔,村党支部书记程凤点积极承担“民间河长”职责,夏日不畏酷暑,冬日不畏严寒,坚持巡查及日常管护工作,被誉为守护一方水土干净整洁的最美河湖长。她说每天巡查河道已经成为习惯,好在监测和处置的手段都更加迅速和有效,自己更有信心了。河湖长制实行以来,每名河湖长都要定期巡河。衡水市410条河流和衡水湖沿岸都竖立了公示牌。公示牌上各级河湖长的姓名、负责范围、工作职责、工作目标以及监督电话等一目了然。“河湖治理得好不好,群众一看就知道谁是责任人,这是压力也是动力。”侯玉东说。
在此基础上,该市扎实开展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复核工作,提高信息化管护水平,加强河湖长培训,积极开展“美丽示范河湖”创建,以日常监管为重点不断健全系统化管护机制。全面完成了河道及衡水湖(东湖)管理范围划定,为实施河湖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省“河长云”平台利用,完善“一河(湖)一档”基础信息,各级河湖长全部使用App巡河,实现河湖监管数据化、精准化。
为推进智慧河湖建设,该市在部分河道安装“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运行河湖长制监控系统平台;组织开展河湖长履职能力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各级河湖长及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示范河湖建设,实施了滏阳河、滹沱河、清凉江补水河道清理整治,主城区水系生态修复和故城县董子文化园区水系修复工程等项目,示范河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故城大运河入选河北省“秀美河湖”。
打造清洁畅通安全的河湖环境
仅一周时间,涉及全镇10条河道5万多棵树木,全部清理完成。说起来容易,但对赵圈镇分管河湖长工作的徐成来说并不轻松,他连续多日苦口婆心做种植户的思想工作,解决了多年难以解决的树障难题,保障了河道的安全畅通。他说,分管这项工作,又是四干三排渠的乡级河长,对总长3公里的河道,严格落实每月两次巡河要求,每月全程徒步完成,每到一处都实地查看河道环境卫生、水质等情况,对巡河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打造清洁、畅通、安全的河湖环境,需要各级河湖长的尽职尽责,也需要多方联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该市在健全河湖长制基础上,今年以来在全市开展河湖水生态修复、全社会节水、水资源统筹利用、水污染防治、岸线空间管控多方联动。持续开展了河湖“五乱”清理整治,认真进行“回头看”,并将清理整治重点继续由大江大河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延伸,实现河湖全覆盖,推动河湖整体面貌根本好转。
以完善常态化管控机制为目标,该市对跨交通干线的25条河段集中开展整治,全面完成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及衡水湖(东湖)管理范围划定,明确了河湖管理范围。编制了滏阳河、滏阳新河河湖健康评价和清凉江等5条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通过清淤疏浚河槽、清理阻水埝坝、规整岸坡等,实现岸线清晰完整,河道清洁畅通,目前已完成卫千渠等24条河道(段)320.63公里的河道清理整治工作。
该市还加大了水污染治理,对主要江河支流、中小河流开展治理,进行河湖水系连通、补水河道清理整治等。制定完善《衡水湖水质整治达标方案》,完成王口闸生态清淤10万立方米,完成顺民庄、北八里庄搬迁等。推进大运河沿河3县1626个村庄生活污水管控全覆盖,加强沿岸绿化美化。结合河湖长制,该市优选建设一批示范河湖,在全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枣强县投资8692.78万元对全县“两河十渠”164.34公里河道进行清淤整治工作,通过实施河道清淤、岸线综合整治、垃圾清理等,增强原河道过水能力与蓄水能力,扩大了地表水灌溉面积,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同时,该市推进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整修闸涵、泵站、扬水点,连接支渠、斗渠、毛渠,打通道节、土埝等堵点,截至目前,共新建重建水闸2座、桥涵12座、泵站21座,清理河渠801公里,蓄水能力提高5129万立方米。依托既有引调水线路,实施河渠连通工程,清淤土方量1655.9万立方米,打通道节、拦河土埝等堵点,优化河渠空间布局,实现骨干河道水源共享、多源互济、连通顺畅,提升水系调配能力,提高外调水利用率。
围绕构建“多源互补、丰枯调剂、循环通畅、生态良好”的市级骨干水网,今冬明春该市将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应急北延和引黄入冀补淀等线路,最大限度调引长江水和黄河水,做到“冬蓄春用、丰蓄枯用”。同时,按照“先通后关、应关尽关”原则,南水北调受水区农村生活和工业取水井、旱作雨养项目涉及的农业灌溉取水井,将统一关停,全年将关停取水井17171眼。(河北日报记者 陈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