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英红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切入口,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推动理论学习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迄今,已完成英德市重点民生项目3个、微实事299件。
健全完善“三个制度”
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该镇从健全完善入手,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是健全完善集中学习制度。制定年度镇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及时调整增加学习议题;完善学习台账,设立专题学习会议记录本;印发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会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以支部为单位的读书会,分享读书心得和交流工作经验,确保学习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到位,得到贯彻落实。今年以来,开展读书会12次、294人次参加。
二是健全完善专题调研制度。在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中,针对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调研,要求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每人每年用两个月以上时间深入现场一线,并撰写不少于1篇专题调研报告。同时,要求镇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提出未来五年工作规划。16名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组成12个服务组,分别深入100多家企业和基层单位,调查摸底,了解情况,推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落地落实。
三是健全完善学用结合机制。坚持把理论学习与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明确重点民生项目、微实事和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的“三张”办实事工作清单,把学习课堂延伸到基层一线和项目现场,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已完成镇重点民生项目24个、微实事243件。
丰富“四种学习”模式
着力提升理论素养
英红镇以“规定学习”“研讨学习”“自选学习”“考试促学”四种实效模式,不断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理论素养。
做实“规定学习”。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每周一学活动。班子成员结合“第一议题”制度,会前以主讲人身份领学党史专题,学原文、读原著、谈感悟、举实措。围绕学习“四史”开展每月一学活动。结合理论学习和具体业务中提炼分享心得体会、工作经验。截至目前,已开展12次专题学习,有380余人次列席参加。中心组成员常态化开展线上自学,利用“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网络平台开展自学,积极参加干部大讲堂、读书会、报告会等活动,拓宽学习渠道,提升学习效果。
做深“研讨学习”。把集体学习研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形式,把集体研讨、专题学习与开展红色现场教学结合起来,让红色现场教育留有余味。今年以来,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分别前往英德市烈士陵园、博物馆、横石塘镇龙华红色革命村、九龙镇金造村、红旗茶厂等地集体参观学习。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心组成员还与党员干部一起,到镇里新打造的党史学习教育长廊和升级改造后的英红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讨交流,引导党员干部边看边听边议边思,让红色现场教学充满“回味”。
做精“自选学习”。根据要求,理论学习中心组规定每月不少于4次深入驻村(社区),到挂包片区开展以“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为主题学习研讨活动,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上党课、讲政策、答疑惑、谋思路,在切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模范带头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学习交流水平,丰富基层的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
做好“考试促学”。按照镇党史学习教育知识学考活动要求,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率先垂范,以考促学,以赛促学。通过线上媒体——悦英德“文明英红”,推出8期的党史学习教育相关题库供党员干部学习。
深入开展“两个调研”
破解乡镇重点难点工作
英红镇将理论学习与深调研相结合,以“理旧账”“找差距”两个调研为抓手,聚焦乡镇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以理论学习作为基础,用有“力度”的调研为破解现实梗阻问题提供决策与依据。
“理旧账”,聚民心。该镇班子成员从“大接访”行动中的历年“宿案”入手,围绕涉及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对涉及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等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暂缓推进的项目“重审”。对梳理排查出的“信访积案”亮出来,与群众“一对一”“面对面”逐个解决。截至目前,解决了涉劳资纠纷等遗留问题13宗,涉及金额515万元,完成征地工作约50亩,青苗征收约1100亩,解决了被征地居民拆迁安置问题20户。
“找差距”,促整改。主动开展各种交流活动。英红镇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创文办到横石塘镇、东华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交流研讨,研究摸索出“分班值日制”和“镇干部+志愿者+村干部队伍”工作模式,大大提升反馈效率,创文工作季度排名从中下游提升至位列前三。与此同时,收集到18份调研报告,内容涉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创建等工作。
谱好成果转化“三部曲”
激活发展新动力
成果转化是学习和调研活动的“最后一公里”,事关工作实效。英红镇要求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从“转化为什么”“怎么样去转化”以及“怎么转化好”等三个方面着手,力求达到预期成效。
一是提纯学习成果含金量,推动解决好“转什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把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的调研成果和人大代表、党代表提出的建议类报告,作为首批工作任务进行成果转化,梳理出涉交通基础、农田水利、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重大民生项目24件,交由党政班子会研究讨论解决方案,其中重点督办事项5件,总投资约1217万元,在2022年前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二是激活成果转化动力源,推动解决好“怎么转”。推动调研学习成果转化。对标对表,明确工作清单的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通过“干部包联企业,企业对接群众”和制定村(社区)包联公示台账的模式,积极提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效果。如党史学习教育示范点——英红镇星光村,定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征集群众难题和意愿,了解到该村一残疾低保户急需电动轮椅,积极对接联系当地华电清远分公司等热心企业捐赠电动轮椅。
三是用好评判问效检验尺,推动解决“怎么转好”。坚持全过程督导公开机制。实行菜单式分解、审计式验收的督查机制,对转化的调研成果进行细化分解,列出清单,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台账细分为“重点民生项目”“微实事”和“我为外来务工办实事”等三张清单,分派到具体部门、村(社区)和具体负责人,由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督促责任部门抓好落实、定期反馈。分片分点设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的公开栏,每月更新工作进度,通过镇党代表、人大代表和热心群众对办实事工作问计划、问进度、问结果,定期收集群众所需反馈到村(社区),通过乡村新闻官和农村宣讲员定期播报本村(社区)办实事进度和成果。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创新建立事前征询群众意见建议、事中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事后客观听取群众评价的群众参与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21年以来,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带头走访群众698户,主动收集群众就业难、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实际问题214个,对村(社区)能解决的问题直接纳入到村(社区)微实事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村(社区)一级无法解决的则根据实际情况纳入镇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由职能部门牵头协调解决。2021年以来,英红镇共为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9个。通过一系列赋民助民活动,党群众干部关系进一步密切,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英红镇党委书记黄锦桥表示,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铸就英红铁军“胆与魂”、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构建工业园区“新格局”、按下英红镇发展“快进键”。(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焦莹 通讯员 苏思慧 黄光锬)